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价格内涵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分析当前我国在土地收购储备实施过程中土地收购价格确定现状入手熏并参照有关国家及地区的情况和经验熏分析了土地收购价格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议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探索如何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研究方法:政策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并在调控土地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研究结论:将土地收购储备机构改造为中央控股的股份公司,有助于增强中央对土地的宏观控制力,调节中央地方土地收益,拓展外资民资投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土地储备运行管理体制及资金运作模式演变全国各地的土地储备运行模式可以分为三类:1.以杭州和常州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2.以上海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3.综合上述二种方式的行政指导、市场运作与土地资产管理相结合型,如江苏省南通市等地.嘉兴市的模式主要参照了杭州的做法,并随着中央及地方管理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城市农业区可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开发农业观光、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多样的休闲农业项目,本文以大庆市大同区为例,探讨休闲农业创新发展模式,并提出应建立激励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等社区参与机制以保证休闲农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石油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土地利用处于不断变化和调整过程中,深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偏离最优状态的程度和城市土地利用的潜力至关重要.以大庆市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协调度的内涵,从石油城市转型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个子系统构建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协调度模型,分析其2000-2007年土地利用协调度和潜力度时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大庆市土地利用协调度整体呈现线性递增的趋势,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子系统的变化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态势;土地利用系统经历了不协调、不太协调、基本协调、比较协调4个发展阶段,说明土地利用系统整体上能基本满足城乡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但是离最优状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只有进一步挖掘其潜力,才能促使土地利用状况利于转型期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保持与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整备运作机制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后备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在高度城市化区域尤其明显。城市土地整备是挖掘城市土地潜力,优化用地结构以及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途径。但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目前关于土地整备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本文以深圳市土地整备实践为例,从探讨土地整备内涵入手,研究了土地整备运作机制及运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浙江省创造性地设计出类似于美国可转移发展权制度的建设用地复垦指标政策,此项政策使地方政府可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换取建设用地指标,从而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基于对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实地调查,本文分析了这种创新融资机制生成的内在需求和制度背景、机制运行现状及效果,探讨了这一融资机制的局限性以及项目参与者土地利益关系问题。研究认为,单独依靠可转移建设用地复垦指标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资金需求;政府主导参与对项目融资成功有正面影响;在建设用地复垦指标转移过程中需给予农民选择权、增加农民市场参与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论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镇指标分解中及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中该项指标分解中的不足,提出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通过对不同的乡镇进在综合打分的基础上进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分解,来确定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中乡镇城镇用地规模的方法,以便提高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9.
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自国家储备林项目试点建设以来,我国各地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保障项目的持续运行。本文分析了重庆市央地合作国家储备林项目的运行特点,从全产业链设计、完全市场化运营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储备林模式的优势,并与储备林项目的PPP模式进行了比较,对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分解的方法进行探讨.阐述了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分解的意义和原则,以谷城县为例,提出采用因素因子综合评分法来划分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以最大限度满足各乡镇各类用地需求为原则,结合该县相关政策和各乡镇土地利用需求状况对指标分解结果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基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政策背景,分析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为上海市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上海市土地指标交易存在交易半径较狭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定价机制不合理、收益分配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应研究市场竞争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指标交易机制。研究结论:针对经济快速发展与土地指标短缺的现实矛盾,上海市政府应从机制构建与配套措施两方面进行土地指标市场化交易体系建设,以推动上海市土地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规划是保护耕地、建设用地报批和实施土地整治等活动的主要依据,但现实中,随着土地在宏观调控中作用的不断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体系的建设则显得相对滞后,难以适应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本文拟从这个意义出发,对土地规划编制体系建设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福建省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且因为严厉的耕地保护措施而使建设用地需求难以满足.而在农村,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住宅用地大量闲置.再加上农村住宅用地建新不拆旧,使全省出现大量的空心村,农村居民点面积不减反增.在这个背景下,福建国土资源厅2010年2月下发《关于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意见》,规定在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已有的土地整治试点县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形成的挂钩指标可对外转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用地控紧、银根收紧、能源趋紧、审批从紧的四紧成为新的形势特点,其中用地控紧是首要问题。在土地供应十分有限的形势下,采取节约集约的发展策略已是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江苏省射阳县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实施内部挖潜、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用地新路子,实现了土地资  相似文献   

15.
古村落开发与旅游运营机制研究——以安徽省黟县宏村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来看,运营机制改革是重要内容之一,其历程大体经历了以下阶段:(1)国有企业运营模式——典型的企业治理。(2)转轨期国有企业治理模式——过渡的企业治理。(3)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其运营机制与一般企业有许多共同  相似文献   

16.
如何节约集约用地,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服务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优化就成为关键问题。本文以福建省建瓯市为例,就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一探讨。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立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优化目标,以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归纳并总结江苏省昆山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双集中"实践中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方式的创新与不足,为收益共享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与部门调查法。研究结果:昆山市土地和资金"双集中"产生的收益按股份返回村集体,确保了村集体能长期分享土地流转收益,但由于集体建设用地权能不完整、各村存量建设用地规模有限,村民增收效应不明显。研究结论:首先,应鼓励村集体将各自已有存量经营性建设用地以指标形式集中,委托专业公司在县域范围统一进行空间置换、开发后对外出租经营,以获得流转的区位优势收益和规模收益;其次,鼓励各村通过整理复垦村内闲置、废弃建设用地获得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拓展可流转范围;第三,平等城乡建设用地权能,使集体土地能与国有土地同等地按市场机制原则进行配置,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最后,应股份化改造集体资产并量化到村民,村民按股分享集体收益,确保村民真正共享土地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18.
宅基地退出机制解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介平 《中国土地》2012,(12):55-57
当前,农村宅基地利用中普遍存在规模大、面积超标、一户多宅、闲置低效利用以及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农村居民点面积不减反增等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压力。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缺失是目前宅基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建立以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为核心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破解"保发展、守红线"两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依据2005年大庆市土地利用数据,采用SPSS11.5的分层聚类分析,结合大庆市各区县土地区位熵分析,对大庆市土地利用分区进行研究,初步将大庆市划分为两个主功能区,城市工矿用地区和农牧用地区及六个小区,并在灰关联分析基础上,提出各区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对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20)中对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分解存在不足论述的基础上,针对望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实际,找出影响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量的城镇化水平、区位条件等五个因素,通过APH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结合各乡镇相关因素的具体数据进行标准化后对各乡镇进行综合打分.根据各乡镇所得分值的不同,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全县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进行了合理的分解,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对提高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权威性做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