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更为迅速,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可持续发展不仅成为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广大民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对企业的影响也更为迫切和深远,成为众多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来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原野 《中外管理》2004,(7):82-83
就如同清官难断家务事一样,老板与经理人之间的是是非非,总是各说各的理。于是,有关企业变革失败的不同版本的故事也就只能在“剪不断,理还乱”的过程中.一遍遍地演绎着。但无论“公理”抑或“婆理”,对于那些准备变革或正在实施变革的企业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为此,本刊邀请了管理学者、咨询专家和企业家,共同围绕此案例进行评说。  相似文献   

3.
汪力成(中国华立集团董事长):当中国的经济和全球融为一体以后,中国的企业和国外的同行到底更多的是竞争,还是合作?我认为首先是竞争,但是竞争中更多的是合作。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时间不是很长,企业都处在逐步发展和壮大过程中,无论是综合性的实力,还是技术水平、经营理念,和国外同行都有很大的差距。对一个企业来说,谁都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肯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在竞争中取得一种优势,成为一个胜利者。但是,我们和国外的同行也并不一定完全是一种对立的竞争状态,更多的会趋向于一种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竞争与…  相似文献   

4.
湖南的房地产品牌尚处于创建初期。一方面,湖南省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已感觉到品牌的意义及品牌在赢得市场、取得效益方面的含金量。他们积极调整企业经营策略,以物业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不断积淀企业文化,增加企业实力,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以期成功地打造品牌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少房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的战略性转变时期,搞活企业,显然是大势所趋,人们对企业都关心起来,企业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我们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必须搞活企业;实行对外开放,参加国际分工;进入广阔的世界市场,也必须搞活企业;我们要促进教育、文化、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更需要企业大量的投入,企业是资源的转换者,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今天,我们的企业已在改观,开始摆脱几十年来附属行政的地位,人们对她刮目相看,优秀的企业家阶层逐步形成,广大的企业劳动者,在思想、精神和价值观各个方面必然也在改革。  相似文献   

6.
资金短缺,是当今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矛盾的焦点和难点。资金短缺,不但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导致企业效益低下,而且冲击金融,波及市场,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造成连锁影响。因此,分析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探求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企业资金短缺,不是一个孤立的企业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其成因很复杂,既有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又有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宏观因素,又有企业的微观因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从企业…  相似文献   

7.
调整企业结构的辩证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结构的调整,一直未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笔者曾参加了“株洲车辆厂公司制改制方案”课题组,切身体会到了调整企业结构对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株洲车辆厂是铁道部下属的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遇到了几个难题: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组织机构庞大,权力过于集中,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沉重,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母子公司体制不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如何造就跨世纪的企业家队伍曹法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惊世骇俗,突飞猛进,令人瞩目。然而,中国如何面对21世纪的挑战,何以使中国这棵参天大树在21世纪的年轮里,势吞九州,气凌扶桑,高标超绝,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跨世纪的高质量、高...  相似文献   

9.
培育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土壤——创新型企业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蕾 《企业活力》2006,(10):56-57
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信息高速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更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某些方面具有较明显的劣势,比如资金和资源不足、经验欠缺、商誉尚未建立,在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相对落后、规模小等,为了克服这些劣势,中小型企业应更注重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更需要构建一种能激发和保持所有员工创新积极性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无疑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然而现实中,企业真真切切用“说出来”的价值观指导企业发展的并不多见,于是就形成了太多的“嘴上”价值观或“墙上”价值观。如何辨析企业价值观的真伪呢?  相似文献   

11.
“深圳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通过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竞争力”,这个命题,经过《哈佛商业评论》主编、美籍华人忻榕的讲述,给深圳会堂听课的近千名企业经理带来了思维的盛宴,  相似文献   

12.
东方通讯:借牌立足,不断进行思维创新和技术创新,创造移动通讯民族品牌。宝洁:依据不同市场特点进行创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推出不同档次、不同功能的产品,把技术创新与质量过硬放到突出位置。海尔,鼓励机制与淘汰机制相结合,动力机制与压力机制并存,不允许失败,不允许不创新,成为企业全员创新精神的共同追求。微软:为了在数字时代运作,我们开发新的数字基础设施,他就像人的神经系统。立是微软不断进行数字革命,领导未来世界高新技术潮流一个新的思维与创新轨迹。“东方通信”──耐力“长征”,叫板“洋品牌”,创…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求得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经营者素质的高低。因此,要搞好企业,必须把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与培养放在首位,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一、建立全方位的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选拔高素质的企业项导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视野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不拘一格,打破行业、区域、所有制、身份、年龄的界限,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在企业内外、区内区外,多渠道、多方位选拔人才,把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到企业领导层…  相似文献   

14.
王戈  张坚 《黑龙江财会》1997,(10):36-37
近年来我省的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但是从总体情况看,机制不活、债务沉在、亏损增加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那么,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团,使其逐步增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能力,彻底摆脱当前的困境,就具有十分现实而紧迫的意义.本文拟结合我省实际,对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式、方法、重点等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清除影响企业改革进程的思洞库用从我省实际情况看,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部改革没有到位,远未达到以改革促发展的目的,其根源还在于思想观念没有从…  相似文献   

15.
阎江涛 《企业活力》1996,(10):38-39
企业领导威信来自何处阎江涛企业领导威信是企业领导人在职工心理上所受到的赞扬、尊敬、信任以及对职工行为的影响力量。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企业领导者在职工中的威信越高,对职工的影响力也越大,从而使企业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职工积极性高涨,工作效率高。反之,威信...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6):52-52
《企业技术开发》理事会自成立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企业技术开发》杂志理事会的成立,为我省企业提升企业理念,弘扬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加强企业相互间的交流,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审计有双重的任务:其一企业内部审计要监督本单位是否在宏观控制下,从事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动,要对单位的经营目标和方式进行审核,评价、防止核离社会主义经营方向;其二企业内部审计要对单位的领导负责,当好领导参谋,要协助领导检查本单位的财务收入是否合法,会计资料是否真实,经营方针、决策和计划是否合理、可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并遵照执行,同时要及时发现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积极提出建议,促使单位的领导和职工增强管理经济效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其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走出股份制改造的误区江西饶艳萍股份制是一种产权明晰,权责利明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组织体系三权制衡的科学、有序、高效运作的企业制度。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入,股份制改造已全面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于凤兰 《现代企业》2005,(10):64-65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选择,是为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内部绝大多数人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对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当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趋于一致时,企业价值观才能形成。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推崇和信奉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企业进行价值评价、决定价值取向的内在依据。国内外经营成功的企业都很注重企业价值观的塑造,并号召企业员工自觉推崇和尊重企业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与其他企业文化的要素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塑造企业价值观的时候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准则。  相似文献   

20.
晓亮 《企业活力》1994,(10):8-11
研究企业改革企业办好企业晓亮晓亮,1928年生,山西榆社县人。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和经济学研究。曾发表文章近千篇,出版小册子、专著十多本。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经济科学年鉴》主编,兼任中国私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