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菱花集团董事长江保安建议,要规范、完善对种粮补贴发放的管理。"种粮直补要与农户土地经营权一起流转,与土地经营权直接挂钩。"土地流转后的种粮直补发放给种粮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真正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目前,农资综合补贴、良  相似文献   

2.
<正>模式一:土地合作社——让农民成为股东所谓土地合作社,就是在保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农民自愿将土地入股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经营合作土地,比如出租或者自营。农民由原来的自耕自种的"小地主",转变为收取红利的"股东",不再参与农业生产与经营。形象地说就是:"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问过农民工,为什么宁愿背井离乡、舍家弃子,也不愿重返故土?回答是,种地不值当,没有打工挣得多。这让我思考,要充实农村、发展农业,必须重建农民对土地的信心,让农民从土地里刨出比打工更高的收入。为农民服务,说高一点,是我的人生目标;说平一点,是我的兴趣爱好。如今,我已满头华发,仍然深爱农民、农村、农业。我也知道,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需要千百万人共同努力,需要我们一起来浇灌升级版的"乡土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其实途径是比较清楚的。我想说的就是务农收入这一块怎么办?我认为更多要靠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来提高规模效应,就是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是提高务农效应,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的重要途径。我认为有六个问题要解决好:  相似文献   

5.
眼下,在农村,干部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求农民"调整结构";而农民最头疼的是如何"调整结构"。调整结构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这本是好事,农民为什么会头痛呢?因为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他们对究竟应该种什么、养什么,心中无数。地方政府若任农民盲目的"赶行情"、"跟大户",结果是"种啥啥多,养啥啥赔,越调越亏";如果地方政府对市场也很生疏又代替农民拿主意,"让你调你就调",往往造成"增产不增收",或新的"产品卖难"。这两种结局都会让农民提起"调整结构"就心有余悸。因此,在中国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面临两个矛盾:一是市场主体与政府的矛盾;二是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所谓市场主体与政府的矛盾,就是农民、农业产业化企业与政府决策如何相互调适的问题;所谓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则是生产者、加工企业、销售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两个矛盾分别对政府提出两个问题:一、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应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二、在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服务上,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你看这长势,明年又会有好收成。"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位于皖北太和县旧县镇的张槐村,走进"安徽麦王"徐淙祥家的示范田,放眼望去,青青的麦苗,长势旺盛。站在已有一指多高的麦田地里,"麦王"坚定看好来年的庄稼。徐淙祥几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到广大农民的称赞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在皖北阜阳广大农村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优质高产多打粮,快找劳模徐淙祥。节本增收又环保,农民应用都夸好"。推"科技承包"助增收"农民技术人员最大的责任就是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徐淙祥说,二十年前,张槐村的土地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种植技术落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张明秀干了二十多年的农技,富锦的很多农民都知道她。她不是农民却最知农民心理。大家总能在田间地头找到她。她说:"干了二十多年农业技术推广,我从来没有后悔过选择这个职业。"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如果八亿农民没有走向市场,可以说,中国的市场经济就是不健全的。因此,本文就农业发展银行如何支持农民走向市场做一分析探讨。一、农业发展银行是农民走向市场的重要靠山中国农民世代相传的"丰衣足食"是他们追求的理想目标。当二十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时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便发挥了作用。市场调节的无形力量使得农民一时束手无策。价格的不断涨跌又使生产不断调整,"一哄而起"、"一哄而落"便成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你种我也种,多了卖不出;你养我不养、少了没人卖,"广大农民深受市场调节之苦。于是农业政策性银行作为政府调节农村经济强有  相似文献   

9.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追溯历史,可以说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农业科技进步史,也是一部种子改良史。优良种子可以造福一方农民、发展一个产业、振兴一个民族,甚至改变世界。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超大集团将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为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超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郭浩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习近平"农民观"的新表述,与习近平先前相关表述是一脉相承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前  相似文献   

11.
《农民科技培训》2013,(4):26-26
班级教室后墙上,永远贴着一块警示牌:"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李峰说:"这不仅仅在鞭策学生,也在鞭策我自己。"李峰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农业经济与贸易管理专业,1999年4月到宝应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任教。在农业科技教育工作实践中,李峰总结出一套别具一格的授课方法,能够灵活地利用教材进行知识讲授,深入浅出,善于营造课堂氛围,深受学员好评。随着高中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广校生源主要由初中"双差生"、留守农民和有种养需求的示范  相似文献   

12.
<正>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游南岸,隶属宜昌"半小时经济圈"。全市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127个村、8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9万人。宜都市农广校作为专业的农民培训机构,聚焦宜都农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招得来,学得懂,用得上",练好九字经,解答"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农民中造就农业企业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民中造就农业企业家的理论探讨张襄英农业企业化经营,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现在的问题是缺少“轴心”人物——农业企业家。农业企业家主要来自农民,一个农民如何成长为一名农业企业家,农业...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各大荧屏都在热播《欢乐颂》,人们被剧中主人公那种为了理想而坚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所鼓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个人在"导演"着田野里的"欢乐颂",同样让无数人向往,这个人就是钦州市鑫农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陈家珍。"鸭王子"逆袭"虾国王"陈家珍虽然是农民出身,但他跟一般的农民不一样。1984年,他高中毕业,那时,如果不上大学,最时髦的就是和许多的年轻人一样,前往珠三角地区打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发展说到底就是怎么样让农民富裕起来,农民富不起来农业也强不起来,农村也美不起来。我们讲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头等大事,当然我们一定要跳出农业解决问题,不能就农业谈农业,我们现在农民人数,农村常住人口6.5亿,真正有户口农民有8亿人,这些人怎么致富,这确实是一个破解"三农"的难题,是最大的一个难题。第一点就是要以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即让更少的农民种植越来越多的土地。发展专业大户联户经营,加工农场包括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几亿农民在搞农业,许多农业科技人员在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但如果要问,究竟什么是农业呢?什么是农业科学研究的对象?却并不是很容易说清楚的。有人会说:“农业还不就是搞粮食、搞棉花、搞水果……;”有人会说:“农业就是农、林、牧、付、渔……;”也有人说:“农业科学就是研究育种、栽培、土肥、植保……”。这些回答都对,但似乎并不全面,没有说清农业生产的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7.
23年来,她经常下乡村、进地头,推广农业科技,使全旗玉米亩产平均提高了300公斤,并创造了亩产1150公斤全自治区玉米高产创建纪录,连续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当地农民称为"女财神".她,就是十八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农牧业局副局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梅园雪."只有不遗余力地让农民富起来,才是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农业科技人员真正的价值体现!"梅园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历史阶段,"谁来种地"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这个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中央从"三农"工作的全局高度,为我们指明了解决"谁来种地"的根本方向。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上海实际,在深化农村改革,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深入研究和思考上海农业如何"后继有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19.
2010年2月25日,由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内蒙古永业集团独家支持的第二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农民增收致富"。20多位我国三农领域知名专家在论坛上作了精彩演讲,现将部分专家观点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20.
麦收已过,农民交售公粮的日子又到了。前些天在屯留县李高粮站夏粮收购现场发生了这样一幕让人好生稀奇的事情:一位60多岁的老农民手拿一沓人民币,激动地说:"我交了40多年公粮,还是头一回点票子"怎的,交公粮还能拿到钱?我在农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听说,更没有见过。新鲜,新鲜。"一位来自乡下,常年在外打工的儿时伙伴听了我讲的故事一副大惑不解的神情。我说:"今年老百姓交公粮实行户交户结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