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于疯狂的创业板来说,创业板指数的推出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不仅可以警示市场高估值风险,也可以为创业板股指期货的推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创业板在这3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高估值随着经营业绩和成长能力的下降而被市场发现,企业开始回归其真实内在价值。我国创业板IPO现状分析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创业板市场状况,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10年6月1日开始发布创业板价格指数(399006),进一步构建多层指标体系。从首日发布到2012年12月31日,创业板指数走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尤文静 《证券导刊》2010,(14):21-21
疯狂炒作、天价估值的背后,任何政策波动某或者只个股的业绩变脸,都有可能成为扼杀创业板行情的诱因目前,股指期货推出带来的资金分流或引发创业板一轮较大调整。随着两市第一高价股神州泰岳的热议,整个创业板的高估值也满城风雨。上周,创业板迎来了它的首场失利,而在上周五,创业板又续演了它的高估值神话,连续大跌的创业板逆势反弹,第一高价股神州泰岳大涨5%,股价再度突破200元,再次引起关注。2月中旬以来,至四月上旬,创  相似文献   

4.
《证券导刊》2011,(12):67-67
2011年一季度已经收尾,公募基金今年首张季度榜单也将新鲜出炉,回望今年来市场的表现,"二八转换"初现苗头,去年备受热捧的中小盘和创业板股票在高估值之下持续承压,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传统蓝筹股则表现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5.
逐鹿蓝筹股     
田江山 《理财》2011,(8):45-46
当前市场有两大特点,一个是高估值的品种如创业板、中小板业绩出现较大下滑,步入成长性陷阱,市场开始挤泡沫之旅,截至6月20日,两个板块个股跌幅普遍在30%以上;一个是低估值的蓝筹股业绩稳定,且高于平均水平。虽然4月份蓝筹股异动频频,整体仍难以吸引大量资金流入,也随着市场的调整,亦步亦趋。但作为中流砥柱的蓝筹股走向决定着市场的走向,A股市场每一次大的行情发动,蓝筹股总是率先启动,而且今年蓝筹  相似文献   

6.
创业板市场自设立以来,其运行和发展状况一直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研究创业板股票流动性对收益率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流动性对收益率有影响,创业板市场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  相似文献   

7.
创业板市场自设立以来,其运行和发展状况一直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研究创业板股票流动性对收益率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流动性对收益率有影响,创业板市场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起,全球矿业巨头就一直在加紧争夺资源储备,国际矿业市场上也开始出现了整合大潮,你能否认有色高估值的故事将在想象空间巨大的并购、资产注入题材下未完待续吗?  相似文献   

9.
创业板市场自存在以来,其成熟程度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一直饱受争议。本文将CoVaR方法应用于测量单个金融市场所发生的极端风险对其他市场风险溢出的方向和大小。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之间存在正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且主板市场对创业板市场的溢出效应大于创业板对于主板的溢出效应。CoVaR能够有效测量风险溢出效应,是一种更为全面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创业板市场已经走过了三年多的风雨历程,但其高风险一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吸收了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及存在的风险,并对控制风险的对策作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韦嘉璐 《中国外资》2013,(24):100-102
自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启以来,创业板企业上市后业绩“变脸”的现象一直引人注目。在创业板市场中,私募股权资本扮演着为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帮助其完善治理结构和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角色。立足于西方成熟市场的研究和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现状,笔者进一步探究了创业板业绩“变脸”的原因,以及私募股权资本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晶 《时代金融》2013,(27):245-246,275
本文的核心观点来源于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的研究成果总结。作为资产管理部的分析师,总结了行业研究的基本办法,并结合实际的投资实践,将证券投资的行业研究办法进行了总结。创业板从2009年10月从深交所上市后,成为了中小企业的重要快捷融资渠道,也为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但随着创业板3年来的发展,遇到了"高估值"、"业绩下滑"、"造福潮"、"高管离职潮"以及"解禁潮"等问题,如何理性地采用价值投资方法分析创业板证券是证券市场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一名证券分析师,本文通过对创业板的特点与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行业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进行论述总结,并辅以创业板行业最新的实践案例,以期用最新的行业动态、投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与理论界和实践者共享。  相似文献   

13.
证券业即将推出创业板市场,这是大势所趋.创业板市场在中国大陆是个新事物,但从整个世界来看,创业板市场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物了.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早在1971年就已出现,香港的创业板市场在1999年也已推出.但是,在我国创建创业板市场对规范扶持中小企业成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健全我国风险投资机制,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人们过分强调创业板市场的融资功能,这对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本文拟结合创业板市场的发展背景及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特点比较,对创业板市场的功能定位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9月22日,证监会发文允许基金投资创业板,可谓填补了一项历史空白.基金一直都是价值投资的代名词,面对高风险的创业板市场,其投资创业板新股的态度却愈发积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成立之时起,它就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主板市场出现的各种现象到底会不会出现在创业板市场上,在以行为金融中的羊群效应为切入视角的研究中,发现了创业板市场中的截面绝对偏离度测度的羊群行为是不明显的,而交易量测度的羊群行为则较明显,对于这样现象提供了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6.
创业板在推出后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创业板与主板、中小板三者之间在不同时期的联动性表现是否一致,也成为了众多投资者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对其联动性进行分阶段性实证检验,发现了一个较为新颖的结论,即在创业板成立初期,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之间存在收益率的联动效应,主要表现在主板市场会对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存在相应的冲击效应;而在近两年,几个板块市场开始出现分离,通过统计数据表明各个板块之间不再存在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一、内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优势所在 1.香港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开辟了捷径. 香港作为亚洲和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具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及自由的投资环境,其国际化的市场一直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是亚洲地区流动性最高的资本市场.新兴的创业板市场继承和发扬了主板市场的优势,为国际大型投资基金分享亚洲经济增长成果提供了理想通道.同时,香港作为我国特别行政区,其创业板市场实际上相当于"本土境外市场".  相似文献   

18.
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或第二股票交易市场,地位次于主板市场,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为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建立方便的融资平台,为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如美国的NASDAQ、欧洲的EASDAQ,香港1999年底建立的创业板市场。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立经历比较曲折:1997年科技部提出建立创业板市场的构想,2000年10月1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9个《创业板市场规则咨询文件》,2009年9月17日,我国证监会召开首次创业板发审会,首批7家企业上会,从而揭开了我国创业板的启动序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创立至今已运行三年多,创业板过高的抑价度及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借助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度的影响是否显著、理论解释及在我国创业板特殊制度背景下IPO抑价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研究结论不同,我国创业板风险资本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不存在认证效应、监督监管效应及哗众取宠效应,并在系统研究创业板抑价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降低IPO抑价度、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A股继续上扬,市场估值再度大幅攀升,高估值下如何投资,实实在在考验着投资者的智慧。如何做到既长期投资中国的优势企业,又不为A股的高估值所困扰呢?B股、H股市场提供了这样的低成本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