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议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度推进,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成为了我国劳务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新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建议,为企业在今后的工作中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荣玉 《经济师》2009,(10):216-217
文章从企业资本运行的过程入手,分析了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产生的必然性,阐述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经济关系,指出我国当前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不足,提出把劳务派遣组织打造成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人。  相似文献   

3.
吕永胜  夏玉玲 《经济师》2013,(1):235-236
劳务派遣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得以在国内各行各业迅速普及和广泛发展,有效缓解了用工需求紧张矛盾,扩大了就业群体,促进了矿区和谐。同时,劳务派遣工作为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新举措难免会存在用工风险。文章详细论述了劳务派遣工存在的各类风险,并针对其特征,结合管理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有效规避了劳务派遣用工风险。  相似文献   

4.
劳务派遣用工可以增强银行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性,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但同时,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和业务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规模的发展,劳务派遣制形式用工将逐步成为银行柜面员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劳务派遣制人员的规范管理也亟待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劳务派遣制的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制度的终结——评《劳动合同法》第92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宁 《经济论坛》2009,(24):137-139
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第92条会使用工单位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也要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使企业不敢使用劳务派遣方式用工,劳务派遣制度名存实亡。故该条没有法理依据,不仅解决不了现存问题,反而会引发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所以,应将该条修改为,如果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共同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失,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6.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而较为灵活的劳动用工形式,其具有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用工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规范用工行为,防范用工风险,保障派遣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王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1,(33):187-188
劳务派遣是中国企业重要的用工方式之一。通过总结国内外劳务派遣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剖析中国企事业单位应用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中国政府和企业优化劳务派遣用工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建筑企业劳务用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围绕如何加强建筑企业劳务用工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建筑企业对于劳务用工的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际工程的劳务人员管理对整个项目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劳务用工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工程劳务用工的属地化管理的四个方面,希望能够对整个劳务用工管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工日渐重要。这种用工方式,是由劳务派遣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三方共同组成的。这造成了劳动力的雇佣与使用相分离,在工作上,各方要处理的关系相对要复杂,即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关系,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在接收劳务派遣工的企业作为用工方,虽然能够满足企业对于员工的需求量,缓解企业的工作压力,但由于劳务派遣工的特殊性,在对劳务派遣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从而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务派遣工用工形式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劳动派遣工用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数年时间里,我国劳务派遣用工人数迅速飙飞,劳务派遣业也成了社会上最热门的盈利行业.在现阶段,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必须要从劳务派遣的本质法律关系来分析解决的办法,从法律上进行规制,以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劳务用工战略已经成为石油企业用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石油企业劳务用工战略中劳务派遣模式和业务承包模式的选择,对于提高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通过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重点对劳务派遣的立法完善,提高劳务派遣经营的准入门槛,明确的规定了劳务派遣的”三性”岗位以及同工同酬的要求,劳务派遣回归作为企业劳动用工的补充形式.作为劳务派遣用工较多的通信企业应制定应对预案,合理调整用工策略,完善劳备派遣用工制度.  相似文献   

14.
鲍立刚 《生产力研究》2012,(3):220-222,238
文章从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的区分、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的争议、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的是非等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并提出相应的见解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模式被众多企业采用,它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为促进劳务派遣业健康成熟地发展,应当进一步完善劳动派遣法律法规,加强对劳务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的执法监督,加强对劳动者的跟踪服务管理,并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16.
劳务派遣滥用成为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劳动者权益。目前劳务派遣滥用一词使用频繁,但国内外还没有界定此概念。对劳务派遣滥用概念的界定,应该是劳务派遣滥用规制研究的前提工作。劳务派遣滥用是相对于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正当使用而言的,它是指用工单位或者劳务派遣机构在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违背劳务派遣基本性质或者以规避法律规定为目的侵害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矿山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旭东 《经济师》2008,(11):187-188
文章以某矿山企业为例,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针对企业劳务用工历史、使用原因、用工来源、性质及岗位分布、费用情况等进行了充分调研,指出了目前劳务用工中存在的安全、劳动纠纷、绩效等问题及隐患,结合企业发展状况从规范劳务外包管理、加强劳务工的保障和激励等方面,提出了企业劳务用工管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有关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桦 《时代经贸》2007,(8Z):217-219
我国近年来广泛引入劳务派遣用工方式。这有助于解决下岗职工就业、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有助于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也有助于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作用,更有助于企业灵活性用工的需求。但又具有法无明定、企业逐利轻视劳动者权益、“双轨制”用工下的同工不同酬、员工缺乏归宿感等等弊端。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有待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19.
章燕冰 《经贸实践》2009,(12):64-65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体系,突破了常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直接建立雇佣关系的一般用工模式,引入了派遣机构即第三方。劳务派遣的发展不但有助于安置下岗职工、解决我国的就业难问题,促进我国境外就业,还有利于用工单位降低管理费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由于劳务派遣用工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我国的劳务派遣起步较晚,与欧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务用工现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指出在管理层和劳务层分离的前提下,以独立法人形式出现的劳务分包将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的良好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