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一、切实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体制甚至政治体制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要在总结前些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步伐。有一定管理基础且经济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好的和比较好的国有中小企业可以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造。所有国有企业都要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同时,认真搞好诸如分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日前在“国发秋季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专门就国有企业改革热点问题发表了讲话。陈清泰说,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市场化程度提高,除少数垄断行业外,国有企业不可替代的地位消失。二是政府职能重点转向创造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与国有企业间的关系出现调整。三是入世后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入新阶段,在更多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发展的同时,企业间的竞争也进一步国际化。上述形势的迅速发展,必然使市场机制优胜劣态作用得到强化,企业间两极分化加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十分紧迫,必…  相似文献   

5.
6.
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它表明,在“十五”时期,在我们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仍然要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基本实现,只是中间成果,离国企改革目标还有  相似文献   

8.
国企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企改革的重锤一次次地落下,却往往没有砸在要害处。处于新世纪的国有企业在重重迷雾之中寻觅,盼望着黎明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攻坚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企业跨国化的迅猛发展,只有提高企业创新力、发展力和抗风险能力,打造“航空母舰”,组建“联合舰队”,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稳操胜券。笔者认为,在企业改革中,如果通过虚拟经营的方式,组建虚拟联合体,是稳步推进国企改革的新思路。一虚拟是从计算机产业中虚拟技术引申过来的一个名词。虚拟技术是计算机术语中一个常用词,它是指通过借用外部共同的信息网络及其通道,提高信息数据存贮量和存取效…  相似文献   

10.
11.
郭燕春 《发展》2003,(10):30-31
今后几年国有经济布局会越来越向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集中,大致的路线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进,在竞争行业退;在经济衰退和恢复时期进,在经济繁荣时期退。北京“双解除”刚过了半个月,近200名中央大型企业的老总齐聚北京。由于这是目前中央大型国有企业的第一次会议,这些老总的背后又各自代表着几十亿上百亿的资产,所以会议上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此次会议被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为国企改革画定了“路线图”。此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不会对其监管的196家中央企业进行私有化,他说,国有企业无…  相似文献   

12.
竞争力国企改革之“鹄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二十年,尽管改革使国有企业在经营观念、技术进步、管理手段等方面获得很大改善,其表现为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但其财务业绩则始终未得到很好的改变: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应收帐款增加,资金周围速度放慢等。这样种相背离的状况值得我们深思。一、配置效率提高的约束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全要素生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资源条件、生产管理方式方法等因素,而财务业绩则与市场、竞争状况、经营能力等  相似文献   

13.
<正> 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当前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认为,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相当一批企业缺乏健全的经营机制。特别是从企业的经营管理来看,还存在着一些“盲点”或误区。这些“盲点”或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适当地夸大了承包制的作用。诚然,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应该看到,它在健全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方面也存在很多局限性。例如,助长企业短期行为,强化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等等。还应该看到,企业承包制这种经营形式,就其本质来说,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无多大区  相似文献   

14.
国企改革生死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企改革:从“利益均沾”到“不死不活”   中国的改革启动于农村改革,承包制从农村包围城市。国企改革的初级阶段围着利益分配打转,引导改革靠三个“甜枣”;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利益均沾”的刺激在当时短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立刻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然而药方是不能完全拷贝的,急功近利的国企承包制短期行为甩下了烂摊子,暴露了经济体制深层次的问题,于是国企的改革向纵深领域展开,进入到制度创新阶段,破产伴随着产权改革理论的深化而进入“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摸石头的目的是涉水过河,然而如果怕被水淹就会…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攻坚阶段。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企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 ——市场机制正取代计划体制。 ——短缺经济正转向供需平衡或供过于求。 ——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济形势的发展,使中国进入了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行的时期。对企业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真的事到临头了。这里既充满了挑战,也有众多的机遇。国有企业普遍面临摆脱对政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大的难题是国企改革。本文认为要使改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要解决三个根本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所有制的改革问题,也就是国有制的改革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有经济进行重新定位,或者称之为战略性调整;第三个问题是要培育起国有企业改革的利益主体,即改革的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18.
19.
促进发展是改革的根本目的。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政府、企业经营,还是企业职工,认识是一致的。促进发展并不排斥有人“发财”,而且应当鼓励能人“发财”。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观念性革命,更是一次各种权利的再分配,这就必然使得一部分人成为改革的最大得益,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允许一部分人合法拥有资产,先富  相似文献   

20.
《市长参考》2002,(6):35-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