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八五”计划期间,山西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到“八五”期末的1995年,全省个体经营户发展到62.9万户,从业人员108.5万人,注册资金53.4亿元;私营企业达到五.67万户,从业人员27.1万人,注册资金51.3亿元。“八五”期间,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出现了长足发展的态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主要标志是:(一)持续快速发展1991年个体经营户比上年增长15.93%,私营企业增长14.73%】1992年个体经营户、私营企业的增长率分别为27.27%、59.22%;1993年分别增长16.SI%、52.46%;Ig则年分别增长IS…  相似文献   

2.
“八五”以来投融资运行的特点1.总量增长及运作方式改革开放尤其是“八五”以来,丰县投资和融资总量有了较大的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六五’时期仅3731万元,“七五”时期上升到1.4亿元,比“六五”增长2.8倍;“八五”时期增长到11.91亿元,比“七五”增长7.4倍;“九五”计划为60亿元,计划比“八五”增长4培,其中1996年1-8月完成5.8亿元。“八五”期间投资力度显著加大,增长速度明显加快c与此同时,丰县的融资总量也逐步增长。全县金融系统综合存款余额1978年为1837万元,1988年为3.5亿元,N94年增至五0.27亿元,到更%…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九五”财政工作展望□王永义孟祥群一、“八五”与“七五”时期的比较“八五”期间,河北省完成财政总收入7825亿元(均按全部收入计算),年均递增186%,比“七五”时期年均增长高出68个百分点,增幅比国内生产总值高出3个百分点。财政总支出7...  相似文献   

4.
从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到现在,合浦县财政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八五”时期,依靠土地开发和边贸等特殊经济因素的刺激,合浦县经济一度辉煌,财政收入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软着陆”政策后,土地开发和边境贸易热骤然降温,合浦县经济发展出现了始料未及的逆转。税源萎缩、收入不稳定、结构不合理、增长质量低的状况持续了几年,并出现欠发工资的现象,合浦县的财政状况一时成为社会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97年以后合浦县加强了财税工作的领导,采取种种有力措施,按照“培植税源,夯实税基,优化税种,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稳步推进财政改革,抓好财源建  相似文献   

5.
财政与货币政策是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两大工具,在美国“新经济”发展中,这两大政策工具发挥了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经济衰退、启动经济复苏的积极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分析研究美国“新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践和经验,为我国应对入世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在财政货币政策选择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1996年至2010年是跨世纪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重要时期,世界经济发展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能否把握住这些特点和趋势,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下一个世纪的地位和命运。我们应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沉着应付,争取美好的前景。 一、世界经济进入新增长阶段,“可持续发展”成为众多国家追求的发展模式 进入90年代后,世界经济呈缓慢增长趋势。1991年比上年增长0.8%,1992年增长1.4%,1993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财政风险的巨额积累,已客观地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有的地方甚至连吃饭都不能保证。财政风险的逐渐凸现,也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风险经济,而财政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因此,财政风险就是经济风险。另外,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系出现问题,财政也往往是最后的防线。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我国财政还存在着由经济转型时期特殊国情、财情所决定的风险程度更高的特殊风险,如庞大的政府机构和人员吃“皇粮”的“吃饭财政”风险,分税制不彻底的体制风险,连年收不抵支的赤字风险,特…  相似文献   

8.
丰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和财政弱县。如何使丰县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得到更快发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摆脱落后面貌?我们认为,必须立足于本地区实际,对发展思路作适当调整。原定工业发展的路子和目标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丰县工业已建立起初步基础。199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5.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5.3%。(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ZOIO年远景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对“九五”计划期间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如下要求:“按照‘调优、调大、调高、调新、调外’的方针,根据国家九十年代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9.
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合理的财政体制,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通过概述我国财政体制的现状,对当前财政体制改革进行问题诊断,从而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走向.  相似文献   

10.
关注财政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财政风险”,目前在各类经济辞典中还找不到这个词。一个与此相关的概念是“财政危机”,对此几乎一致的解释是:财政危机是指因财政收不抵支而发生的严重混乱和动荡。具体表现为国家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国家债务剧增,停付全部或部分债务。导致财政危机出现的原因有战争、灾荒、过度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等。作者认为,所谓  相似文献   

