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船舶物资与市场》杂志这一专业信息平台的作用,更好地宣传船用物资市场和配套产品的政策信息,同时为业内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个高层次、高水平、高规格的交流合作园地,构筑船用物资和造船航运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加强船舶行业企业间的交流,现《船舶物资与市场》杂志公开征集稿件。  相似文献   

2.
正为充分发挥《船舶物资与市场》杂志这一专业信息平台的作用,更好地宣传船用物资市场和配套产品的政策信息,同时为业内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个高层次、高水平、高规格的交流合作园地,构筑船用物资和造船航运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加强船舶行业企业间的交流,现《船舶物资与市场》杂志公开征集稿件。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WTO,船舶工业和国际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我国船厂及其船用配套厂拥有更多的出口机遇,外国船厂及其船用配套厂将会登陆中国市场。船舶物资进出口贸易的比例会不断提高,国内船舶物资市场将逐步和国际船舶物资市场融为一体。因此,我国船舶行业的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物资管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物资进出口贸易的常用术语,了解进出口贸易的一般过程,弄清交  相似文献   

4.
《价格月刊》2006,(3):9-9
江西省电力物资信息网是我省电力物资杈威性专业网站,它立足于电力系统,为我省电力企业和各有关设备、村料生产厂商提供信息服务。该网站由江西省电力公司物资处主办,于2002年七月一日投入正式运行。该网络的建立,对实现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加强电力企业与生产厂商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电力物资系统工作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6年12月1日至3日,在素有“天堂”之称的杭州召开了《船舶物资与市场》1996年编委及通讯员会议,并于3日至5日召开了地配企业产品技术研讨会。来自各地区公司和企业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编委会副主任李月祥和陈惠民同志亲自到会并作了重要指示。此次会议为编辑部今后的工作确定了基本方向和服务对象。全体编委们和通讯员对几年来编辑部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指出了不足之处,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江南造船厂张强副总经济师说,《船舶物资与市场》杂志为传播船舶物资行业的信息和宣  相似文献   

6.
一样的市场不一样的解读论文小而精见解却有大智慧《船舶物资与市场》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636/F,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6969。本刊秉承"服务船舶行业"的办刊宗旨,关注船舶物资、设备及船舶市场的发展动态;聚焦物资采购。  相似文献   

7.
一样的市场不一样的解读论文小而精见解却有大智慧《船舶物资与市场》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636/F,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6969。本刊秉承"服务船舶行业"的办刊宗旨,关注船舶物资、设备及船舶市场的发展动态;聚焦物资采购。  相似文献   

8.
一、组建船用钢材服务中心问题的提出拜读于洪华先生的《我国船用钢材的现状及前景》(〈船舶物资与市场〉2000年第5期)一文,颇有收益,颇受启迪,促使作者谈及业内人士长期关注、自己多次动笔又搁笔的大  相似文献   

9.
慈洪君 《中国报业》2008,(11):14-17
定位:沟通市场的向导衔接产供需的桥梁 1985年6月18日,《物资信息》周刊创刊,国家物资总局局长李开信题写刊名,原国务委员张劲夫为报纸题词:“发展生产资料市场,为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原名《中国物资》,是中国市场学会会刊,全国流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流通经济类理论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经济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刊物主要发表流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国内外流通领域的理论动态和发展方向,传播市场信息,交流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船舶物资与市场》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船重工物资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636/F,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6969。本刊秉承“服务船舶行业”的办刊宗旨,关注船舶物资、设备及船舶市场的发展动态;聚焦物资采购、供应链服务领域难点问题及技术前沿;刊载船舶及海洋工程产业链各环节经验总结、技术创新等相关研究文章,促进船舶行业学术交流和产业创新,助力海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组建船用钢材服务中心问题的提出 拜读于洪华先生的《我国船用钢材的现状及前景》(〈船舶物资与市场〉2000年第5期)一文,颇有收益,颇受启迪,促使作者谈及业内人士长期关注、自己多次动笔又搁笔的大系统问题--船用钢材的集约化经营问题,以期抛砖引玉,引起企业界、理论界以及政府等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船舶物资与市场》编辑部在编委会主任陈正泰同志和副主任李月祥同志的指示下,于1995年11月2~7日在广西柳州市召开了首届《船舶物资与市场》编委委员会议及第三届通讯员会议。参加会议的委员有:徐绩武、张保尔、周宝森、蒋岐山、蔡渭粮、成顺林、许颐、张强、孙培林等同志。编委会副主任李月祥同志也亲临会场并作了重要指示。来自各地区物资公司和企业的20多名通讯员参加了本次通讯员会议。在会上,与会者充分肯定了刊物所起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认为这一年来,《船舶物资与市场》无论从稿件质量还是版面形式都有了很大进步,杂志已小有知名度,逐渐为更多的订户  相似文献   

14.
《船舶物资与市场》杂志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诞生,伴随着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自1993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回首往昔,《船舶物资与市场》所走过的每一步,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与支持,离不开各位编委和各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离不开广大读者给予的关注与厚爱,离不开为本刊提供大量高质量稿件和信息的作者,更离不开给予我们许多改进刊物质量卓见良策的广大物资同仁。是你们的关心与支持使本刊能够战胜种种困难,不断发展成熟。值此创刊10周年纪念之际,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向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各级领导、广大读者和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5.
由全国海船检验情报网、上海东方船舶物资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技术部上海军事代表局和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船用产品技术交流和展览会于1994年12月2日至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这是一次中等规模的综合性船用配套产品技术交流、产品展出和咨询、贸易、洽谈相结合的全国性技术交流活动。该展览会从1988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已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了四次,为我国船用产品技术信息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为船用产品的开发和发展、为船用产品技术在非船舶行业的推广应用起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船舶物资采购的不同时期,船厂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会发生变化,这需要船舶物资采购持续维护和不断改善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船舶物资采购中供应商质量管理存在着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怎样的策略和方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希望能为船舶物资采购工作提供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17.
《船舶经济贸易》2011,(1):F0002-F0002
《船舶经济贸易》是一本由中国船舶报社主办、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和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产经类杂志。 《船舶经济贸易》内容涉及造船、配套、航运、港口、船检、金融等与海事相关的行业。杂志依托中国船舶报社强大的信息资源和采编优势,汇聚海事界一大批权威人士、专家、学者为本刊热心撰稿,保证每期都有一批有深度、见解独特、信息及时的文章,并全面呈现发生在海事界的重大经济新闻、国内外产经动态,及时报道船市行情及专家的分析、预测,追踪热点,剖析难点。  相似文献   

18.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将船舶物资管理创新成果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所关注、所重视。思路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是船舶物资管理在发展中以最佳的效益、最优的成果、最好的服务,搞好市场调研、把握市场脉搏、摸准市场规律的重要内涵,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和潜在优势,全力开辟船舶物资管理创新的一片新天地。创新,决不是一种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19.
《船舶经济贸易》2012,(9):36-37
2011年全球船用动力系统市场走势如何?不久前,美国《柴油机与燃气轮机》杂志按照其10余年来的传统.公布了该杂志对2011年1月。12月间全球船舶动力系统订单情况进行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2010年全球11862台套的订单相比.2011年的订单量上涨近6%.达到12543台套。这表明尽管船市低迷.但全球船舶动力系统市场仍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流通经济》2014,(1):121-121
《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原名《中国物资》,是中国市场学会会刊,全国流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流通经济类理论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经济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刊物主要发表流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国内外流通领域的理论动态和发展方向,传播市场信息,交流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