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鑫宇 《商》2014,(28):211-211
《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1949年停刊,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最具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前后共经营了77年,经历了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代,使其被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本文就以《申报》为基点,根据其中对戏院的广告信息及相关物价水平的整理和分析,研究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以上海戏剧业为标志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一、舟山日报社的今昔巨变 《舟山日报》上世纪50年代创办,至改革开放前曾两办两停。第一次因新闻用纸紧张停刊,时间将近三年;第二次因为“文化大革命”停刊,时间长达七年。改革开放后,这张海岛土地上的地区小报终于在1979年10月再次复刊,并从此步入正轨,一路发展。  相似文献   

3.
顾勤根 《上海工商》2003,(12):16-17
《上海工商》杂志从诞生到停刊,走过了14余个年头,而我也伴随着她见证了其成长与辉煌的全过程,将人生最美好的一部分奉献给了这本“自家”的刊物。  相似文献   

4.
终刊词     
根据中央关于治理党政机关报刊的精神及市委的统一部署,《上海工商》杂志从2004年起停刊了。  相似文献   

5.
众多的民国老报纸上刊有大量广告,而且报。纸的第一版往往都用于刊登重要广告,第二版才是重大新闻。上海出版的《申报》,是中国最大的中文日报,办报历时77年,跨越清朝、民国两朝,直至上海解放前夕才停刊。而《申报》刊登的汽车类广告也最为典型和精彩,其广告诉求主旨及广告宣传形式至今值得汽车制造企业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陶宏杰 《上海工商》2003,(12):13-13
又到报刊征订发行时。虽然《上海工商》杂志明年不再出刊,征订发行工作也自然停止,但十多年来,《上海工商》杂志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度过的日子依然历历在目。在《上海工商》杂志停刊之时,我不由想起了许多与杂志征订发行有关的事,心中十分感慨。  相似文献   

7.
胡良华 《上海工商》2003,(12):11-12
《上海工商》杂志是我多年来直关注的几份报刊之一,她本着“立足工商、服务企业、面向社会”的办刊宗旨,曾刊载过不少好章,而今,她即将停刊,深感遗憾,写下些感受聊作纪念。  相似文献   

8.
值此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协会为上海商业改革所做的努力倍感欣慰。 上海市商业企业管理协会筹建于改革开放之初.1982年开始工作,1984年在市企协财贸分会基础上组建成上海财贸企业管理协会,后改为上海市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协会二十多年来在上海财贸工作党委、市政府财贸办的领导下,以管理和改革作为工作重心,配合政府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9.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上海连锁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发展流通现代化主要由三方面组成,而发展连锁经营是其三方面目标之一。经过17年艰辛努力,上海连锁业已获得全国领头羊殊荣。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上海连锁经营规模可达2150亿元人民币,门店总数达到17000余个,市内连锁销售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将维持在30%左右。上海连锁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也是上海连锁业与时俱进的奋斗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社会要持续不断的发展.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艰巨任务。上海经济发展目前正经历着转型的挑战。上海经济发展转型,其实是以上海企业转型为前提.没有一个个企业的转型,上海经济发展转型就会落空。上海新华联大厦抓住东扩项目发展契机,借助东方商厦品牌,对百货零售进行翻牌、  相似文献   

11.
贺涛 《上海商业》2009,(11):10-17
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贺涛等撰写的《台湾经济发展轨迹》专著,由中国经济出版社于最近出版面世。台湾五十多年经济发展过程,是—个不发达地区走向繁荣的成功范例,它的许多经验,对发展中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有许多借鉴意义,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上海有很多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3年9月末在中国上海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是中国为推动持续的改革开放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目的在于突破现行的对外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探索中国进一步开放的新措施、改革政府管理理念与监管体制、积累可供全国其他地区复制推广的经验,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运行与行政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和更为主动地应对全球经贸发展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上海批发业发展过程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上海批发商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具有教育和科研的功能,上海高校的科研成果在我国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以来,高校科研选题多从学科、个人专长和学术要求出发,而考虑市场潜在需求、企业发展需要、自主知识产品开发的较少;科研人员多满足于论文、专著、小试样品,而缺乏经济头脑和商业意识,以致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经济竞争力较差。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意识的增强,大家逐渐地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教兴国、培养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上海开开(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创建于1936年的开开百货商店,是一家自产自销衬衫、羊毛衫的“前店后工场”式的小型企业。1979年改革开放后发展为开开百货公司;1992年12月,改制为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在兼并鸿翔集团公司、金三角鞋帽服饰总公司和蓝棠-博步皮鞋有限公司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国家先后实施沿海发展战略、长江流域开放开发战略,江苏、上海凭借天时、地利、人和,抓住机遇,努力获得沿海及沿江率先对外开放的政策效应,使经济迅速增长,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省市之一。 湖北地处华中腹地,属于内陆省份,改革开放前是国家重点投资的省份,工农业具有相当基础,但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江苏和上海。198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江苏为651.8亿元,湖北为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指导下,积极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从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以来,在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逐步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即从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逐渐发展为以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在上海经济中的比重分别占第二、第三位的产业格局。这种产业结构使上海得以较好地朝着国际性经济中心城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Flora 《广告大观》2006,(4):54-60
上海的经济发展,一直为世人所瞩目。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就已发展成为远东经济中心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工业基地之一;改革开放进入90年代以来,上海的战略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的展示窗口,上海经济飞速的发展也带给更多行业发展的新契机。标识行业就是其中之一,针对上海地区标识行业的巨大发展,杰喜玛标识的徐总,接受了本刊采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市场》1997,(7):14-15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上海就以发展轿车工业为突破口,抓住历史发展机遇,迅速改变了上海汽车工业的落后面貌,一步跨越了30年,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可以说,上海是最先将轿车工业看作是汽车工业的主导工业的地方。这种敢为天下先的超前誊识不能币说是一种思想解放或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20.
包蓓英 《消费经济》2000,16(3):31-34
改革开放21年来,上海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蒸蒸日上。为对上海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状况有更为具体的了解,不久前,上海市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3000户市区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状况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