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洛市从去年7月起在全市启动实施了“机关优秀年轻干部下基层、基层优秀年轻干部进机关”双向挂职工作,使全市132名干部在半年的挂职工作中得到了历练,形成了干部到基层锻炼、人才从一线选拔的良性循环机制,锤炼提升了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机关与基层的优势互补。今年5月,商洛市再次从市直机关、县区党政干部中选派了1044名优...  相似文献   

2.
《发展》2003,(9):31-35
正方:从政、从商,都是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反方:干部都下海工作谁来干?带薪下海应慎行新华网消息:为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湖南省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民企人才政策,鼓励公务员辞职从事民营企业工作,辞职者照样享受国企待遇,可以领取最高5年的基本工资补偿。据悉,为给有志之士系上“安全带”,湖南省规定,公务员到民营企业发展,如果今后还想回政府机关,只需将辞职费交给原单位即可。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公务员带薪“下海”这一举措,有人认为是解决基层政府机构臃肿和人员膨胀这一突出问题的“良药”,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20033年7月9日的《…  相似文献   

3.
上级干部到基层挂职,叫做“下挂”;基层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叫做“上挂”。不管是“下挂”还是“上挂”,对挂职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下挂”可以丰富基层工作经验;“上挂”可以提高宏观管理能力。绝大多数挂职干部在挂职期间都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锻炼和考验;也有一些挂职干部在挂职期间指手画脚、结党营私,给人们留下了极坏的印象。 挂职,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成长经历;对整个干部队伍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选才、育才方式。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年拼搏路,今朝更好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逆转,留下的轨迹令人们浮想联翩,深思或者憧憬……2004年,春天的鼓点尚未擂响,两会的东风即将吹拂,我们坚信,已到群情振奋之日,正是民企腾飞之时!在上一期的《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杂志中,我们通过“红色信号”、“孙大午与融资”、“富豪榜”三大关键词梳理了2003年中国民企发展历程;这一期,我们展望2004年,聚焦推进民企腾飞的三大看点——“民资参与国企重组”、“投资体制改革”和“税制新政上阵”,关注民企腾飞不可多得的契机。俗话说,商场如战场。有人说,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是善于课前预习功课的学生。唯愿我们精心策划、编排出的本期封面文章,能够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在出征2004年之前看到的一卷实用、有效的阵前手册……  相似文献   

5.
机关改革前,南县明山头镇有常设站所45个,机关人员达720多人,职能交叉重叠,人浮于事,财政不堪重负。去年,该镇大刀阔斧的精简机构,分流富余干部,减员消肿。到今年4月份,全镇共分流富余干部职163人,清退集体工和临时工32人,仅工资和办公经费一项,一年就为镇财政节省80多万元。在干部分流的同时,该镇对优化组合后的35位干部严格实施“千分制目标管理考核”,干部工作作风大为转变。在今年春上的水利冬修扫尾工程中,镇干部不再只是在堤上来回“巡视”,而是脱下鞋袜,和群众一起担土、抬石头,结果3天就完成了7…  相似文献   

6.
“私企长不大 ,长大必散伙” ,似乎已成为人们对私企成长的“定论”。可正是在国内一批“民企巨人”纷纷倒下的背景下 ,武汉的“红桃K”却持续7年稳健发展 ,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后劲 ,从6000元起家到总资产45亿 ,从8个总裁“打天下”到18个总裁“坐天下”且一个不散 ,这是为什么?中华全国工商联常委、红桃K董事主席谢圣明 ,新近向记者坦陈民企做大的“诀窍” :老板的股份越来越少 ,员工的股份越来越多 ,民企才能越做越大。谢先生认为 ,纵观民营企业的发展 ,大都经历了“能人经济”的阶段。在创业的初期 ,老板常常是依靠自己的精…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民营企业发展较快.经济快速增长。据统计,2011年全区共有民企19880家,经济总量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90%以上。民企扶贫成了中坚力量,全区上下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局面。2012年4月初,江苏省扶贫协会在扬州市召开会议,省市领导和与会人员到江都察看了民企帮扶现场,听取了民企老板的介绍,对民企帮扶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场触及县乡机关干部“饭碗”的机构改革行将开始。“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向比较平静的县乡机关大院开始骚动起来。改革“革”到自己的头上了,何去何从?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在议论,在盘算,在猜测,浮想联翩,心态各异。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起,温州市委、市政府针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问题,在温州开展“效能革命”,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效能革命”不亚于一场风暴。到目前为止,全市有400余名机关干部落马,148余名工作人员因违反规定而受到行政告诫、降级、降职、撤职和辞退等处理,260多人被通报批评,温州“效能革命”活动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引起  相似文献   

