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雅 《魅力中国》2010,(14):238-238
高中音乐欣赏的内容可说是纵横古今几千年,横贯东西几万里,包含了各类音乐作品(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剧舞剧音乐、民族器乐、管弦乐、室内乐、交响乐和协奏曲等)。各个中外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和西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现代音乐等)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2.
赵炳顺 《魅力中国》2011,(1):112-112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主要是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融汇中外音乐的精粹,在时代的长河中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优秀旋律,而发展这些优秀音乐的人们,恰恰是承传着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优秀作品。本文从传统音乐说起,直至我国现代音乐建设,以求与音乐人共同探讨,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3.
闫璐 《黑河学刊》2012,(10):55-55
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巴赫的音乐作品对现代音乐有“启示录”的意义。其音乐的形式非常严谨,并且还有很强的哲理性,内涵丰富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李晓燕 《魅力中国》2014,(14):111-111
音乐作品分析是中国现代音乐史研究的一个子专题,目前在音乐学界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相比较起来,在一些方面如曲式、和声、调式调性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由于受到分析方法的局限,很多现代音乐作品的研究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所以不能按照以往传统的思维方法来分析现代音乐作品。本文试图基于现有音乐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分析现代音乐作品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5.
刘明安 《魅力中国》2014,(26):97-97
音乐,是人内在情感的表现。音乐表现的感情与感情本身一样,也有类型划分,这种类型就是感情性质的基本类型。音乐的感情内容是非语言所能表达的。音乐作品中渗透着作曲家的个性,并与特定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情景息息相关。本文以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四十交响曲》和《土耳其进行曲》为例,从其音乐作品中探析作曲家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相似文献   

6.
网络音乐作品已成为中国网民的一个重要网络浏览对象,人们可以方便地收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并且自由的下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1年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报告(摘要)》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用户和移动通信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在此推动下,我国互联网音乐行业在整体市场调整中获得平稳发展。然而报告同样指出了网络音乐市场的侵权和盗版顽劣现象。我国的网络音乐作品保护的法律体系落后于网络音乐作品的发展,对音乐作品的保护和救济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在实践中缺乏一套完整体系的保护机制。文章针对网路音乐著作权保护的不足,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司法与行政结合的保护方式,构建合理完善的网络音乐作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的研究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首先从观念上就要摈弃那种金字塔式的治史方略,以音乐人类学般的宽容胸怀,不带偏见与层级的眼光进入原本纯洁的音乐世界。音乐人类学以人为本的认识论前提更是音乐史学特别是音乐作品研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陕北民歌能否浴火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源于黄土高原的陕北民歌,因其音乐高昂悠长、歌词形象而浪漫,被学界誉为"研究陕北社会的活化石"。陕北民歌的失落解放后,由于特殊的原因,陕北民歌迅速走向全国,产生了刘燕萍、丁喜才、李治文、马子清、白秉权一批在全  相似文献   

9.
滕非 《魅力中国》2010,(32):265-266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他的作品中独具一格的是,他将异国曲调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并且这些作品深受广大歌剧爱好者的喜爱。作品中的异国曲调分别采用日本、中国和美国的民歌,而这些民族语汇的运用是普契尼歌剧音乐中特有的艺术语言,勾勒出了作品奇妙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而唱词的特点,通常也可作为。辅助方面的分析因素。音乐形式方面,主要涉及音阶、结构、音调、音律等要素的特点,歌词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薛茜 《魅力中国》2011,(11):234-234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研究世界诸民族传统音乐的理论学科。民歌源自土地,诠释乡音,表现乡情;它以语言为承载,以方言而润色。民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存在,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本文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论述川北民歌的概况,在音乐、语言、流传地域及其川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川北地区民歌的艺术特征,以期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保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徐诗涵 《魅力中国》2014,(22):167-167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是我国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瑰宝,占据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对于其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应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将传统音乐文化与新传统音乐文化并存,体现出其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对传统文化与新传统文化并存、链接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谢恺 《魅力中国》2011,(8):241-241
19世纪末,浪漫主义音乐开始从辉煌走向衰退。而此时,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开创了一种新的音乐语言——印象主义音乐。这种语言风格是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盛行的传统作曲法的颠覆性改革,为现代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阐述印象主义音乐形成的原因及其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施光南是我国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优秀作曲家,是我国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难得的旋律天才,他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征服了广大人民,特别是他的抒情歌曲作品,在中国人民的音乐生活中影响最大,创造了70至80年代的"现代中华民族的音乐风格",在那一时代中国人心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被称之为"时代歌手"、"人民音乐家"。其"立足于民族传统,融汇各民族、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之神韵,化为自己的音乐语言,创造性地运用于创作实践"的创作思想,对当代及今后的歌曲创作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阳 《魅力中国》2010,(1X):4-8
施光南是我国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优秀作曲家,是我国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难得的旋律天才,他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征服了广大人民,特别是他的抒情歌曲作品,在中国人民的音乐生活中影响最大,创造了70至80年代的"现代中华民族的音乐风格",在那一时代中国人心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被称之为"时代歌手"、"人民音乐家"。其"立足于民族传统,融汇各民族、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之神韵,化为自己的音乐语言,创造性地运用于创作实践"的创作思想,对当代及今后的歌曲创作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渊源及跟随时代发展变化的特性;分析了当代陕北民歌的发展现状。探索陕北民歌发展的途径:首先,陕北民歌应保持它一些原有的音乐元素;其次,陕北民歌不应当受现代流行音乐思潮的冲击,更不能被其所掩盖或淹没;第三,陕北民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7.
孔倩 《魅力中国》2013,(13):84-84
民歌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民歌歌种繁多、风格多样。不同地域特点形成与此相对应的不同色彩风格。民歌因其流传于不同的地域,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地方色彩。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一、地方色彩的形成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民歌色彩的形成由来已古,早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东音西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粤曲吴歌秦音之异。这种现象至今犹存,很象中国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8.
曲波 《魅力中国》2013,(32):380-38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现代声乐文化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吸纳国外的音乐文化经验而发展成为新兴的音乐文化。探讨我国现代声乐艺术中的时代风格,对我国音乐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音乐艺术时代风格概念的阐述出发,探讨了我国现代声乐艺术中的时代风格以及中国现代声乐艺术的审美理想。文章旨在为人们正确的分析我国现代音乐艺术的时代风格,为相关人士更深入的了解我国现代声乐的时代风格做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汪立三以一首陕北民歌的曲调作为基础,并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创作题材改编的中国作品《蓝花花》,运用变奏的手法以三段体结构的原则来构思全曲。分析其风格以及作品的演奏技巧,钢琴作品《蓝花花》将传统音乐与现代技法结合,用民族音乐色彩性调式和声编写,成为既有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新音乐,汪立三先生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庹怀仁 《魅力中国》2014,(13):172-172
主题是音乐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现阶段构成音乐理论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概念之一。主题是一部音乐作品的灵魂体现。决定了每一部音乐作品的本质思想及风格特征,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拥有独立的创作主题,大学生在学习音乐时,需要抓住音乐作品、音乐课程的主题,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根源与表现出来的音乐情感。理解音乐教材及音乐作品中体现出的重要理念。文章将从核。词“主题”的概念入手,探讨当今大学生进行主题性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而后重点分析大学生主题性音乐学习方法,从而帮助更多大学生及音乐爱好者了解音乐主题对音乐学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