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5年终于落下了帷幕。回眸一年的楼市,我们发现,2005年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频出,政府、开发商和消费展开激烈“博弈”的一年,是市场跌宕起伏、调整变革的一年,更是对整个房地产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清风 《中国房地产》2005,(12):23-24
2005年,被业界称为房地产的“政策年”。在这一年中,土地、金融、税收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调控房地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一年中,宏观调控的成效开始显现,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格局也随之调整。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可以说,2005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一年,是行业发生重大转型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2006年2月16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及48项注册会计师准则,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套新准则是自1992年财政部颁布第一个会计准则及1997年后陆续颁布16项具体准则后的一个重大改变。对房地产估价师而言,新准则中最显的变化包括新增《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相似文献   

4.
2007年,是房地产市场面临艰难抉择的一年,无论对国家,还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是这样。对于国家而言,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改善市场供应结构,国家需要努力增加中低档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的供应总量;另一方面为了避免高房价下过高空置率引发市场危机,却不得不继续增强对市场供给的调控。对于开发商而言,房价的增长无疑会增加盈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就创业的经历而言,陈红江的成熟沉稳与他朝阳般灿烂的年龄足以令人津津乐道。1996年4月,在北京市房地局和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加强合作的背景下,北京银房不动产评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而筹建“银房”的是大学毕业工作仅仅一年的陈红江。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传统的招拍挂方式而言,“限房价、竞地价”的土地出让模式是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7.
几家欢乐几家愁。2012年对房企而言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考。在这轮新的较量中,有些企业会脱颖而出,而有些没有准备好“棉被”的房企则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  相似文献   

8.
宏观调控下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以来,随着国家土地、金融等调控政策力度的加大,房地产业开始进入市场盘整期。对实力强劲的大型房地产企业遇到的可能是困难、瓶颈,但对众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本文专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面临的却是困境,甚至绝境。如何应对变化,如何在调控和竞争中立足和发展,是当前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于刚刚走出春天的人们来说,四月下旬之后的仲夏无疑是浪漫的季节。但对于中国房地产业内的许多人士而言,2004年的仲夏却怎么也不能让他们浪漫起来,一轮由央行率先向楼市发难,国土部门铁面跟进,行管高压呼应,国务院重磅出击的全国性实施经济紧缩政策,正如一场“六月飞雪”,一时间让所有关心产业发展和楼市房价的人变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导刊》2005,(23):69-69
将开盘的时间选择在2005年,对于房地产商而言,这是一次不幸,更是一次机会。不幸的是今年6月以来,国内房地产政策对整个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楼市低迷,成交量下跌;但正是这个大环境激发了开发商提高房子的品质和营销手段,让房子成为真正的“商品”。  相似文献   

11.
战报     
“十”虽然没有太多的亮点,但这并不能掩盖广州楼市的强劲实力和持续的动力……于本刊而言,这是一次不得不做、不能不做的“例牌”回顾。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成熟,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品牌作为品质与文化附加值的表征,已经日渐被购房者所重视。从行业领域看,虽然我国房地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市场旺盛期,但消费心理的成熟、产品同质化的加剧以及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必然规律,也促使房地产企业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拿起“品牌建设”的武器。尤其是对跨地域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有效的品牌战略与品牌建设工作将降低消费者识别成本,大大减少跨区域发展的“入场费”。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中国房地产住房体制改革和2005年中国股权分置、全流通股改革顺利进行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在这几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研究中国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波动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微观角度而言,它既对投资者投资行为(如提供有效投资组合)有现实意义,也对宏观经济,尤其是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规避也有重要意义。一、中国股市与房地产市场负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种答案。对于开发商而言,房地产是一种经济运营方式,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是能够取得收益的投资;对于消费者来说,房地产是物质实体与权益的集合体,是可升值的不动产,追求的是价廉物美;对于政府而言,房地产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追求的是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是房地产业的政策年。宏观调控对房地产业而言,重点是抑制投资过热,主要表现在银根紧缩、限制供地。但是这些措施在使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的同时,反而强化了房价上涨的预期。这是因为房价最终还是供需关系起决定作用,宏观调控控制了房地产市场供求“供”的一面,但“求”的一方热情却不减。根据房地产建设开发两到三年的周期,2004年的土地供给减少的直接影响要到至少两年后才会发生,  相似文献   

16.
没有哪一年的预测像2007年一样牵动业界人的心:在google搜索引擎下,记者搜索到了约1,930,000项符合2007年房地产预测的查询结果新的一年,对于业界而言,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7.
章惠芳 《楼市》2015,(Z2):28
2015年是转型分化年,更多开发商意识到了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光靠资金和胆识打拼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管理、内控、营销来获取利润的时代。"对楼市而言,2014年是大起大伏、颠簸不断的一年,从年初到年尾,市场不断被降价所迷惑。而杭州,也因为马年首降和融绿事件,头条不断,成为楼市风暴眼。对房地产从业人员而言,2014年,更是不断挑战、有苦劳而不一定有功劳的一年,诸多的不适应和尝试,加班成为常态,营销如何赢销,更是面临的考验。成交量的一波三折。从上半年的开门红,1月冲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导刊》2004,(98):36-37
广州楼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呈现理性的状态,已处于一个成熟、平稳的发展阶段。从今年五一黄金周可以看出,黄金周对购房者而言,已经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了。  相似文献   

19.
高速轨道交通对城市而言是新城建设的加速剂;对发展商而言是进军三、四线城市的好时机;对消费者而言是另一种全新的低碳消费形态。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信贷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房地产信贷风险的构成 从微观而言,房地产信贷风险与房地产信贷的产生、续存和消灭的过程相伴相随;从宏观而言,房地产信贷风险与宏观环境如房地产信贷制度、宏观经济状况、法律环境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