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虽然处于萌芽状态,但是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可证券化的资产,并且资产证券化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大力推广。由于国内不具备大规模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条件,所以 证券化的国际运作将成为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并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是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创新发展的趋势之一,从资金循环的路径来看,广义的证券化与通过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进行的直接融资方式相对应,强调了以市场而不是以银行等金融中介结构为基础的信用中介,其形式包括商业票据、企业债券和股标。经济学家加德纳的信用中介,其形式包括商业票据、企业债券和股票。经济学家加德纳揭示了证券化的本质:“它是使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匹配的一个过程或工具。在这里,开放的市场信誉(通过金融市场)取代了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封闭市场信誉。”我们这里要分析的是狭义的证券化,证券化的对象是已存在的信贷资产,通过将这部分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以获得流动的资金。这种融资行为不同于企业传统的证券化的根本点在于:传统的企业证券化是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股票筹集资金,结果是负和所有者权益的同时增加,而金融资产证券化是保有资产通过证券化的形式卖掉实现的资金筹集,它导致的是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构而不是总量的变化,从而改善了传统型融资的风险和收益结构。从实践来看,资产化的动因是通过融资结构的转化增加资产的流动性,而根据资产投资中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这部分资产必须能够在未来有一个可预期的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其具体特征包括:(1)可理解的信用特征;(2)明确界定的支付模式;(3)较长的期限;(4)良好的还贷历史记录;(5)完全分期摊还;(6)供款人多样化;(7)清算值高。到目前,住宅贷款、信用证贷款、汽车贷款等已经在实践中作为证券化的理想对象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浩 《亚太经济》2001,(2):50-54
资产证券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在我国在其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含义与发展后,认为资产证券化在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促进国企股份制改造,推动消费 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难点与思路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5.
随着今年3月21日资产证券化的破土而出,这一名词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目前,国际上信贷资产证券化代表性的模式大致有三种:美国模式,也称表外业务模式,即在银行外部设立特殊机构(SPV),用以收银行资产,实现资产的真实出售;德国模式,也称表内业务模式,即在银行内部设立一个机构,由这个机构运作证券化业务,资产的所有权仍然属于银行,保留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澳大利亚模式,也称准表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类型。官方的意见以及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我国应采取第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资产证券化对于提高银行资产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以及提高资本充足率都具有重要作用。2005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推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房贷抵:贷款支持证券,至此,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在经历多年的研究后终于拉开序幕。资产证券化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开始推出资产证券化后,资产证券化便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最有生命力的创新源泉。亚洲金融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因其成为处置不良债权的最有效的工具而在亚洲得到快速发展。资产证券化在提高资产流动性、有效配置资源等方面具有无以替代的优势,然而,毋庸置疑,资产证券化在提高流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各种风险。本文拟分析韩国资产证券化推出的背景、法律环境、资产证券化的特征,为我国进一步推进资产证券化发展确定正确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对缺乏流动性但能够在未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金融资产进行结构重组,而将其转化为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并流通的证券的过程。由于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在提高银行资产质量,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和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方面突出的优势,它已成为目前我国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讨论焦点。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产品,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产生以来一直显示出其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近几年随着国际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证券化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并从美国、英国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在我国近邻日本,近年来由于金融系统的改革,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银行资产管理的有效手段而得到较大发展。在我国,尽管资产证券化日益被学术界、金融界所重视,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为大家所熟悉,资产证券化的案例也很鲜见。然而,结合我国金融业的现状以及资产证券化在许多国家成功运用的实例,可以预见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应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企股份化、证券化的全面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着一方面优化自身资产质量,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在确保自身资产安全增值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水准和规模的双重要求。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国企资本中,选择一部分符合条件的资本进行资产证券化,可以为实现上述双重要求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在发展中形成的的经典种类,目前已成为商业银行提高资金流动性与安全性水平的重要工具,因此文章主要以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展开,以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支持以及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达到完善商业银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邢获 《天津经济》2004,(4):61-64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创新的融资工具,发展十分迅速。美国是最早进行资产证券化、也是资产证券化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资产支持证券总余额高达1.6万亿美元,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已成为美国仅次于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证券市场,远远超过股票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3.
住房按揭证券化(MBS)是过去30多年里美国资本市场主要创新之一,对美国的住宅与金融市场均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中国建设银行“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于2005年12月15日发行成功,并于2006年2月获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目前国内对住房按揭证券化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银行、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视角,从保险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住房按揭证券化中保险机制的较细致研究,而美国的经验表明,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机制在住房按揭证券化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翔  周喜 《产权导刊》2006,(4):57-58
2005年12月15日,信贷资产证券(ABS)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同时面世,“开元”和“建元”分别发行41.77亿元和30.17亿元,并正式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由此我国在资产证券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对于我国的债券市场而言,资产证券化产品存在着宽广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进行一系列的组合,使该组资产在可预见的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在此基础上可行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将该组资产的预期现金流量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某种程度的分离,是资产组合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资产证券化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创新手段.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融资的现状,资产证券化对于改善银行资本结构,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和缓解企业过度负债的压力,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都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上最重要、最具有生命力的创新之一,纵观全球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已趋成熟.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理论尚在研究阶段,其实施尚在摸索阶段,随着金融改革的实施,在借鉴国际资产证券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研究探索,资产证券化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税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艳利  宋雷 《辽宁经济》2001,(12):27-27
一、欧洲商业票据 (一)证券折扣的代扣税免除的条件 美国发行人发行的欧洲票据(下文的银行贷款发行可能作为例外),除财政部相关法规下免除完全代扣税以外,没有重要的税收问题。减免的完全实现取决于欧洲商业票据是否无记名形式.初始到期日超过或少于183天。在以无记名形式发行的折扣证券且初始到期日不超过183天的情形下,如果下列条件都得到满足的话,本金(包括折扣)支付可免除美国代扣税(30%或20%的垫付代扣税): 1.发行人(或其支付机构)没有关于收款人是美国人的确凿证据; 2.在契约条款下.证券(在财政法…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把传统意义上的信贷体系和证券市场连接起来,通过证券化的形式,使得原本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流动性,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我国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制方面尚不完善,制约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因此,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对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