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江苏省丹阳市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规模开发、科技开发、扶贫开发,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截至2013年底,完成了36万亩中低产田的改造,建成高标准农田40.3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2.4%),立项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33个,实施丘陵开发项目40个,建立丘陵高效农业基地5.65万亩。一、建成高标准农田40万亩丹阳市现有耕地面积77.5万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湖南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三统三抓"大力推进,2019年、2020年,分别建成高标准农田364万亩、391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一是统筹组织抓协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省长任主任、常务副省长和分管副省长任副主任的省水利与农...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标准农田建设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规定的“绿箱”政策之一,这方面的政策不受世贸规则的约束。为此,作为我国应对入世的策略之一,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其中,标准农田建设是全面整治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途径,也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撑条件。1999年8月,浙江省决定将1000万亩标准农田建设列入政府重点抓好的“六个一千”工程。到2002年底,浙江共建成1018万亩标准农田,提前两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浙江省政府决定乘势而上,继续建设500万亩标准农田,现建设任务已经落实到各市。为了总结标准农田建设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从2009年起探索建设高标准农田,到2017年底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0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约59%。在这近十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中,纳入农业综合开发统计的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1337万亩,项目总投资183.8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70亿元,亩均财政投入约1300元。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建设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十年的建设和探索,给我们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始终坚持把高效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致富农民的基础工程长抓不懈,目前,全市亩产3000元以上的中高效农田面积达54.7万亩,超过了总耕地面积的60%,其中亩产50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占比达19.6%,亩产万元以上特高效农业占比达8.12%.  相似文献   

6.
正为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完成中央确定的农田建设硬任务,日前,农业农村部下达了2019年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等农田建设任务,将任务分解到各省区市、兵团、农垦(以下简称"省")。今年的农田建设任务,是要确保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农田建设司司长卢贵敏介绍:"农业农村部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对这些任务进行了分解,形成了2019年各省的建设任务。"在分解的基本原则上,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海门市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以完善为农服务保障为支撑,围绕“做优特色、做强园区、做大产业”目标,日前制定了2010年全市农业结构调整规划:2010年,全市亩产值3000元以上的中高效农田占比超过66%,其中亩产值5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占比达到23.0%以上;设施栽培面积达21万亩,其中大棚栽培面积超过8万亩;建成2个省级高效设施现代农业园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以目光温室建设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高效日光温室2.5万亩,建成大棚蔬菜小区3万亩,亩收入2000元以上的高效田达到45万亩,万元田达到8.5万亩。推广垄膜沟灌节水面积16万亩,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浦口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全面提高的重要举措来抓,全区形成了17万亩苗木花卉、500万只优质家禽、万亩特种水产、万亩无公害蔬菜、万亩特经特粮、万亩优质茶叶等六大高效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海门工业园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成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第一强市这一目标,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抓手,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促进了全区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又好又快的发展.到今年5月底,我区新建大棚设施栽培达873亩,其中连栋大棚25亩,已建成高效农业园区16个.  相似文献   

11.
土地开发整理是增加耕地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途径,是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浙江省从1998年开始,把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通过土地整理等途径,累计已完成927.6万亩标准农田,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建成标准农田1000万亩,提前两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浙江省的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好评,去年8月14…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新沂市近年来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牢牢把握"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主线,立足实际,科学统筹,对标找差,走出了一条"综合发力、规模推进、高效集约"的高标准农田整县(市)推进建设之路,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三五"以来,全市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0.42万亩、财政投资近8亿元.截至2021年5月,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4.4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87%,位居苏北前列.2021年3月入选江苏省2020年高标准农田及高效节水灌溉8个拟激励县名单,2021年4月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在新沂召开.  相似文献   

