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娅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1):27-32
研究目的:对中国土地市场中新兴的"限地价,竞配建"挂牌方式进行研究,并与"定配建,竞地价"招标方式相对比。研究方法:建立有限价的两阶段拍卖和封闭式拍卖模型,分析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最优策略。研究结果:(1)在限制拍卖起始价的前提下,结合"溢价率超50%需上报"的规定,"限地价,竞配建"方式可有效控制地价并促进保障房的开发;(2)"限地价,竞配建"挂牌方式可通过相应的招标方式实现,但并不同于"定配建,竞地价"的招标方式。研究结论:"限地价,竞配建"挂牌方式和"定配建,竞地价"招标方式是促进保障房建设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若希望落实保障房建设,挂牌方式更好;若希望降低地价,招标方式更好。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房价地价攀升、"地王"涌现,被视为"阳光政策"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制度(以下简称"土地招拍挂制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指责,对此.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有关文件提出了制度改革的要求.北京等地也开始探讨改革思路,采用"综合评标"、 "限房价、竟地价"及"限地价,竞政策性住房面积"等方式,抑制地价和房价的过快增长.土地招拍挂制度到底应如何改革,成为当前土地管理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中央高层对地价形成机制的关注、现行土地出让方式的优缺点等方面来分析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出让方式的必要性,研究如何完善土地出让方式有利于稳定地价与房价进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通过对比分析法和理论系统研究发现,理论上存在一种能同时具备各种现行出让方式优点的出让疗式"多要素拍卖",就该种方式进行制度设计和特点评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城市土地出让方式球状体系,认为这种体系具备完整性、科学性、适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高位运行,部分城市的一些优质地块高价成交,房价地价关系再次被各方热议,甚至对招拍挂制度产生质疑.为规范地产市场,稳定预期,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继续规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和地块特点,对具体实施程序作了调整改进,如有的城市在商品房用地出让中配建保障性住房或限价房,有的在挂牌出让截止转入现场竞价后采取一次报价方式确定竞得人,也有城市在招标出让中采取综合评标、按"综合务件最佳者得"的原则确定中标人等.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探讨新土地出让规则的调控机理,比较其调控效果、城际差异及背后原因。研究方法:比较静态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理论上“X+竞配建”类和最高限价类出让规则均能有效降低地价,但条件和成本不同;在样本城市中,前者降地价效果在统计上均显著,因“竞配建”能更有效地加大拿地成本、减少土地需求;后者效果不佳,其中“限房价、竞地价”均无效,因市场均衡价格的高度不可见性导致难以设定合理的最高限价。研究结论:“竞配建”规则调控效果佳、弹性高、成本低和正外部性强,宜作为常备调控工具推广使用;最高限价类规则实施的技术难度较高、刚性大且成本高,宜在极端市场条件下使用,且时间不易长。  相似文献   

6.
房价、地价与土地供应的前因后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征地费用和拆迁费用越来越高,加大了土地取得成本,这种成本的升高,和土地出让方式是无关的。更重要的是,熟地价远远高于毛地价,由此导致的成本差异很大,对房价的影响迥然不同,不加区别地推论地价上涨对房价的影响是不科学的。就近期而言,土地供应量并没有大幅度减少。“三个暂停”以来,全国各地土地征占用数量有所减少,出现了“土地紧缩”,但是主导房地产开发的国有土地出让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由于“8·31”大限,一些地区还呈现了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无论是协议出让还是招拍挂,都是土地市场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上的改革,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对地价和房价影响的角度看,形式毕竟是形式,不会从本质上改变土地市场中最基本的供求矛盾,因而不能在根本上决定地价和房价的高低。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徐州市地价与房价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徐州市经济发展迅速,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房价、地价逐年持续上涨,特别是自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制度实施以来,徐州市地价迅速增长。因此,有些人把房价的上涨归因于土地价格的上涨,进而归因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实施。本文从徐州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入手,对此问题加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房价、地价与土地招拍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就一定时期而言,决定房价的最重要因素是房屋市场的供求关系。土地只是构成房地产的一个生产要素,而要素价格取决于产品价格高低。当前一些城市房价上涨,原因是这些城市的房地产需求(有时候是假性需求)大于供给●招拍挂是采用市场竞争机制显化土地的真实价格,公开了开发商的隐形土地成本,使地价回归其真实水平,其本身不会改变土地供求关系,因此也不会人为抬高地价。之所以显得比协议地价高,一是招拍挂出让的大多是经营性用途的“熟地”地价,协议出让的大多是工业用地,且协议价格往往仅是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而土地出让金一般只占整个地价的1/4。二是招拍挂出让通过市场竞争剔除了过去协议出让的“权力寻租”部分,相应压缩了部分“关系开发商”的超额利润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坚持土地招拍挂出让的基础上,江西省宜春市首次探索尝试限地价、竞配公租房面积的供地模式。通过先设定土地合理上限价格,再由买家竞报配建公共租赁住房面积的方式确定竞得人,将总面积为78.22亩的一宗土地以9620万元起拍底价和无偿提供公共租赁房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为起始竞拍面  相似文献   

