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断层是地层中最常见的重要地质构造之一。正确地在地质平面图中绘制断层,是矿井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提高断层预报的准确率,对于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巷道已经揭露的断层,在准确的井下地质调查基础上,预测该断层在其它巷道揭露位置,断煤交线的做法正确与否,对于断层揭露位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Excel公式编辑功能,可以快速提高修断煤交线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断层是地层中最常见的重要地质构造之一。正确地在地质平面图中绘制断层,是矿井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提高断层预报的准确率,对于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巷道已经揭露的断层,在准确的井下地质调查基础上,预测该断层在其它巷道揭露位置,断煤交线的做法正确与否,对于断层揭露位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Excel公式编辑功能,可以快速提高修断煤交线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黄敏 《价值工程》2014,(1):318-320
吾祠煤矿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严重制约了煤田的勘探与开发,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和煤田勘探资料,对吾祠煤矿构造特征及对煤系地层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吾祠煤矿构造复杂,断层与褶皱、断层与断层之间相互切割、相互作用,使煤系地层形态遭受破坏,平面上形成形态各异的断块,剖面上又组合为半地堑式及阶梯状抬斜断块等形式,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缓倾角断裂使煤层重复出现,造成储量相对集中,含煤密度提高;同时由于断层的切割,造成煤系地层断失变薄,使主采煤层的埋深抬高;断裂活动和岩浆侵入,使煤的变质程度出现南西与北东分带的特点,由南西往北东变质程度逐渐变高,在断裂带及褶皱弯曲部位的变质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济宁三号煤矿,坐落在山东济宁微山湖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Mt/a,5Mt生产能力的选煤厂是矿井的配套工程。1993年底破土建井,1999年底内部试产,该矿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储量丰富,缓倾斜开采,矿井探明储量是8.8亿吨,可采储量5.3亿吨。 主采煤层断层少,倾角一般为2°~6°,煤层厚度4m~6m,适合于综采放顶煤开采。煤质好,含硫低、挥发份高,发热量在5000~7000kcal/kg,主要为动力用煤和炼焦配煤。矿井技术装备先进,主要生产设备从九个国家引进。矿井管理模式完全按照生产、生产服务、生活后勤三条线建设。职工生活区与矿井生产分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断层构造和性质的分析,了解煤层的断裂情况,掌握断失翼的寻找规律.从而对煤炭生产提供了地质依据,避免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地质损失.  相似文献   

6.
甄殿平  戴有强  宋晓龙 《活力》2004,(4):158-158
富强煤矿是七煤公司东部区第一个投产的矿井,设计能力90万吨/年,86年投产,95年后矿井生产多集中在深部层组的薄煤层中,煤层厚度均在0.8米左右,多采用长壁炮采,工作面单产低,矿井产量萎缩,年产一度降至70万吨左右。六采区98#层右翼走向近900米,采高2.0—3.5米。煤层倾角15~21°,沿倾向可划分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开发》2016,(3):179-180
"地层是基础,构造是关键"是每一位地质工作者都深知的找煤精髓。针对当前各矿井现场实际断层构造发育,造成矿井主采煤层在空间上不连续和不稳定,且随着开采时间,矿井资源量日渐减少、"三量"的不平衡、采煤接替紧张等地质问题,故在当前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找煤方法,寻找断失翼煤层及新增储量,对巷道的掘进布置、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系统是复杂的巨系统,由于煤层倾角大,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多不便,增加了人为差错,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在生产中,人始终起到主导作用。所以,基于Pedersen可靠性模型,通过对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综采工作面中人为差错的层次分析,从中得出导致人为差错的主要原因,以便在工作中得到重视,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高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平煤十三矿含、隔水层及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对现开采二1煤层有影响的主要为地表汝河水、第四系含水层水、二1煤层顶板砂岩水、石炭系灰岩溶岩水和寒武系灰岩水。地表汝河水、第四系含水层水和二1煤顶板砂岩水对煤层的开采影响较小。受采掘活动的影响,煤层底板下的石炭系灰岩溶岩水对矿井安全生产威胁最大,在遇断层时,寒武系灰岩水可能会通过断层带参与补给,要特别注意预防底板灰岩水突入矿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倾角煤层不仅分布广,地质条件、资源储量和需煤程度差别也很大。文章基于我国开采大倾角煤层的各种不同客观因素,探讨了多种大倾角煤层的采煤方法及其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山西煤炭运销公司的主力生产矿井,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60万t/a。目前矿井主采3#煤层,煤厚6.3~8.4 m,平均7.18 m,矿区地质构造较简单,煤层倾角一般在10°以下,现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进行回采。为加强矿井安全管理,确保井下人员安全,对井下的人员轨迹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公司根据矿井生产规模、矿井的开拓布置及工业场区布置、采区机械设备布置等情况对安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红林坪矿区地层及构造特征的分析研究,探明了本区构造对煤层的控制作用。根据目前地质勘探及钻孔揭露情况,初步确定矿区下二叠统童子岩组第3段3、24煤层和第1段37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分析了本区滑覆断层F0、推覆断层F1及正断层F3、F3断层控煤规律。其结论对下一步详查勘探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有些矿井存在落差较大的断层,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文章分析了断层带区域煤岩的破坏状况。以新集一矿150905工作面F-525断层为工程实际,现场采取了安全有效的过断层技术措施,保证了该工作面顺利通过F-525断层,对煤层开采相似条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潘建 《乡镇企业科技》2013,(16):268-269
通过对鹤煤公司第六煤矿二水平2122工作面大倾角煤层回采期间整体悬移支架所遇到的难点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该工作面特有的一些地质条件、支架稳定性和参数配置,采取合理的防止下滑等技术,加强大坡度防滚煤矸管理等综合性防护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大倾角给回采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确保了采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断层是综采工作面典型的地质构造,在综采采区和工作面设计前,探明断层的数量、要素及对综采生产的影响状况,采取相应措施科学处理。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措施主要有调整工作面与断层线的夹角、处理断层处岩石、液压支架通过断层、断层处顶板管理。本文主要阐述了综采工作面节式支架、垛式支架、支撑掩护式支架、掩护式支架过断层示例。  相似文献   

