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形式。文章以公路边坡坍塌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公路边坡坍塌灾害产生的机理和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公路边坡坍塌灾害的基本处理措施,并针对实际工程设计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实践证明该措施对灾害整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形式.文章以公路边坡坍塌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公路边坡坍塌灾害产生的机理和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公路边坡坍塌灾害的基本处理措施,并针对实际工程设计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实践证明该措施对灾害整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长晋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环境的介绍,对沿线的各种边坡进行了勘察,并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总结,提出了工程中边坡治理的各种措施,为同类边坡治理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长晋高速公路沿线工程地质环境的介绍,对沿线的各种边坡进行了勘察,并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总结,提出了工程中边坡治理的各种措施,为同类边坡治理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质环境条件是决定高边坡防护工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勘察设计和施工管理的关注程度不容减弱。由于高边坡工程本身具有特殊的性质,所以在工程实施中要确认边坡开挖的地质的情况,监测开挖后的边坡的形变情况,评价边坡体的稳定程度。文章对高边坡防护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G312线界古公路K2326+600K2327+150段边坡病害整治工程为工程背景,在地质结构特征调查、室内试验和数值仿真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边坡失稳以及边坡崩塌的主要原因;采用可以从连续变形到破裂运动的全过程模拟的GDEM软件研究了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变形模式,为同类边坡工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西藏地区修建道路的地质环境十分复杂,土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成为影响道路工程最常见的病害之一.通过分析318国道林芝-波密段公路一处土质边坡的地质环境等因素,采用数值模拟对边坡变形破坏进行模拟,旨在揭示该段边坡常见的病害类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以期达到减弱或避免工程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实际工程,阐述了公路开挖边坡变形的主要特征,并结合地质条件进行了边坡变形的机理分析,根据工程特点,提出了四种主要的边坡治理措施,通过质量检验和现场勘看,治理措施得当。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很好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实例工程边坡支护的处理,详细介绍土钉墙法支护的过程,该方法适合在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工程边坡支护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柳州喀斯特发育地区地下地质的复杂情况,阐述了实际工程的概况及深基坑边坡变更支护段的具体设计方案,重点探讨了该地段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的主要方法和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事项,以保证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11.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岩质顺向人工边坡。以兴山县峡口码头高切坡为例,在工程勘查基础上,分析确定高切坡岩土力学参数,建立稳定性评价模型,对于同类高切坡治理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庞建成P  NGJi  n-  h  ng  饶清R  OQing 《价值工程》2014,(4):149-151
本文通过阐述滇东南某山区公路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可能引发的工程地质问题。采用地质分析方法对路堑边坡及路基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的公路建设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佩峻 《价值工程》2021,(3):179-182
为了深入理解营运高速公路高边坡深部位移的变形机理,更好地进行防灾减灾工作,使用阵列式位移传感器(SAA)对营运高速公路高边坡进行深部位移动态监测,并同时使用人工测斜仪进行数据对比分析。通过4G网络建立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实现对边坡体全天候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营运高速公路高边坡深部位移监测中,使用阵列式位移传感系统与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进行监测,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到边坡体深部位移的变形情况,还能判断出滑移面具体位置。相较于人工测斜仪监测,阵列式位移传感系统测量精度和效率更高,在公路高边坡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杨桦Y  NGHu 《价值工程》2014,(4):124-125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建筑项目也逐渐向高难度发展,但在建设高难度的建筑工程时经常会遇到处理高边坡的结构和稳定性问题。高边坡加固和处理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是起到保证边坡结构的稳定性作用,由于高边坡的稳定性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破体结构、岩体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的作用,所以要想保证高边坡的稳定性,就需要加大对高边坡稳定性特征的研究和探讨,制定有效的技术方案,提高高边坡的稳固性。本文主要针对高边坡设计的问题和特征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根据存在不足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徐军平  周爱兆 《价值工程》2011,30(31):62-63
计算多种工况下带坡前土的水泥土墙作基坑围护的内力及变形,并应用于某船坞工程建设,应用效果较好,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义和 《价值工程》2013,(34):109-110
CS高次团粒混合纤维生态防护技术采用富含有机质和粘土的殖壤土等客土,加入高次团粒剂、土壤改良剂等材料在喷播瞬间与空气发生作用,诱发团粒反应,形成与自然界表土具有相同高次团粒结构的人造绿化生长基质,解决了劣质坡面生态防护问题,本文介绍了该项技术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李建伟  范柱国 《价值工程》2014,(21):128-129
由于人类活动和工程所造成的边坡越来越多,边坡稳定性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SLIDE软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强大功能,和工程中常用的理正软件对边坡进行稳定性系数的计算,通过两种软件计算结果的比较,确保实际工程中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彭晋 《价值工程》2014,(32):87-88
针对K39+715堆积型中型土质滑坡,简要描述了边坡的变形及其对公路路基及桥梁的影响,并从滑坡区的现场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特征、区域地质构造及人类活动等相关方面对边坡变形进行了分析,滑坡现处于蠕动挤压变形阶段,强降雨对边坡变形起加速及触发作用。基于传递系数法对边坡在自重;自重+地下水;自重+暴雨+地下水;自重+地震+地下水四种工况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确定了在不同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并提出了滑坡处治建议。结果表明:滑坡目前处于极限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雨季来临,滑坡会进一步发展扩大和滑移。  相似文献   

19.
常阿斌 《价值工程》2021,40(3):111-112
对一县城道路入口处的废置取土场37m高边坡进行治理,并根据取土场现状地貌设计假山、人工瀑布、绿化设计等进行景观提升改造,通过优化绿地空间格局,完善公园的游览系统、服务设施、植物群落等方面,有效改善入城口区域城市风貌,同时也为周边的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娱乐、游览和康体活动的公共空间,并充分发挥其作为南部新城区域中心森林氧吧的生态作用,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叶长锋 《价值工程》2014,(23):93-94
自然界中发生的滑坡绝大多数呈三维形态,边坡稳定性分析应从三维的角度进行处理。在实际边坡工程作业中,科学地计算边坡受到边界条件约束、荷载作用、土体性质在空间上变异等实际形态的影响,同样需要进行三维稳定性分析。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仍以二维极限平衡法为主。当滑动面已经确定时,使用三维分析可以恰当地考虑滑坡的三维形态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同时可以避免二维分析时如何选择代表性横截面,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