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在《投入与产出结构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一文(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所得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多部门生产系统动态模型”,因此,文中方程式(1)-(7)均取自该文。文中方程式(1)-(23)组成的系统即是一个“多部门生产系统动态模型”。模型反映出,为促进生产率增长而投入的资金(科技进步投资)均取自于生产所得利润,而且科技进步投资一方面可降低投入系数(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却又增加成本。这表现了科技进步投资的双刃性。为了检验模型的运行,我们取一个假想的三部门生产系统做为例子,使用DYNAMO语言编写了模型的程序,利用软件PDPlus作了多阶段动态模拟运算。结果表明,模型的运行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3.
李雪松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12):49-5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已逐步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政策选择的手段日趋完善。当财政、金融、贸易、环境等单一政策或政策组合不同时,如何把握政策的力度及其组合是政府、企业、居民以至国外都时常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不同政策的经济效果进行定量分析与模拟日益重要。中国经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正是为适应实践的这种需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标:测度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异质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驱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消费以及GDP年度数据,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因果(MSC) 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能够促进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异质性能源消费的提高,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增加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煤炭和石油消费的驱动作用持续期较长,对天然气和电力消费的驱动作用持续期较短,四种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的时间长度大致相同。近年来,石油消费能够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驱动作用,经济增长能够对石油和煤炭消费发挥非线性动态驱动作用。在金融危机时期,难以表现出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单向时变因果影响,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无法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单向时变因果影响,而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单向时变因果影响。研究创新:基于MSC模型,判断不同时段内异质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时变因果关系,进而揭示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动态驱动机制。研究价值:为中国完成能源产业结构转型以及构建新时代能源产业体系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在国际上,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经济的竞争日益加剧。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速度以多少为宜?如何保证持续地快速增长?在快速增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的多部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菊煌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1):3-5
笔者曾用一个单一部门模型预测了中国未来5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能源需求总量。现在,我们建立一个多部门模型,来预测中国未来25年的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模型的核心内容与单一部门模型的相同。此模型分12个生产部门:(1)农业,(2)煤炭开采,(3)石油开采,(4)天然气开采,(5)其它采矿,(6)能源加工,(7)制造业,(8)建筑业,(9) 相似文献
7.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联研究——基于门限模型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Odedokun(1996)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利用多元门限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联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关联,这就否定了通常将两者关系设定为线性的研究模式。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单纯在总量关系上讨论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联性的意义并不明显,这启示我们在日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加重视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经济平衡增长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8):11-21
本文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变量引入到索洛增长模型中,建立了包含人口老龄化因素变量的经济平衡增长路径方程,进而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平衡增长路径的影响效应。由此在理论上证明了,人口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增长存在正、负或零等不同的作用效应,而相关的政策选择将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9.
10.
政府规模、政府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非线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子晖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6)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渐进演变展开深入研究,并对可能引发两者关系结构性转变的警戒政府规模进行有效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即随着政府规模的逐步增大,由于税负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政府支出增加所产生的负效应影响逐步凸显,而政府规模进一步扩大并超过警戒水平时,过度拥挤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将由促进作用转变为阻碍作用。研究还发现,尽管我国政府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参数值有所下降,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仍然相对不足,政府支出的增加仍有助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