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苗迎杰 《活力》2011,(16):87-87
当前,对于隐性采访还不能给予一个合理、合法的定位。本文着重讨论了隐性采访与舆论监督的关系以及通过调研现实中.记者运用隐性采访时所易犯的错误,说明记者在采访时应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采访.从而使隐性采访可以被大多数的群众所认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广播新闻采访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虽然隐性采访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新闻,然而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本文从广播新闻中的隐性采访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出发,对隐性采访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隐性采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职场上常常隐藏着许多薪资"雷区",如何才能快速识"雷"、有效排"雷"?为此,本文列举了企业"隐性欠薪"的种种现象,并对其中的法律关系进行剖析,希望帮助职场白领更好地识别"隐性侵权",进行合法维权。  相似文献   

4.
隐性采访具有真实可信、方便易行、效果显著等特点,目前广泛被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所采用。但是,隐性采访在带来种种效益的同时,也给传媒业界及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潜在的不利影响。降低隐性采访的负面影响,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采访;要有正确的出发点;报道的内容要客观真实;报道要适度、人性化。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隐性采访被广泛的运用.隐性采访能够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突破显性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一针见血的抓住问题的实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使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通过隐性采访可以获取其他采访手段难于获取的新闻事实,从而更好地实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6.
谷辰丰 《活力》2010,(8):347-347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 通常状态下,新闻记者采访都会公开记者身份.表明采访意图.这种采访方式就是显性采访,或者叫公开采访。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从新闻采访的整体来看,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形式,是采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黄瑾 《活力》2012,(8):140-140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隐性采访逐渐成为受到记者普遍重视的一种采访方法。但目前人们在“隐性采访”概念的界定上,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只要是不暴露记者身份的采访。就都可称为“隐性采访”。也有的人则将隐性采访等同于偷拍、偷录。我们认为,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对新闻事实(事件)进行的采访。  相似文献   

8.
董琳 《活力》2014,(7):95-95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隐性采访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国内外在对隐性采访研究的问题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新闻学的发展和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自律制度的完善,在新闻采访中隐性采访应用得越来越少,新闻学、法学、社会学和伦理道德学等领域的学者慢慢减少或淡化了对隐性采访的研究,同时,隐性采访在其社会发展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退出研究焦点范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国当前特定的情况下,隐性采访逐渐受到了各种媒体和受众的广泛关注,在新闻实践中频繁采用。然而,社会不断进步,法制不断健全,公民法制意识不断觉醒,由于隐性采访本身存在一定的欺骗性,而且其使用涉及到媒体、政府、公众、企业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因此它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巨大争论。本文主要探讨隐性采访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具体指出了隐性采访与公民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以及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的冲突,并以点带面深刻认识隐性采访中侵权行为问题。从而使我们对隐性采访能够有一个更理性、全面的认识,促使隐性采访更好地服务于新闻实践,服务于受众。  相似文献   

10.
陈磊  蒋成丽 《活力》2014,(10):83-83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必要性,提出了隐性采访存在的问题与采访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王昀 《活力》2014,(13):46-46
隐性采访,也可称为秘密采访或者暗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近年来,隐性采访手段被新闻记者频繁运用。目前,在我国各种媒介平台上,隐性采访有过滥之嫌。有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采访目标的特定情况下,隐性采访才被使用。  相似文献   

12.
吴天飞 《活力》2013,(9):53-53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实颇有渊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记者,很早就已经在实践中运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手段来探索新闻事实的真相。近年来。在我国当前特定的情况下,隐性采访逐渐受到了各种媒体和受众的广泛关注,在新闻实践中被频繁采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不仅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听觉效果.而且对公众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的披露和批判更使受众有痛快淋漓之感,从而赢得了传播者和受众的青睐和欢迎。与此同时.隐性采访在理论界却引发了很多争议。由于隐性采访具有不公开采访的一些特制,因此,隐性采访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记者的诚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刘骅  倪旻澍 《财会通讯》2022,(3):117-122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大量积聚将严重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隐性债务存在的主要形式包括未剥离政府融资功能的融资平台、不规范的政府投资基金以及"伪PPP"项目等.这其中由违法违规操作变相举债而异化成的"伪PPP"项目,已成为近年来隐性债务风险的主要来源.本文以"伪PPP"项目为例,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审计的具体流程以图谱形式呈现,强调审计监督在防控隐性债务风险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回答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审什么"以及"怎么审"的难点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隐性采坊,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对新闻事实事件进行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程世伟  付瑶 《活力》2012,(4):38-38
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隐而不露。所谓的隐性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特殊情况下为获取真实情况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隐性采访具有不同于公开采访方式的明显特征,即:不公开采访身份、不公开采访目的、不公开采访手段。  相似文献   

16.
陈静 《活力》2011,(7):146-146
隐性采访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进行的采访,是与公开采访相对而言的,主要指新闻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或是真实采访意图。以偷拍、偷录为主要手段对人事进行的一种非常规采访活动。隐性采访是有特殊使用条件和限制。  相似文献   

17.
徐培亮 《活力》2005,(6):327-327
隐性采访又称暗访、私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式。对媒体和受众而言,隐性采访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获取了显性采访难以获得的信息和材料,其价值是十分宝贵的。因而在媒体发展越加激烈的今天,隐性采访被引入作为新闻报道的手段也自然成为水道渠成的事。  相似文献   

18.
董琳 《活力》2014,(2):106-106
笔者认为,作为在新闻活动中与显性采访相对的采访形式,隐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依法享有和行使采访权利的一部分,因而有其极深的宪法渊源。 一、表达自由下的隐性采访 表达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又称为表现自由,是社会成员所享有的一种综合性的集合权利。“表达”究其本义,是将人们内心的思想、观点等表现、显示、公开出来,为他人甚而社会所知悉、了解。表达自由的内涵就是享有表达自由权的主体,按照法律的规定或是经法律许可和保障,以各种足以表达其思想、观点的方式或借助于各种媒介手段,传递自己的意见、主张、观点、情感等内容而不受任何他人或组织的干涉、限制或侵犯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董琳 《活力》2014,(3):94-94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形式,颇具渊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记者,很早就已经在实践中运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手段来探索新闻事实的真相。近年来,隐性采访逐渐受到了各种媒体和受众的广泛关注,在新闻实践中频繁采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不仅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而且更加使人对公众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的披露和批判有痛快淋漓之感,从而赢得了传播者和受众的青睐和欢迎。但与此同时,隐性采访在理论界却引发了很多争议。为此,笔者以自身从业十年的经历,简单总结了新闻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20.
在环境污染案件中,最关键的问题便是归责原则.不同的归责原则决定了侵权行为所具有的不同的构成要件、免责事由、举证责任等,所以对环境侵权归责原则的研究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笔者通过对我国当前环境污染侵权归责原则的学术主张和实定法渊源进行归纳和分析,结合域外的环境污染侵权归责原则,进而对我国的环境污染侵权归责原则进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