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即将走过的第40个年头,回首过去,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昂首走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前列.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发展环境的日趋激烈,我们更应该总结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经验,以此来为我国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举措,剖析当前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问题,并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改革攻坚面临3大挑战一是能否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二是能否解决好改革与多数人利益的问题;三是能否实质性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推进政府改革,实现政府转型作为改革实现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已成为新阶段中国改革攻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的改革开放采取的是双轨渐进的道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取得巨大的成绩,1979年到1990年经济连续取得十多年的快速增长,而且对外开放扩大,城乡差距缩小,可以讲,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都达到了。但是在那段时间里,国际经济学界普遍不看好中国改革的前景,他们认为中国的改革虽然成绩明显,但是存在很多根本的体制问题,比如说产权还没有私有化,市场是双轨制,经济体系当中还存在着根本的矛盾,认为中国经济将会出现巨大  相似文献   

4.
迟福林 《资本市场》2014,(11):16-16
<正>我们一再强调,未来510年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就是说要立足现实,突出全面改革在推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治理转型中的决定性作用。首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未来几年,要在这几个方面取得突破:第一,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甚至在部分国有行业占控股地位;第二,在打破行政垄断、资源垄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第三,以利率市场化为重点,加快要素价格改革。第四,以放权为重点的政府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场革命。劳动制度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15年来,劳动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进展相适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改革以前,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的劳动制度也形成了僵化的模式:就业和用人实行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统一计划、统一招收、统一调配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导刊》2012,(12):81
农村改革,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也是十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突出亮点.十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这些对于中国的未来将有怎样的影响?长期以来,作为国家重要智囊机构之一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直追踪中国农村的改革变化,重视"三农"问题的研究,开展了大量的乡村调查,提出了许多为国家政府采纳的重要建议,取得了令政府和学界瞩目的成果.日前,汇聚这些成果、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亲自担纲撰写的著作《中国农村改革(2002~2012)》在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正>前些时笔者参加部分省市决策咨询网络年会,有幸拜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吴教授就改革、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问题讲了自己的意见.现整理于后,以飨读者.范:吴先生,先请您从总体上谈谈我国的经济改革.吴:过去十几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际经济学界对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成绩众说纷纭.一种很有影响的看法是,成功的原因在于采取了“渐进主义”的改革战略.我认为,这种判断并不符合中国实际,中国改革在前期取得很大成绩主要是采取了一种“体制外先行”的改革战略,也可以称为“增量改革”的战略.就是说在计划体制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8.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模式作为经济体制在财政方面的具体体现,是经济体制转型对财政根本要求的一种反映和作用的结果。因此,从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目标任务;积极调整和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大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改革与完善公共财政预算体制等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佟健  宋小宁 《经济与管理》2012,26(5):5-8,12
路径依赖理论告诉我们:经济转型是个复杂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存在路径依赖,初始的政策失误可能导致整个经济转型的失败.中国未来经济改革的指导原则是:中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制度;政府在没有认清决策产生的经济后果以前,应该充分收集信息,严格评估政策结果,防止经济改革被过早地锁定到错误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的中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功。中国改革,举世关注,世人称之为“中国奇迹”;中国改革,举世困惑,世人称之为“中国之谜”。中国改革,为什么取得成功?什么是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国内也有种种总结,多为体制改革的仄派总结。我主张对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要作宽派的总结:中国改革是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包括从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变革到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革,从理论路线的变革到社会主义模式的变革,从经济体制的变革到政治体制的变革。中国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从宏观全局上考察,它是社会大配套的改革,有三条基本经验:激进的政治改革中国…  相似文献   

11.
安岗 《现代经济探讨》2012,(10):10-13,69
对中国经济转型的认识经历了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和演化视角的不断深入的过程。该文从微观的交易视角切入,指出经济转型问题主要是指经济的集权转向分权,或者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本质上是关系交易的离散化,从科层组织向离散交易转变。这个过程应遵循一个边际改革的路径才能实现。双轨制、增量改革、局部改革、体制外改革的实质都是边际改革。该文构建了边际改革的模型并对中国改革过程进行了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十年:回顾、反思和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回顾了中国经济改革10年来特别是1984年以来的主要历程,回顾了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管理诸方面经济理论的一些主要推进和争论,认为:中国改革的前10年尽管犯了许多难以避免和一些也许可以避免的错误,但其基本战略是成功的。当前改革的困境在于改革的深化已经触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若干基本假定和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中国要想率先取得这场市场取向改革的成功,需要重新建立与市场规则相一致的权力体系,使产权、民权和行政权各归其位。改革的现实危险是在行政权衰弱过程中官权的繁衍和扩张。历史特别是一部中国史反复证明,官权的膨胀从来是改革的主要威胁和社会危机的前兆。社会主义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转折关头。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农村改革的初步成功为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城市改革沿着放权搞活的思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市场机制正在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系统运行的基本要素。但问题也很突出,简政放权虽然还远未完成,许多初步松绑的地方和企业却已经活中有乱,而且不合理行为还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中国经济改革向何处去,已是举世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正>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天安门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事业中,走过了40年的光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近10年多的改革,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掀开了又一新的篇章。但无论是40年的建设,还是近10年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历尽了曲折与艰辛。这篇文章,仅就经济方面,回顾一下共和国40年来的建设和最近10年多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所碰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思考,作点分析性的介绍,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银行制度改革——兼谈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国决定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市场经济中,金融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 从1979年以来,中国的金融体制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在1979年以前,中国只剩下两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从事国内的银行业务,中国银行从事国外的银行业务。从1979上半年起,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改革攻坚阶段的政府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改革攻坚面临3大挑战:一是能否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二是能否解决好改革与多数人利益的问题;三是能否实质性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推进政府改革,实现政府转型作为改革实现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已成为新阶段中国改革攻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论对外开放与分权改革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研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之所以能够在经济转型和增长方面创造出"中国奇迹",是由于分权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分权改革自身并不一定产生出"趋好的竞争","中国奇迹"的取得是对外开放与分权改革形成良性互动的结果.但是对外开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分权改革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因而调整分权改革政策,重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延续"中国奇迹"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18.
李湛 《经济问题》2007,334(6):8-11
虽然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然而目前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旨在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我国正在经历的转型之路.通过对中俄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华盛顿共识和制度演进主义的比较分析,思考中国经济转型与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改革的双重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铁映 《经济研究》2004,39(2):4-7,16
上个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 ,中国经济开始改革开放 ,这是整个 2 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当代中国的一切成就 ,都与此息息相关。中国人民真心拥护改革 ,积极参与改革 ,并从中普遍受益。世界各国也十分关注中国的经济改革。本文拟就中国经济改革问题 ,谈几点看法。一、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历程从 1 978年开始 ,中国经济改革迄今已走过 2 5年的探索历程 ,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1 978年 1 2月至 1 984年 9月 ) ,改革的起步阶段。1 978年 1 2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拉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随后近 6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转型之路上,始终贯穿改革的驱动力量以及转型过程中受路径依赖等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惯性约束。本文首次将惯性机制引入中国经济增长特性转变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的增长特性在由“低增长、高波动”向“高增长、低波动”的转变中经历了长达16年的过渡区(1977-1992年)。中国经济增长惯性形成动因已经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初期复杂多元的经济模式、独特的分权结构,以及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依赖下的渐进式增量改革,转变为长期扩张式发展模式下对经济增长率的盲目追高和“GDP崇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