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维多利亚文学语境下,《呼啸山庄》摒弃了全知单一的叙事视角,大胆采用多重视角展开叙述。这是小说的哥特式题材、对立与融合的主题使然,同时作家的女性意识驱使其对传统常规叙事进行了大胆反叛。  相似文献   

2.
张秀梅 《理论观察》2009,(5):141-142
互文性理论作为后现代文本理论,对翻译中文本的转换做出了新的阐释,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互文性理论视域下的翻译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互文性语言转换活动,其翻译中多重主体——作者、译者、读者都具有互文性。  相似文献   

3.
董若梦 《魅力中国》2013,(29):94-94
《芒果街上的小屋》自从引进中国后便获得好评,清新干净的文字把读者引入了小女孩埃斯佩朗莎的世界。当然。这本“诗化”的小说之所以受到大家喜爱。不光因为文字的优美纯净.主人公埃斯佩朗莎的不可靠叙述使文本陌生化,向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是这本小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运用詹姆斯·费伦提出的“天真的陌生化”来分析《芒果街上的小屋》的叙述者是如何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相似文献   

4.
对于后殖民时代的流散族群来说,文化身份不是一个本质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处在不断建构和再建构的动态的认同过程。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爱》就是一部描述20世纪美国非裔流散群体,尤其是女性流散群体身份的迷失与建构的小说。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来看,以小说中的黑人女性L为代表的流散主体在流散身份建构的过程中,要面对种族、性别、阶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多重压迫下,以L为代表的黑人女性,只有固守民族文化,捍卫女性独立,才能完成对流散身份的建构,从而获得真正的独立与自由。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我国古代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功能。在西方也有寓教于乐的主张。说明文学不仅是用来愉悦身心,还与社会有着各种联系,而关于爱丽丝·门罗的小说《熊从山那边来》多重主题,对于道德、家庭、爱情、人生的阐释,意味深长,通过对其主题的分析,探讨它对于读者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叙事风格作为故事情节描写的重要技巧,对于小说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有着很大的影响.《龙文身的女孩》 基于故事情节、 小说人物运用了反乌托邦叙事风格,从而以情节的独特之处提升小说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也使得读者对人物命运产生独特理解.反乌托邦叙事风格对小说文化价值具有促进功能:它以对乌托邦的创新为亮点来塑造小说的独特欣赏视角,能够促进小说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和价值传播.  相似文献   

7.
朱云广 《魅力中国》2010,(3):303-303
金融小说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越来越引起读者的注意,但金融小说的写作却需要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对作者的要求比较高作为一名读者.本文结合陈一夫的《错币》谈谈对金融小说的几点浅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一流小说通常会被束之高阁,冈为普通的读者总是倾向于接受二、三流的作品,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惯例,也是评论家们的老生常谈。好小说似乎总不受大众待见。  相似文献   

9.
段苏凌 《魅力中国》2010,(15):33-33
风格翻译是小说翻译中的重要问题,《白鲸》中作者的语言轻松幽默,本文即以《白鲸》的两个中译本为例,通过比较为读者分析在翻译国外小说时的风格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博尔赫斯的小说《南方》历来被理解为幻想小说,以其亦真亦幻的故事情节带给读者强烈的疑惑感。《南方》中出现了两种梦境,其一是明确的梦境,其二是未明确真实与否的经历/梦境。将这两类梦境统而视之为真实的梦境,以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进行解读,可以得到某些异于前人的分析结论,从而为《南方》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周国飞 《魅力中国》2010,(11):106-106
作家莫言试着运用西方独特的叙述视角、叙述空间构造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另辟新径,但也存在着审美层次的极端化、偏执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原著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据说不是一个人在创作,而是一个团队炮制而成,用的是小说的包装,但卖点还是诸如《穷爸爸、富爸爸》这样的技能简易教程。教读者如何在职场里规避风险,又能为自己赢得上升的机会。小说中杜拉拉与王伟寡淡无味的爱情故事是放在非重要的章节中。而在电影版中,徐静蕾就大刀阔斧地对原著小说进行了改革,将情爱故事提升到核心位置,淡化其他职场技巧的展现。  相似文献   

13.
对现代女性的关照和抒写是池莉小说的重要特色,尤其是女性形象的多样性、叙事空间的精心架构、人物关系的设置又是池莉小说拥有众多读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索尔·贝娄的小说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底蕴,描述了当代西方世界中犹太民族的生存问题,贝娄的小说从独特的视角给读者渗透着传统的犹太文化,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给读者心灵的震撼,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发人深省,研究犹太文化在西方社会中的体现对解决世界各国文化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父与子”的家长观、流浪意识和双重身份三个方面剖析索尔·贝娄作品中的犹太文化.  相似文献   

15.
邹硕 《魅力中国》2014,(20):115-115
美籍华裔作家谭思美的代表作《喜福会》深受西方读者欢迎,叙事技巧娴熟的运用无疑小说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东西方叙事方式的融合以及对特殊语言的运用不仅使得小说风格独特,更加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艺术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重视角出发,结合电影市场调研,管窥中国电影30年的发展历程,并从中寻绎中国电影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孟祥宁  张林 《南方经济》2018,37(3):68-83
经济演化是多个异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异质性是演化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但是对于经济演化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多重异质性及其在演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缺乏系统研究。为了深化多重异质性与经济演化关系的认知,文章基于系统视角对多重异质性在经济演化中的作用机理进行重新梳理,并提出了异质性经济演化前沿研究领域的展望。研究增进了对地方经济演化的基础、动力和路径的理解,为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小说和电影作为不同的叙事模式,在构建人物形象上有着不同的方式。本文对小说《人生》和电影《人生》中不同视角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归纳、比较,从中梳理出应如何将语言艺术和视听艺术更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涉外翻译中诗词佳句的英译效果为重心,从语篇的视角挖掘这一“现场效果”的来龙去脉,先后涉及到了C—E词义和语篇结构差异、汉诗英译等多重理论与实践,从而确立了“现场效果”涉外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任萌 《理论观察》2014,(10):126-127
拉什迪所作的小说《午夜的孩子》是一部关于历史、记忆、身份的作品,整部小说塑造了萨利姆这个不够可靠的叙述者与行为可疑的主人公等角色,并以二十世纪的印度作为创作背景,为读者呈现出后殖民时期印度社会光怪陆离的现实景象与问题。拉什迪通过为读者展现主人公坎坷命运与其家族历史,重新审视了印度民族苦难的磨砺,让小说具有极其沉重的历史垂重感与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小说《午夜的孩子》的分析,可以深入而全面地解读其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