11.
有位爱作预言的先生近日断言:随着公司登记制度取消审批、“公司化”调门的升高,中国出现了新一轮的“公司热” 近年来出现的全国性“公司热”势头很猛。到1992年底,全国登记的公司数达48.7万户,比1991年增长88.8%;1993年又翻了一番,这到100万户之多。对此,人们忧大于喜、贬多于褒。上述预言果然成真,那么是忧还是喜?  相似文献   

12.
郭才 《经济纵横》1996,(2):4-11
“九五”时期振兴我国财政的若干问题研究郭才一、振兴财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在支持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从"八五"运行情况来看.财政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财政收入增长滞后于...  相似文献   

13.
杭州旅游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从过去的外事接待型转变到现在的经济创汇型,如今已初具产业规模。但“八五”期间,杭州旅游业的增长波幅明显偏大。1991年接待境外游客(以下同)39.02万人次,比1990年38.83万人次略有增长。1992年接待56万人次,比1991年增长43.5%。1993年接待45.9万人次,比1992年下降17.9%。1994年由于受“千岛湖事件”影响,全年共接待41.02万人次,降幅为26.6%。1995年接待44.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3%,其中市区为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八五”年均增长2.54%与“七五”年均增长10.3%相比,接待境外游客人次总量的增长势头已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14.
1993年,我们江苏海门县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3%,集体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50%,工业利税比上年增长23%,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任何一项工作要有新成绩,取得新突破,都必须在“实”字上下功夫。一、来实奋进,发展生产力1992年,我们根据本县县情,把1993年工业经济的指标定为50亿元,比上隼增长31%。但93年年初以来,县委、县政府对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和兄弟县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后认为,奋斗目标应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体现“跳一跳摘桃子”…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提高我国财政整体运行质量问题研究张荣生"八五"时期,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方面,财政收入总量高速增长,财政收支结构变化较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财政的总体实力;另一方面,财政在收支结构、运行方式及财税管理等诸多方面暴露出了一些问...  相似文献   

16.
一、财政改革必须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家财政是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赖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政策支柱.然而,改革以来,我国财政的宏观调控功能,却因缺乏必要的集中性财力作后盾而日渐弱化,长期处于一种心有余而“财”不足的被动状态,一些最起码的“刚性”很强的基本支出需要都难以满足,大大降低了国家财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可见,五中全会提出的“振兴财政”的战略性要求,不但是为了解决财政一时的困难,更是转变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我们认为,主要是着力于实现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比2000年增长7.4%,保持了快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我国国民经济“十五” 计划开局良好的主要表现是:预计全年GDP完成96450亿元,比2000年增长7.4%。总体经济效益不断改善。1至10月,工业企业完成利润总额3647亿元,同比增长9.3%。财政增收2568亿元。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预计上涨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超过4%。城镇登记失业率可控制在4%以内。国际收支…  相似文献   

18.
从面临机遇、重要地位、特有优势、发展趋势出发,新年伊始,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大战略任务”和谋划实现的“两个重大转变”。据总局党委书记吴杰凯报告,预计到2010年,黑龙江垦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经济总量达到432亿元,比2000年翻1.7番;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力争接近或达到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9.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最突出的任务。本文分析了陕西资源能源型产业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及问题,并依据财政政策之功效和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完善财政政策和制度安排两个方面提出了财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徐冠清  余劲 《经济地理》2023,(2):165-171+189
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财政资源不断注入,村集体经济仅仅是表面的经营性收入增长,还是有效提高了发展质量?文章基于2015—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扶持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的财政扶持有效提高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质量:(1)财政扶持显著提高了村集体经济的“经济性”,经营性收入、经营收益、经营性支出和扩大再生产投入均有显著增长,同时全国范围内的“空壳村”数量也得以显著减少。(2)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财政扶持通过对村集体经济“经济性”的重塑,也间接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社会性”的发展。但中介效应占比26.66%,说明当前“社会性”的重塑仍主要源于财政扶持,内生的乡村治理模式尚未完全建立。(3)不同地区财政扶持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