16.
八矿位于鹤壁矿区南部,井田为一隐伏井田,属单斜构造。二,煤为矿井唯一可采煤层,为二迭系山西组,平均厚度6.75m,平均倾角24。。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尤其小断层较多,煤层稳定性中等,局部存在明显的变薄现象,并呈条带状分布,首次安装综放液压支架,为将来安装综放液压支架积累技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张季辉  何文钦 《价值工程》2015,(21):107-108
对贵州某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立FLAC3D模型进行分析,沿走向在中间部分的应力减小,在开切眼和收作线的应力增大;沿走向方向,煤层开挖到100m和150m的时候煤层的卸压范围最大,开挖200m时候卸压区范围有所减小。通过对上保护层开采后的煤层群应力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更好的确定保护层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8.
近倾向断层发育的12°~25°的煤层是采用走向长壁开采还是采用倾斜长壁开采,没有一家权威机构给出定论。类似条件下甚至更大倾角的煤层采用倾斜长壁开采的回采工作面已近百个,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技术可行。目前此方面的理论研究滞后于生产实践。以依兰三矿为例,利用价值工程理论方法,分析出倾斜长壁巷道布置方案的价值指数更高,经济效益巨大。从而得出结论:近倾向断层发育的12°~25°的煤层宜采用倾斜长壁开采,《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相关条款应予修改。  相似文献   

19.
欧阳刚 《价值工程》2014,(23):58-59
贵州省毕节市黔北煤矿区草堤井田历史悠久。历史上有大量小煤窑分布于可采煤层的露头线附近.为了使草堤井田断层发育规律、煤层特征得以理清,本文在普查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选择条件较好的露朗背斜南东翼作为首采地段,详细查明首采地段的构造发育程度、可采煤层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可采煤层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等开采技术条件。本文评估了矿区煤的储量,并对矿区开发做了前瞻判断。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开发》2016,(11):177-178
吾祠煤矿构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一些,一般都是断裂发育,严重的阻碍了煤田勘察和开发,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相关地质内容和煤田勘察资料做简单的分析,并且对吾祠煤矿构造特征及对煤系地层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吾祠煤矿构造相对比较复杂一些,由于断层之间的相互切割效果,导致含煤地层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平面上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断块出现,在剖面上主要是以阶梯状抬斜断块等形式为主,这导致煤层面连续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有时煤层面的经常出现是由于缓倾角断裂现象导致的,这导致存量相对比较集中一些,煤的密度也会大大增高,由于断层面经常切割,使得煤系地层出现了变薄的现象,这样一来煤层就会提升一定高度,岩浆和断裂活动也会快速侵入当中,最后让我们煤的变质程度出现了南北极分化的特点,由于从南向北地质变化的程度会逐渐变大,这导致在断裂带附近地质变质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