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全面繁荣兴盛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才有深厚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坚实的精神基础。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新时代文化的广袤国土上,乡村无疑是重中之重。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文化引领促进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个关乎农村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的综合课题,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这无疑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文化景观是乡村振兴的一张特色牌。如何让乡土文化为农村的振兴提供动力,让优秀、传统的乡村文化为农村文明的构建添加底色,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的重大决策。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农耕文化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实现,有利于生态宜居,有利于乡风文明,有利于治理有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承农耕文化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要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留住有形的乡村文化,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4.
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既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又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更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创新性的传承非遗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营养、经济动力、治理基因,面对非遗核心价值背离和传承群体流失、国家发展战略导致保障措施不力和乡村非遗的发展空间持续微缩的困境,推进乡村非遗价值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融合、强化政策落实增强非遗传承的战略性、创新非遗资源耦合支撑助推产业发展将成为传承非遗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可行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是乡村,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兴则乡村兴,乡村文化强则农民强;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符合时代要求继续创新,让乡村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财富,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色,其包含的乡土记忆、生态伦理观念、农耕文明、德治文化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养料,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优势内核。在农业农村以经济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面临着困境,未能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基于此作出相关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乡村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之载体、文化传承之根基、中华文明兴衰密码的携带者,决定了中华文明传承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必然是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而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必然是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乡村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活化传承与延续。坦率地讲,现在中国乡村全方位处于弱势,而且这种态势还将持续相当一个时期。此种情况下,找出一条既要让乡村融入城市化主导的现代化,又要保留中国五千年文明之根,可以说这是中国走  相似文献   

8.
李敬 《山西农经》2022,(13):12-14
乡村文化以其特有的稳定性、惠民性、融合性、创新性,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器。近年来,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取得显著成就,同时面临着乡村文化遭受多元文化冲击、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缺乏创新、文化产业竞争能力不强等建设困境。相关人员需在创新文化内容、完善人才支撑、推动文旅融合、加强数字赋能等方面作出努力,不断推进乡村文化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的精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驱动力,具有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和实现产业兴旺等积极作用。但是因主体认知偏差、传承断层断档及开发利用不当等问题,造成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下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因此,应立足于现实问题,坚守文化立场,坚定以人为本,坚持创造性转化,通过提升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及实施合理开发利用,是实现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共同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经济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下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乡村文化形态。借助于国家特色小镇的推进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结构。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乡村文化空间的有效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线上和线下同步建设,构建交互式的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此外,机制创新、人才和资金要素投入,才能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1.
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和有力保障,是传承农村优秀文化、满足乡村多元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要准确把握乡村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提高重视程度,找准实现路径,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造乡村文化空间品牌。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传承发展红色文化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黑龙江省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在红色乡村建设、乡村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和民族团结工作上取得良好成效,但也存在缺少相关高素质人才、乡村红色文化开发思路趋同、红色文化与乡村建设融合不够紧密的问题。为此,要强化政策引领、强调特色鲜明、推进深度融合来破解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助力黑龙江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的5个方面之一,也是亟待补齐的弱项和短板。主要从社会化营销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乡土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的不足,认清当前乡土文化传承发展所面临的社会化营销困境,探讨了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的社会化营销对策,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如何坚定乡村文化自信、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因此,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探索坚定文化自信对基层治理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乡村振兴的提出及乡村文化的内涵、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自信所面临的困境、坚定乡村文化自信的相关思考这3个方面进行论述,以问题为导向,破解乡村文化自信难题。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乡村振兴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对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详尽指示,要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乡  相似文献   

16.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由于其强大市场优势、巨大的造血功能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更突出的作用。河南省修武县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中华古县,近年来以美学路径发展乡村,形成以云台山为主打的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居特色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新路径,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总结修武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等意见及建议,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出明确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人,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顺应民意、鼓舞人心。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瓶颈,关键要搞清楚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支撑。谁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主要的力量有以下几类人: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多年来,国家在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培训和培育,但有一项基础的工作没有做,就是建立职业农民制  相似文献   

18.
正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紧迫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发挥好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要充分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满足其物质需求;而且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满足其精神需求。特别是在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接近全面小康,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19.
曹燚 《农业技术经济》1985,(收录汇总):146-146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针。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是推动战略方针落地的重要支撑,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乡村旅游产业能够大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业价值,优化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治理,提升农民的幸福感,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乡土文化,助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助推职业教育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应发挥自身类型教育的优势,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围绕武汉市打造乡村振兴“武汉样板”的目标定位,为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治理等“六个一体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着力促进农业职业学校建设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双向契合、双向互补、双向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