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3月3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先后在京开幕。作为十八大之后的一次“大换届”,本次全国“两会”将审议通过中共十八大二次会议提交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和政府机构领导人选。这无疑将奠定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2.
冀志罡 《新财经》2013,(1):18-20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十八大”之后的又一个政策观察窗口。我们聚焦于会议公报的几个关键的新提法,对于未来经济政策的走向也许会更有方向感。  相似文献   

3.
“绿色GDP”反思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二十年,中国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代价的分析,提出用“绿色GDP”来重新审视中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了中国经济35年的飞速发展。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变革。中国作为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的开放型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它所面临的转型升级任务也显得迫在眉睫。开放型经济的两种模式是“引进来”和“走出去”,那么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其实也就是如何更好地“引进来”和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的问题。在此用四个方面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来解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1989年1月5—7日,在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了“第二次中国近代经济史会议”(简作“会议”);同年8月24—26日,同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了“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史研讨会”(简作“研讨会”)。这两次会议的参加者,有本国学者,也有外国同行;有专攻经济史学的、历史学的,也有专攻经济学的。承在香港的一位同行好意,今年3月,我收到了他寄赠的“会议”的论文32篇(其中23篇用英文写成)、“研讨会”的15篇,共计47篇,总字数约70万。心想:这些论文未必是这两次会议的全部;但主要的,该就是这些。现对这批论文,除了其中三篇——是论述经济思想史的,又一是作者说明不愿被引用的,再一是述评对某一问题近人研究成果的——试作一全面介绍,以期能有助于从一个侧面了解彼岸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现状和动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4个年头,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并产生不少新问题。经济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核心,而国企改革又是经济改革的重点。国企是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焦点,更是难点。在改革开放逐步进入深水区的情形之下,国企改革更需要战略眼光、阶段设计和细节推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史论坛”2 0 0 1年 12月在北京召开“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讨论会 ,主要就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传统经济的研究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和首都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历史所、近代史所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单位的 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下面就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一、关于中心论吴承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认为 ,批判欧洲中心论而创立一个中国中心论 ,这是不健康的。柯文和弗兰克都有这种倾向。不过柯文主要是要求…  相似文献   

8.
《山东建设》2005,(18):24-25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日前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将会面临“土地供应不足”等四大新矛盾和新问题,这四大因素会互相交织与作用,而总的作用方向是可能会极大地压低中国在“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28—30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及中国经济史学会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及经济史研究中心和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组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3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当山召开。会议共收到38篇学术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当代中国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共湖北省委、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全国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七十位专家学者聚首论剑武当山,探讨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会议就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统一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战略演变问题,三农问题,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问题等进行了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共识。  相似文献   

10.
费潇 《浙江经济》2009,(18):9-9
经济危机爆发初期,各地企业面临较多“去库存化”问题,在政府加大投资等一揽子经济增长刺激计划带动下,企业库存化率明显降低。当前,在欧美国家积极实施“去杠杆化”之时,诸多专家学者提出,中国经济正由“去库存化”转向“去产能化”。然而,还应该按照有保有压的精神,来对待产能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2稳中求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来了。 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出现新情况,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万众瞩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1年12月14日闭幕,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方向和主要任务已经明确,“稳中求进”将成为2012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方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史论坛”2 0 0 2年 9月 11- 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第二次研讨会 ,此次会议是 2 0 0 1年 12月“论坛”关于该主题的第一次研讨会的继续。会议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和中国农业展览馆、首都师范大学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及日本的 5 0余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下面就本次会议所讨论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一、对加州学派的评价及相关问题  龙登高 (清华大学 )以“加州学派和研究范式革命”为题 ,介绍彭慕兰 (…  相似文献   

13.
会议新闻     
《中国经贸》2011,(3):96-96
“中国经济年会”把脉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势 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1月15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与会代表分析了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势,就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多项建议。本次年会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北京、天津、南京等地方政府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中美经济摩擦的内在本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简要分析了中关经济摩擦的类型和特点。中美经济摩擦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中国和美国的双边问题,而应将其放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趋势下来分析,中美经济摩擦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现阶段的一个矛盾体现。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管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学理论的探索中,从18世纪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反对国家干预,到本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创立国家干预主义学说,再到60年代公共选择学派提出政府干预的局限性,反映出在对待政府经济职能问题的认识上,理论界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循环过程。既然肯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所起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政府的这一职能,从而使“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推动经济发展,就成为多年来人们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16.
该文首先批判了当前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无伦理论”、“悖论论”、“对立论”、“困境论”、“和合论”等无理责难,认为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现实“镜像”的偏向,应当回归到以一元指导与多元整合、普世性与中国特色以及理论与实践等内在紧张的视域来阅读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道路上来.重构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原动力,开拓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理论空间,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人认为中国是“一枝独秀”,这个看法值得认真分析思考和谨慎对待,为保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进行做好的主要工作是,进一步扩大需求,加快城乡结构调整,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和认真搞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日前,由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主办的“2011(第10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合作、竞争、融合”为主题,旨在探讨中国“入世”10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经验,认清当前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从而推动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良性互动发展。100多位来自各研究机构及在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涉及到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比较狭义,就是指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另一个层面比较宽泛,不仅关乎经济问题,还包括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甚至还有文化问题。这两个层面紧密相关,因为如果没有中国30年来举世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其他方面也不会有人注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及性质;“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