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燕 《时代金融》2014,(9X):41-42
应对金融风险的最佳手段就是"防患于未然",金融风险的突发性也要求将重点放在对风险的预见上。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水平,已成为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应对金融风险的最佳手段就是"防患于未然",金融风险的突发性也要求将重点放在对风险的预见上。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水平,已成为金融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蒋平 《中国金融》2022,(1):35-37
<正>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几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力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当前金融风险宏观上总体可控,趋势上趋于收敛,但维护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没有"休止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密切关注金融风险的新形势、新变化,主动研判,精准"拆弹",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4.
杨帆 《中国金融》2021,(7):87-88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和根本性任务。近年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总体上由发散状态趋于收敛。但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影响,我国金融风险仍处于高发易发期。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银行体系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银行体系风险中,信用风险是威胁金融安全稳定的"灰犀牛",企业债务风险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一旦出现风险,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同时,金融风险具有潜在性、突发性和扩散性特点,需要我们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金融风险问题,并寻求对策,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总体目标和思路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本思路是:要在经济金融的改革和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实现金融安全运行,为化解历史积聚的金融风险创造良好宏观经济环境;在采取有效措施消化历史包袱的同时,继续采取改善管理、注资、兼并、重组和…  相似文献   

6.
于连昌 《济南金融》2001,(10):45-46
目前,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民银行系统的宣传思想工作,为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建设鲁豫金融安全区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本文从商业银行基层行风险管理现状出发,提出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基层行风险履职能力,迎接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牛娟娟 《中国金融家》2013,(8):59-59,58
金融"国十条"强调:严密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问题始终受到管理层高度重视。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严密防范金融风险",要"深入排查各类金融风险隐患","及时锁定、防控和化解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其态度之坚决从字里行间皆能体会。"这次发布的金融‘国十条’突出了‘调结构’和‘防风险’这两大重点,这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突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应当关注的几个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问题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金融风险已引起金融机构乃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分析当前形势,我们认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社会客观环境并不十分有利,有三个问题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刘涛 《金融博览》2014,(21):55-55
面对我国经济日趋多元化的趋势,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呈现多种多样,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不能仅仅停留在信贷风险与支付风险上面,金融会计风险已成为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从金融会计风险防范角度出发,提出几点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国内财经     
正银监会明确今年银行业监管重点防范化解七大金融风险中国银监会近日召开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深入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银监会在明确2014年银行业监管工作重点时强调,切实防范和化解七大金融风险隐患。一是缓释平台贷款风险,坚持"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审慎稳妥地缓释平台贷款风险。二是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高度关注重点企业,继续强化"名单制"管理,防范个  相似文献   

12.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研究张方自去年10月份以来发生的东南亚金融风暴,给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但金融风险在我国亦不同程度地存在。防范金融风险,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已是当前决策层和经济理论界...  相似文献   

13.
王静文 《金融博览》2021,(18):20-21
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新阶段下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将成为下一阶段金融工作的重点.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根基 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强调,"夯实金融稳定的基础,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作为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我国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随着经济形势的边际变化,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以及防风险的重点都要适时调整.从此次会议来看,监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央银行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突出,在履行央行职责,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业秩序稳定和金融平安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15.
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我国经济金融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摆在中央银行和地方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枣庄市中心支行针对本地金融风险点多、原因复杂、化解难度大且经济又相对落后的实际,为彻底根除风险,确保一方金融平安,通过摸清底子、分类处置、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等措施,走出了一条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的新路子,为创建金融安全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许多国家所发生的金融危机及其后果表明,金融稳定对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十分重要。金融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乃至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安全,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正处在一个深化改革、优化结构、规范治理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关系国家安全的大事来抓,已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金融风险的8种类型,目前面临的金融风险状况,就金融风险作了原因分析,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七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解冰华 《甘肃金融》2002,(12):32-33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风险也要在经济发展中得以化解.要创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推进金融安全区建设,必须从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定经济大局出发,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甘肃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倡导诚信守约的道德规范,提高全社会的信用观念.在我国,由于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瓶颈",其成因错综复杂,但究其根本,还在于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这就给打造良好金融环境,建设金融安全区提出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我国金融业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作为地方合作金融组织的农村信用社,近年来立足于发展农村经济,业务经营上兼顾质量和效益,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信用社风险隐患仍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总体上看,我国金融运行平稳,金融风险正在逐步化解,但由于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各种矛盾积累已久,从根本上处置和化解我国地方金融风险的难度很大,特别是有些地区的金融风险仍在不断暴露,直接影响了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应引起高度重视,笔对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金融风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显示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金融的健康平稳发展已成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加防范和抗御金融风险的能力,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对一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都极为重要,本文将着重从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就金融风险的化解和防范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