10.
干部上电视露脸,一般都是好事。可是,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机关“作风建设年”动员会上,会场播放的机关作风明察暗访短片却让“上镜”的干部颜面全无,他们因为在上班时间玩游戏、炒股、上网、聊天或者迟到、早退、擅自离岗而被曝光。在今年的泉港区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这样自揭家丑的暗访短片还将放在区电视台上公开播放,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体会到的民营经济最为艰难的一年。”这是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魏杰日前在首届民营经济圆桌对话会上发表的感受。“如果政策很难推进,今年将是民企的卖身年——不是给国企当‘小妾’,就是给外企当‘二奶’。”云南红酒董事长武克钢说出对今年民企命运的担忧。  相似文献   

12.
时下,各地都在积极地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改善政务环境,但少数地方仍然存在“上级喊破嗓子、群众跑坏腿脚”的“两头急”,处于执行层的机关工作人员却“慢吞吞”、“冷冰冰”的怪现象,国家政策、法规以及上级指令到了一些机关干部手里就走了样、变了形,“冷拒横推”等“衙门作风”的庸俗习气突出,  相似文献   

13.
百字新闻     
百字新闻宜丰农民进城“相”干部最近,宜丰县委、县政府推出一项改革新举措:让全县农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情况,可到县直机关“点兵选将”,对被选中的干部实行优惠待遇.到目前,全县已有130多名懂技术、会经营、信息灵的机关人员被各乡镇农民当作“财神”请下了...  相似文献   

14.
胡修康 《宁波通讯》2009,(11):60-61
为贯彻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及浙江省委、宁波市委(《2006年-2010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处级干部的培训机制,今年我们先后到宁波市级机关有关单位和部门,就近些年来市级机关处级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对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进处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干部的考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称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称为“审查”,建国之后是“考察”和“鉴定”(有时也叫“考核”).直到1983年才统一为“考核”。干部考核是指考核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干部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及其业绩所进行的考察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他,参加“干部进民企促发展”活动,来到互邦实业集团,为民营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他,扎根基层,一个多月跑遍重庆17个区县,行程8000余公里,践行群众路线. 他是黄科. 他用自己的“企业日记”,记录了基层里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庸者下能者上”,辽宁海城做法有新意1998年2月,辽宁海城市机构改革全面展开。市直领导干部人数由238人减少到125人,全市城乡由财政开支的机关工作人员由3255人减少到1455人。并建立了全新的选任干部新机制,其核心是敞开“入口”,疏通“出口”。...  相似文献   

18.
徐家钏 《浙江经济》2011,(17):40-41
浙江民营企业作为中国民企的优秀代表,正面临着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作为应对全球化影响的策略和延续企业竞争优势的途径,诸多浙江民企已经从原始的、纯粹本土市场利益驱动的发展阶段向国际化拓展转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民企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国际化海外拓展努力,从传统企业单向的平面拓展模式到“集群式”走出去发展模式,再到价值链扩张型投资的发展“新模式”,实现了民企自身发展和拓展海外市场的双重转型。  相似文献   

19.
10月16日晚7点半,天已经完全黑了,陇县曹家湾镇机关会议室里却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场“例行”的学习会准时开始了. 这是《当代陕西》记者在陇县采访时看到的一幕. 曹家湾镇党委书记王晔告诉记者,按照年初制定的《曹家湾镇机关学习制度》,每周三晚为机关学习时间,每次学习不得少于2小时. 干部“走读”疏远了干群情 “今年以来,我们以‘改进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主题,推行‘夜学’ ‘夜议’ ‘夜谈’ ‘夜访’的‘四夜’工作法,着力破解乡镇干部‘走读’的问题.”陇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建平说.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渭南市从改善镇(办)机关基础设施、提高镇(办)干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三方面入手,有效解决了镇(办)机关办公生活条件差,干部流动不畅、活力不足、工作“走读”等问题,确保干部安心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一是在机关基础设施投入上倾斜,用良好工作环境留人心.2012年以来,市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6609.6万元,实施镇(办)机关“五小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干部就餐难、洗澡难、如厕难和生活单调的问题,营造了安心留人的环境.为解决镇(办)机关冬季采暖问题,去年8月份以来,市财政又投入专项资金2806万元,实施采暖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已有53个镇(办)实现了集中供暖;65个镇(办)计划采取自建燃煤(燃气)锅炉集中供暖;20个镇(办)利用空调等设施采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