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桂关民  靳黎娜 《理财》2004,(6):12-14
为了规范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性复核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署制定了《审计机关分析性复核准则》,并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审核评税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对纳税人存在申报不实等问题进行及时纪正的过程,评税的依据是税务机关评税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慎授信息以及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中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6.
7.
刘成涛 《财会学习》2018,(15):148-149
随着我国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以及深化体制内的改革,在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以及监督很有必要,是促进事业单位健康以及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审计报告的阶段,需要高度重视分析性复核的作用,分析性复核在当前事业单位的审计当中也得到一定的运用,从而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情况进行整体性的评价,本文主要是关于事业单位审计的运用进行一定的研究以及探讨,希望给相关单位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分析性复核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方法,具体操作过程中,审计的工作人员对审计单位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其中包括资金情况和单位的趋势走向,若发现问题,还应明确指出并予以告诫.因此,分析性复核应用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少走弯路,明确目标,可以提高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0.
李星 《上海会计》1997,(9):41-42
分析性复核是一种基本的审计技术方法,它是审计人员通过对比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各种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以取得审计证据,作出审计结论的方法。分析性复核的运用十分广泛,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审计项目,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许多情况下,分析性复核的结果可作为审计结论的证据,在实施特定目的的审计或对小余额帐户审查时,甚至只需通过分析性复核便可做出审计结论。一般而言,分析性复核在审计中主要用于四个目的: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人员一般是以以前年度的审计结果为基础编制审计计划的。通过分析性…  相似文献   

11.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向委托人收取审计公费,报告审计工作,还要面向社会公众,承担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一方面由于职业风险的存在,必须时刻关注审计质量,尽可能地执行较大范围的审计测试,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审计成本。职业经验提醒独立审计人员,绝不能以牺牲审计质量来换取审计成本的降低。在保证执业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审计成本的唯一方法只能靠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而分析性复核程序的合理运用能帮助注册会计师在质量与成本之间制定出一套经济有效的审计方案。如何正确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  相似文献   

12.
13.
充分发挥分析性复核在审计中的作用,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举措.实践证明分析性复核是一项技术性较高、说服力较强的科学取证手段,分析性复核的运用,必须考虑会计信息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运用分析性复核,提高审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阎锋 《会计师》2014,(1):35-36
分析性复核作为一种实质性审计程序可以运用在企业财务稽核的各个阶段,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对财务报告查错防弊,对重大财务事项稽核后做出综合性判断,找准稽核重点,保证企业财务稽核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金额、比率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本文结合商业银行实际,就如何正确理解分析性复核的概念和特点,如何准确掌握分析性复核的方法与步骤,分析性复核在银行审计实践中如何运用,以及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高蔷 《理财》2004,(5):22-22
国有独资银行在整个国家的地位非常重要,占整个国家金融资金的百分之七十几。面对如此重要而复杂的业务,注册会计师履行受托责任,在审计过程中运用分析性复核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