13.
崇明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现有耕地面积75.3万亩,约占全市的1/4.为此,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着力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组织化、品牌化建设,大力推动发展崇明高效生态农业. 一是努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全县实施了19.7万亩设施粮田与农业综开项目,建成了6.4万亩设施菜田,完成了17个畜禽场和20个水产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推进了北部高效生态农业实践区建设,建成了1万亩设施莱田、4000亩设施粮田、500亩特色农业种源基地、8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4.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征地移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的特点与其他项目相比,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用地具有自身的特点,归结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工程征地量大,占用耕地多,需要安置的移民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需要占用和淹没大量土地,少则数万亩,多则数十万亩。例如,已经建成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河南省总占地量超过30万亩,正在建设的燕山水库占地6.5万亩,即将开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河南省占地38万多亩,其中永久性占地19万多亩。在所占用和淹没的土地中,80%以上的是耕地,其中大部分是基本农田。在移民安置方面,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河南省境内移…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初以来,安徽省泾县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明确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全县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个,涉及宣纸、木竹制品,肉鸡、酱菜、茶叶等产品,年销售收入35659万元,带动农户5.27万户。一、抓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布局区域化全县建立了“优质水稻”基地20万亩,“双低”油菜基地7万亩,新建无公害茶园5000亩,有机茶园7000亩,建成酱菜原料基地3000亩,新建优质桑园2000亩,建成4个肉鸡养殖园区,全县基本形成了三大农业经济区,以山区乡镇为主的茶叶、木竹生产加工经济区;…  相似文献   

16.
西吉县是国定贫困县之一。近年来,我县经济和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尚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农民的温饱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此,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并认真组织实施了以坡改梯、打井窖为主的"改土治水"工程,以种植地膜玉米为主的"温饱工程"和"马铃薯淀粉系列开发工程"。通过这"三大工程"的实施,到本世纪末,使全县旱作高标准农田达100万亩,农民人均2亩,夯实农业基础,并使全县农民脱贫致富。——坚持"坡改梯、旱改水",实施"改土治水工程"。在农田建设方面,我们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三轮驱动"的原则,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机修与人修结合,农田建设与蓄流微灌结合,农田开发与流域治理结合,全县现已建成高标准水平梯田80多万亩。我县计划每年完成兴修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8万亩,至本世纪末全县旱坡地基本实现梯田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按照"以建设促保护,统一规划布局,服务三农发展,推进城乡融合"的思路,全域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共投入资金3.52亿元对10.5万亩土地进行了集中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4.2万亩,新增耕地1.21万亩,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全市高效农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亩产值3000元以上的中高效农田面积达到42.5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7.1%。设施农业面积25.5万亩,其中,在田大棚面积9.8万亩,分别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28.3%和9.7%。一、坚持政策扶持,引导高效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叶榭镇位于黄浦江中上游,地处松江区浦南,全镇总面积72.4.5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近6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强。叶榭镇是松江现代农业规划片区中的农业大镇,建设好叶榭生态文明,更有示范作用和深远影响。一、加强农田整治,促进生产生态协调1.优化农业布局结构。根据生产现状、发展定位和趋势,实行区域化布局,将全镇农业划为沿江生态农业示范区、叶西观光农业示范区、叶南万亩粮食生产区、叶东循环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实施分类建设,区域农业优势得到凸显。按照"多种粮、精种菜、优瓜果、退苗木、调鱼塘、稳畜禽"的目标,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粮食生产面积3.6万多亩,蔬菜面积近0.4万亩;涵养林约0.6万亩、苗木0.8万亩、瓜果面积0.2万亩、其它作物面积0.4万亩;每年生猪上市量4万头、山羊出栏0.23万头、禽蛋上市量1300万枚。2.加强农田环境整理。近年来我镇结合"清洁田园"工程,加强了农田环境整理。清除农田内的"三  相似文献   

20.
正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了灌排设施配套问题,土地平整肥沃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有助于产出高产高效,为产业振兴奠定了基础。在"十二五"新增高标准农田108.6万亩的基础上,南通要求"十三五"全市新增高标准农田2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南通如火如荼地展开,以期高质量实现产业兴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