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开栏的话:"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是新时期加强农业农村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九个字完整地构成了新时代"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能力素养。只有懂农业,才能对农业有认同感,全力发展农业;只有爱农村,才能对农村有归属感,长期扎根农村;只有爱农民,才能对农民有亲近感,  相似文献   

2.
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九个字完整地构成了新时代"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能力素养。只有懂农业,才能对农业有认同感,全力发展农业;只有爱农村,才能对农村有归属感,长期扎根农村;只有爱农民,才能对农民有亲近感,一心造福农民。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革,必然要求一支与之相  相似文献   

3.
正"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根据"一懂两爱"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昌平分校(简称昌平农广校)科学制定培养规划,健全完善培养机制,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促进农广教师培养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昌平农广校在推进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养过程中融入"一懂两爱"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工作通讯》已开办"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栏目,面向全国约稿,文章可结合工作实际,介绍地方培养造就"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的典型经验;也可介绍"一懂两爱""三农"典型人物,突出感人事迹。文章要求主题鲜明、条理清楚、文字清新、故事性强,字数在3000字以内为宜。择优在本刊刊登。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三农"领域的党员干部,要不忘"一懂两爱"初心取真经,牢记乡村振兴使命有作为。"懂"是"爱"的基础,"爱"是"懂"的动力,要知行合一,懂得农业的基础性、规律性、国际性、风险性和文化性,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工作通讯》已开办"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栏目,面向全国约稿,文章可结合工作实际,介绍地方培养造就"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的典型经验;也可介绍"一懂两爱""三农"典型人物,突出感人事迹。文章要求主题鲜明、条理清楚、文字清新、故事性强,字数在3000字以内为宜。择优在本刊刊登。稿件电子版发送至yidongliangai@126.com;请作者在稿件后注明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  相似文献   

7.
建好农业农村四类人才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人才大量流失。我国农业、农村人才的规模、结构、素质等与当前"三农"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差距,制约了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对"三农"工作队伍的要求。只有对农业发展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更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新时代农业农村人才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着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等一系列农业农村人才项目的实施,农村成为越来越多80后、90后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的热土,他们积极投身于"三农"战线,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生产和流通,实现增收致富,一代新农民不断成长,给蓬勃发展的农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正市场活粮是新时期粮食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粮食部门必须在服务"三农"中找准市场定位。长期的粮食经营活动中,粮食部门与农业、农村、农民直接打交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铸造了粮食行业"爱粮节粮、心系农民"的光荣传统,也培养出了一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粮食行业资源也基本上是按照服务"三农"战略配置。市场经济时代下,粮食行业生存发展还是要围绕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解决"无人种田"、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农业高校承担着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实现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正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红船精神",坚守"三农"情怀,争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展现新风貌新干劲新业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新时代做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依然需要弘扬"红船精神"。党的十九大提出,  相似文献   

12.
<正>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会使农民享受更好的生活;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小农户长期存在提供了政策依据;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未来的乡村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将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本论文通过对山西省涉农信访案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其中人才培养是关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理清人才培养的思路,探索人才培养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真正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司局级年轻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结业式上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红船精神",坚守"三农"情怀,争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展现新风貌新干劲新业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当前,"三农"发展正处在伟大变革之中,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正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从事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积极探索"政校合作产学研贯通"的乡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为本地区培育了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为高素质农民铺就了成才之路,成为政校合作的"实验室"、乡土人才的"培养基",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谱写了美丽篇章。  相似文献   

17.
<正>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其中,出身于农村、服务于农业的乡土人才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早在2017年,江苏省就出台人才新政26条、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等,将乡土人才与领军人才、年轻人才并列为江苏重点关注的三类人才群体,并提出了一系列乡土人才工作举措,让乡土人才更"吃香"、更"发光"。新型职业农民是乡土人才队伍的中流砥柱。以昆山市为例,从2016年开始,昆山将新  相似文献   

18.
正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如何破解"谁来兴村"的问题,笔者对此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9.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人才振兴基础靠教育培训。2019年8月19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党内条例的形式规范农业农村工作,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造就更多  相似文献   

20.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也通过"职业农民"培训,提高了"三农"工作队伍的素质,仍存在巨大的高素质人才缺口。要像对待"三农"一样重视农业高校,鼓励支持农业高校发挥优势,培养乡村振兴专业人才,让更多高素质农科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应考虑在全国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中开展免费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