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精准脱贫的攻艰年。在农业农村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部署,统筹资金、项目、政策资源,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多层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不断完善人才评价、培养、激励、扶持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激发农村活力,实现农业永续发展?"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正如代表委员们所说,"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势在必行。"谁来种地职业农民"农村发展没有人才带头、没有人才储备是不行的。要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在农村储备人才,让人才回到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中国广袤乡村和亿万农民描绘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在产业,核心在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民是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因此,充分发挥农民队伍的主体作用,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一、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的背景  相似文献   

4.
正新形势下,农广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要与时俱进,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契机,牢牢把握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内容开展培训,努力培育出更多懂技术、爱农业、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农业强不强,要看农业产业强不强;产业强不强,要看能不能让农民既增收又致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围绕产业做培训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广角     
正北京:拟评"职业农民"职称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环首都生态安全圈框架基本形成。在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北京市将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探索开展职业农民认定、职称评定试点,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同时,加强  相似文献   

6.
<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江苏省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高素质农民培育放在重要位置,从政策、培育、引进、认定、扶持、宣传等方面,高效培育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突出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引领。一是政策统筹指引。“十三五”时期,南京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南京市引进青年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学费补助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扶持文件,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力量,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大力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精准培育,重塑乡村振兴骨干力量意义重大。通过职业理想引领、顶层设计、精准培育对象、精准培育方案和精准培育管理等途径,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0月26日,"2018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论坛"暨"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授牌仪式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高唐县盛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荣膺示范站称号,董事长贾清河任示范站站长。贾清河是"聊城市乡村之星"、"高唐县劳动模范"和县人大代表,近几年始终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认真学习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以及"提质增  相似文献   

9.
正自农业农村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年提质增效行动以来,山东省长清区农广校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以"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为总抓手,强化培育"平台"建设,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特别是2020年疫情发生后,农业生产和农业供求等受到严重影响,创新培育模式,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全面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业产业提升,打造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和饱含乡土情怀、具有超前眼光、充满创业激情、富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10.
正人才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乡村振兴的各方面都需要有人来实施,更需要人才来创新发展。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立足实际,以人才振兴为重点,着力谱写"齐鲁样板"的西海岸新区篇章。一、统筹谋划精心部署强化组织领导。2018年4月,西海岸新区建立"农民培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管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建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青西新管办发[2018] 38号),  相似文献   

11.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体是广大农民,重点在人才,关键在教育。近年来,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始终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核心工作,充分发挥职业农民培育主阵地、主力军和示范引领作用,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做实做细,着力推进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培养了大批人才,涌现了李智勇等10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素敏、冯立田等2  相似文献   

12.
新型职业农民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具有科学文化素养、懂得农业专业知识的农村新型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出现培育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保障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能力欠缺等问题.要通过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和保障能...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撬动乡村产业、组织、文化、生态振兴的核心引擎,乡村人才振兴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因此必须为乡村振兴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新发展阶段,产业、组织、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振兴,迫切需要农业科技人才、基层管理人才、新乡贤、绿色农业带头人等作为支撑,因此需要“就地取材”强内助,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善用新乡贤、强化基层干部队伍,“筑巢引凤”增外援,建立专业人才引进机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人才资源提供支柱力量。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是什么,进而解决为什么用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途径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以及如何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体制机制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包括创新培育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和创新培训模式在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从顶层设计、做到分类管理与精准培育相结合、改革培育模式和培育内容、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将农民技能素质提升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实事工程和民生工程,摆到重要位置,予以强力推进。全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围绕乡村人才振兴,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现代农民队伍。以省级农民教育培训项目为抓手,依托各地农广校,面向普通小农户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16万人左右。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涉农专业大学生农业创业创新专题培训,每年培训1.5万人。以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抓手,依托12所涉农高等院校,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业经理人培养等。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67万人,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这一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决贯彻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调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研人才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培育高素质、高学历农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江苏省东台市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江苏高效农业第一县,为创树“东台大粮仓”品牌,探索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急需培育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农业人才。2018年9月,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出明确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人,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顺应民意、鼓舞人心。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瓶颈,关键要搞清楚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支撑。谁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主要的力量有以下几类人: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多年来,国家在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培训和培育,但有一项基础的工作没有做,就是建立职业农民制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人才振兴离不开青年支撑。无论城乡,来自乡村的从业主体都是青年青年。据2017年全国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主体为青壮年。《2016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民发展报告》显示,全国45岁及以下职业农民占比已超54%,职业农民队伍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