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宏大"的研究主题。迈入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具体表现为传统城乡的"二元结构"在多年的推动和创新中,呈现明显"松动"状态,"三农"问题也得到初步解决。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国的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且初步形成了发展框架和明确目标,即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市朝阳区作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正在以打造超大城市近郊城乡融合发展样板为抓手,加快探索乡村振兴的多元价值实现路径。未来,亟需进一步统筹好城乡发展,聚焦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新理念、新路径,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构建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新型城乡关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南部崛起提出的背景北京市朝阳区农村地区面积350.5平方公里,下辖19个乡,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农村经济跨区域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农村经济跨区域发展对缩小城乡差距、发展特色产业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具有促进作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跨区域发展受到城乡差异下二元结构的限制,面临产业结构单调与配套滞后等问题。因此,必须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产业融合布局,推进区域资源互补,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带动农业之路,从而实现农村经济跨区域的协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从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视角探讨了城乡的互动关系,研判了我国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阶段和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分析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城、镇、村空间结构的困境,提出了适应城乡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构建"城市—城镇—乡村"有序空间结构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在于解决城乡二元体制下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困境,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在传统乡村社会管理过程中,由于乡镇政府不恰当的行政干预、驻村干部的选择性回应与社会组织的不在场,使得村支两委任务繁重、乡村精英流失与村庄集体行动弱化。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应通过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差异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培育农村社会组织、"村支两委"回归自治以及培育新乡贤精英与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提升各主体责任意识的同时,也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是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在产业振兴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健全区域市场,推动经济、社会与企业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在中国,城市与农村地区的资源不对等,产业发展不协调,极大地制约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根据各个地区的需求科学配置所有的生产要素,推动农村地区大发展、大繁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主线是形成该区域内产业经济高度集群发展的产业链。论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7.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是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优化国民经济布局的重要途径。城市雄厚的发展基础、农村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家推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都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对城乡同类型产业和不同类型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做了分类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城市病"与"乡村病"既是城市与乡村各自发展过程出现问题的表现,又是城乡发展长期不平衡累积的结果。从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两个战略统筹推进的视角出发,探究农村改革的重点路向。[方法]文章通过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加权计算二者各自的综合指数,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价了现阶段我国城乡耦合协调度。[结果]从理论分析看,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理论上"耦合"的可行性。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处于"区域分异"状态、发展任务艰巨且要求分区域精准施策;目前我国城乡耦合发展整体处于较低层级,70%的地区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亟待通过外力干预逆转。[结论]"治好城乡两种病"不但要靠城乡自身的"内生性"发展,又需要"外源性"动力推进。从改革路向看,要结合农村实际实施差异化改革路径。并紧扣农村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针对性地破解发展难题。存在生态及自然资源优势的后发地区,应改革产业培育方向,对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改革重点应放在调整城乡分工与利益分配上;要改革土地等自然资源使用权流转制度,为城市资本下乡打开通道,使城乡融合由"离散型"转向"连续型";坚决破除"小农经济"思维模式禁锢,改革我国农业运作模式,把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政策误区及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投入不均衡是制约乡村振兴的根本原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长期偏向投入城市,制度供给、公共资源等在城乡之间配置不均衡,乡村缺乏内生增长动力、人与自然失衡,城市发展对乡村的辐射带动效应不平衡不充分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避免"一刀切"式振兴、运动式振兴、输血式振兴、黑色振兴等政策误区,从农业、农村、农民和农地四个方面着手改革,促进要素回流农村,以人的振兴带动物的振兴,逐步实现乡村多元化振兴、内生性振兴和可持续振兴。  相似文献   

10.
陈昕昕 《农业经济》2018,(12):35-37
农村地区在人才、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新时代城乡融合战略的实施应以激发农村地区内生动力为基本内核,同时与城市有机融合,优势互补,推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城乡融合战略是对乡村地域系统的全新认知,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为契机,以挖掘农村地区内生动力为手段,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相似文献   

11.
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是我国依据城乡关系所具有的变化特征所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而要想振兴乡村,就必须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完善的体系制度。所以,应采取对制度进行改革、对机制进行完善的方式,使城乡之间进行双向流动。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土地制度的相关改革以及投融资相关体制的改革,实现农村资源和城市资源的相互流动,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和激励机制,留住农村人才,引入城市人才。  相似文献   

12.
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的中东部,借助"乡村振兴"的理念,以甘肃城乡融合的规范区为契机,对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借助网络层次分析法和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驱动机理的理论认知,通过对武威城乡融合差异度、城乡发展度、城乡融合协调度测算来评价武威城乡融合发展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前期阶段,鉴于此,以期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探索符合河西走廊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资源要素长期单向流动是拉大城乡发展差距、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所在。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实窘境,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三乡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推动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全力打通资源要素"上山下乡"渠道,使得昔日几近"人去楼空"的农村呈现出"人财两旺"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4.
刘家骊 《山西农经》2022,(13):18-20
我国城市和乡村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因此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土地资源承载着城市和乡村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体系极具必要性。文章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质,总结了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阻碍作用,提出了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土地要素流动,提高城乡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实现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5.
张艳萍 《农业经济》2018,(12):68-70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重塑工农城乡关系,首先必须打破旧的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协调思想为工农城乡关系发展的未来趋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重塑城乡关系要以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来解决"三农"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土地确权机制以及长效增收机制的改革,最终推动新型城乡关系重构和城乡繁荣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说到底就是要防止乡村的人口持续地大量地流失,我们要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就是要让农村的产业留住人,让农村的环境能够留住人,让农村就业创业的机会能够留住人。我们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不平衡、不发展,这个问题在乡村表现是最为突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本质上就是要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1月25日在"2017中国金  相似文献   

17.
发端于中国农村的改革在过去四十年间为工业化和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9.58%,但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得到完全破解,实现当前城乡关系根本性转变需要科学的战略指引,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正是对新时代乡村发展要求的明确指向。在此背景下,构建田园综合体是植根于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的土壤、顺应城乡关系由分离走向融合的新趋势,是城乡一体化的理想结合点和重要标志,反映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内外部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深化改革,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瞄准关键环节、抓好重点任务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立足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把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作为主线。乡村振兴,根本路径是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双轮驱动,最终促进一体化发展。目前,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藩篱仍未完全拆除,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土地、资本等资源要素市  相似文献   

19.
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城乡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衍生的现实问题仍然存在,如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空间分隔不平等以及二元矛盾仍然突出等,对城乡的进一步融合发展造成了阻碍。文章基于系统论的视角,从健全城乡资源自由流动体制机制、调整与重构城乡空间关系、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3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助力城乡融合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强调要把发展农业和农村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有助于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树立新型的城乡关系。而在乡村振兴中农村的基层治理尤其重要,有助于解决基层和农民的矛盾,和谐基层关系,是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瓶颈的重要方法。本文在强调乡村振兴中基层治理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发展力量、平衡机制、保障体系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的现实基础,提出了优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