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内蕴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仁治""德治""礼治"是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无为而治"和"非战"的思想,以及庄子"人道"与"天道"相统一的思想,是道家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爱""非攻""尚贤"则是墨家学派治国思想的精华。探索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对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和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发展阶段。从法律角度看,儒家法文化主要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发挥着主流法文化的作用,先进的法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发挥着主流法文化的作用。两者既然是中华法文化的发展主流,肯定有着深厚的渊源,同时又囚时代不同而在许多方面大相径庭。在立法思想层面,既比较了他们不同的地方,也比较了他们相通的地方,同与不同皆有其内在缘由,分析儒家法文化有助于建设先进的法文化,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大学教师需要与教权、皇权、市政当局、托钵僧教师和学生进行抗争,这些抗争方式包括寻求保护、辩护、示威、上诉、制定章程、罢教、遣散大学、迁校、械斗等。"为学术而抗争"是中世纪大学教师职业的写照。中世纪大学教师借助自身的结构力量和结社力量,通过依学理和以法理的形式进行合理、合法性抗争。中世纪大学教师的抗争卓有成效,获得了潜心教书、埋首写作的各种特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工业污染企业越来越多,严重危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些农民在不堪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走上了环境抗争的道路。通过对X镇农民环境抗争的过程和应用手段的分析得出农民的环境抗争突出表现为以补偿型环境抗争为主、缺乏组织性、抗争手段的理性克制、体现出弱者抗争等四个特点,农民的环境抗争是弱者的有限抗争。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助人"的本质在外延上同时涵盖价值、专业和政治三个不同特性,正是这种"一体三面"的结构关系构成了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本土化是社会工作在中国生根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历史的角度理清西方社会工作助人本质与以儒家秩序哲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并从系统而非局部层面构建二者的契合模型,对处理当下困扰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发展的价值与现实、专业与传统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分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思考法律问题,必须要有全球思维。马克思、恩格斯囿于时代限制不可能为我们提供一套现成的全球视域下的法哲学理论。本文对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理论中的法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归类,把这些思想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想、"统一的法律"的法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的法哲学思想,并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儒家的教育思想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其中儒家的教育思想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也给数学教育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面对中唐时期儒学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的衰落,韩愈提出了儒家"道"的传承体系,明确了儒家学派的正统地位;进而在总结前人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情三品说",使性情统一于一体,将仁义充实于性中,为宋明理学以儒家伦理为本位的本体论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解放、文化研究气象最为蓬勃的时代,儒家和墨家是当时影响非常广泛的学术流派。二者的教育事业思想是教育事业思想的两维:儒家是布衣卿相的养成者;墨家是科技教育事业的开创者。儒家的教育思想偏重于民众德行的塑造和政治能力的培育.墨家的教育思想偏重于国防科技和生产技能的研究推广,开创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0.
从比较现代道德观与古典道德观入手,分析了德性与人生幸福的关系。进而阐释了儒家伦理的实践特性。通过这种阐释,提请人们注意对儒家伦理价值的挖掘。  相似文献   

11.
12.
儒家的人本思想和现代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作为最富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成份之一.曾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仍不失其勃勃和生机.它不仅含有系统的哲学、伦理及教育等思想内容.而且有着丰富的管理内涵.其中,儒家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哲学思想,是其最精华的内容所在.本文力求对儒家的人本思想和现代管理关系作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个唯物论基础;坚持两点论、两手抓的辩证法思想;坚持贯彻实践第一的认识论路线;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凯特·肖邦是美国女性主义著名女作家,《一小时的故事》是她的短篇力作。作者运用了马拉德的死与生,马拉德夫人的悲与喜、生与死,这样强烈的对比手法,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不但使小说的发展具有戏剧性,而且使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马拉德太太在听说丈夫死后,憧憬着自由的生活,精神获得了新生,而当她看到丈夫并没有死时,心脏病突发,以生命为代价,谱写了一曲为自由而抗争的哀歌。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治理领域,环境抗争中的怨恨情绪尤为显著,会由公众直接指向相关国家机关,怨恨情绪也由最初的心理、语言维度扩张到行为走向。在环境问题发生时,基于怨恨情绪引发环境抗争的出现,而环境抗争的过程也给怨恨情绪以发酵、传播的机会,构成怨恨情绪在环境抗争中运行的基本范式,怨恨情绪也在环境抗争中显现出其特有的外部影响和社会波及效应。据此,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以多元化考核方式优化政府激励机制,系统革新执法方式,疏通公民诉求途径,建立科学补偿制度,以此达到对怨恨情绪纾解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简·卡佩恩导演的电影<钢琴课>中女主角艾达"哑"的象征意义以及她独特的话语回归方式, 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以男性话语权为主的社会里,女性只有选择一种特殊而执着的方式,以对抗男性中心并最终找回自我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基础,其中表现出的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我们从中发掘一些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助于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财产是经济学的核心,那么财产权就是法哲学的关键.站在自然法哲学的高度审视、思考和改造中国社会的经济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必然.  相似文献   

19.
论儒家的慎独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的慎独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明明德"前的慎独以善为本,谨守善道.第二,"明明德"后的慎独唯道是从,渐除习气.第三,大圆满层次上的慎独君子不器,从心所欲.儒家慎独的这三个层次,皆是心地上的修养,与只强调外在行为的"谨慎独处论"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中华法系作为世界上五大法系之一,在人类法制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作为传统法律思想中的儒家法律思想,以其"礼治、德治、人治"的主张贯穿于中国法律文化思想的整个过程中,它不但影响了中国社会文化生活领域,更深刻地体现于法律制度当中,同时对我国构建和谐法治社会建设带来了诸多研究命题。本文以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即伦理法、道德法、家族宗法为出发点,就儒家法律思想对当代法制建设的思想构建做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