10.
土地招标拍卖出让与杭州市房地产价格上涨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和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出发,理性分析了土地招标拍卖出让与地价上涨、房价与地价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理性揭示了杭州市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我们认为土地招标拍卖出让不存在推动地价上涨的内在机制,房地产价格上涨也并非是地价成本上涨引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价格形成与上涨是由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引起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文件出台的背景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同时对完善国有土地出让方式、稳定地价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仅2010年,中央就先后下发<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明确提出"在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同时,探索'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等出让方式,抑制居住用地出让价格非理性上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对房价与地价关系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探索其地域等级差异规律,以期为因地制宜地制定房价调控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ECM,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1)地价对房价的短期影响表现为:三线城市最强,二线次之,一线最差;房价对地价的短期作用表现为:二线城市强于一线和三线城市;(2)房价与地价的相互关系在中期稳定性差,且不同城市表现出变动的随机性;(3)地价对房价的长期作用表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逐渐增强;房价对地价的长期影响则恰好相反。研究结论:(1)房价与地价关系特征相似的城市,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可以彼此借鉴;(2)房价调控政策要将时效性考虑在内;(3)房价调控政策的制定要依据城市等级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容积率和出让方式对地价的影响——基于特征价格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容积率和土地出让方式对城市地价的影响,以及2004年旨在减少土地协议出让方式的"71号令"是否提高了地价。研究方法:以北京市2002—2005年间1363宗住宅类土地出让的数据为基础,采用特征价格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容积率每提高1%,单位地价将提高0.86%;(2)"71号令"的颁布并没有明显地推高北京地价,只是减少了土地出让的总量。研究结论:出让方式从协议出让改为招标拍卖的实质是以市场机制代替计划体制,但市场机制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地价上涨。  相似文献   

14.
用市场手段调控市场--对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观点认为招标拍卖使房价上升,其经常举的例子就是杭州的房价持续上升。当然,“地价上升引起房价上升论”者不会举厦门及其他城市的例子,厦门等城市也是较早实现招拍挂的。要说房地产价格形成因素很复杂,但其形成有两大理论基础:一是成本决定价格论,一是市场供求决定论。成本决定价格论认为:地价上升了,房地产的价格也就上升,否则开发商怎么承受得了,开发商会把成本转移给消费者的。因此许多(特别是开发企业)认为地价上升引起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据统计,招标拍卖的地价比协议出让的地价高30%左右。相当一部分人便由此而认为房地产价格的上…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索35个大中城市住宅地价房价比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中35个大中城市2010—2017年住宅地价房价比的监测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面板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2010—2017年,35个大中城市地价房价比的平均值呈现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区域间绝对值和变化趋势的差异较为明显;(2)35个大中城市的地价房价比大致呈东南高、西北低的阶梯状格局,大部分城市的地价房价比分位数在研究段内未发生明显变化,仅北京、广州和呼和浩特明显上升,长春和合肥明显下降;(3)从关联特征来看,35个大中城市的地价房价比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性,其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大;(4)通过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发现,住宅用地供给对本地地价房价比有显著负向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本地地价房价比有显著正向影响。空间效应方面,本地住宅用地供给和人口密度对邻近城市地价房价比有负向溢出效应,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邻近城市地价房价比有正向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住宅地价房价比不仅受本地土地供给、房地产开发规模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还受到邻近城市住宅用地供给和房地产开发规模的影响,因此房地产市场调控应该同时注重"城市联动"和"因城施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镇化率的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摆在人们面前最突出的是住房问题,房价居高不下,使得越来越多的居民买不起房子。针对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学术界也做了一定的研究。目前形成的观点主要有房地产开发商根据时间和区位等市场行情来决定住房价格而不是由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决定的;城市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的弊端造成土地使用价格隐性上涨,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土地影响房地产价格,而土地价格是由房地产价格而形成的等观点。针对以上观点,本文拟从土地产权实现方式角度,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供需平衡理论来探讨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并对有效控制房价的土地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地调控背景下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玲 《中国土地》2006,(10):13-14
我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现状相对于日趋完善成熟的商业和住宅用地出让市场来说,我国工业用地一直隐居土地市场热潮的背后,采取不透明的协议出让方式,用地价格与商业和住宅土地价格相差甚远。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发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城市地价动态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我国土地出让的方式包括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出让等多种,均涉及出让地价的确定问题。前3种公开出让方式的用地单位是通过市场竞价在起始价的基础上决定的,评估地价及起始价仅为参考,地价最终由市场决定。但协议出让用地单位往往是在评估之前就已取得土地使用权,只是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涉及缴纳或补缴土地出让金。目前协议出让补缴的土地出让金是通过社会中介机构评估,行政主管部门集体决策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留下了弹性空间。原国土资源部曾出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价评估  相似文献   

19.
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全国和城市层面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系统地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比较法。研究结果:从全国层面而言,作为房价与地价一般性代表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之间互为长期和短期Granger因,但房价的变动对地价变动的影响力更大些。而对23个大中城市的计量研究表明,各城市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不是唯一而确定的,房价的增长更多地受自身因素而不是地价的影响。研究结论:地价与房价的关系是复杂且因地而异的,以一个案例的分析结果来断定两者的关系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20.
以四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了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协整检验、VEC模型等方法,探讨了四平市房价和地价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短期内,四平市的房价和地价相互影响;长期内,房价的变动影响了地价;四平市的房价与地价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房价和地价的相互影响作用、相互作用,表现房价每上升1%,地价就会上升0.61%;房价和地价不但相互影响,同时也会对自身产生影响,因此,在调控房价的同时,也要相应的控制地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