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新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严重地阻碍着新疆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文分析了新疆环境经济手段现状,提出必须运用适当的环境经济手段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同时提出了选择环境经济手段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危机,人们采取了种种管理措施,包括经济管理。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推行了水资源经济管理办法,也就是收取水资源费,收取水资源费是由于水资源短缺而政府对用水采取的经济制裁手段,所以说它是水资源的经济管理措施。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省市都收取水资源费,但现行的水资源费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单一、静态的,即按每立方米收取一定的不变金额,幅度一般在2—10分之间。国外现有的水资源费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水资源的状态,水资源经济安全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安全。从水资源的经济安全入手,阐述水资源经济安全的内涵,分析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经济手段作用有限、人为认识误区等影响我国水资源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利用财政金融政策、产权政策、价格政策等经济手段来保障水资源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费是国家水资源所有权的经济体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水资源费制度已在水法中载明,全国各地正在逐步推行。水利界以及各界关心水资源工作的专家、学者们自80年代以来就开展了水资源费的理论研究,并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征收水资源费的理论依据、收费性质、征收范围、标准以及使用管理等一系列政策问题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本文将从我国征收水资源费的实践出发,结合个人学习、理解,就水资源费问题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6.
关于水资源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水资源是否具有价值《水利经济》1988年4期刊登的杨鲁同志的文章认为:“水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不是劳动创造的,没有劳动价值,也没有劳动价值转化而成的价格。”《水利经济》1990年1期刊登的杨柄同志的文章对杨鲁同志的上述观点提出异议。他认为:“自然资源本身是没有劳动价值的,但当使它具备开发条件时,就已物化了大量劳动,因为在开发利用以前,我们必须对自然资源进行调查、勘测、评价和研究等。……对水资源来说,除开发利用前的调研工作外,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境经济学原理,对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费用效益理论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费用效益分析的思想,对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经济手段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对水域生态环境采用收费、排污交易、押金等经济手段进行保护与管理是切实可行的,能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地勘基金是管理资源的经济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利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25(3):4-6,54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国土资源部的讲话中,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定位为管理资源的经济手段,从根本上澄清了长期以来,一些业内人士习惯于将地质勘查基金等同于一般财政专项的认识。用好中央地质勘查基金至少要做到五个统筹.即: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统筹;资源勘查周期与市场即时需求的统筹;国家意志和地方意识的统筹;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矿产勘查的统筹;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的统筹。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往往是制约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区域经济常常以水资源开发作为先行,陕北能源基地是我国晋陕蒙“三西”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属资源富集的经济落后地区,发挥优势摆脱贫困是本区的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探析水资源治理的内涵及其与传统水利管理的区别。认为,治理与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治理的客体是多方利益主体以及他们之间可能互不隶属的社会关系;而管理是针对一个封闭系统内部的,管理体系中的权力关系是自上而下的。人类治水活动系统包含两个子系统:处理水与人关系的自然子系统;协调人与人关系的社会子系统。中国水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水危机的根源在于协调处理社会子系统能力低下所导致的治理危机,治水的关键在于“治人”,在于提高对水资源的治理能力。由于要面对和处理横向的、互不隶属的社会关系,水资源治理与传统的水利管理从内容到目标、到手段,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人们对水的认识不足,不注意节制自己的行为,不注意有效保护、节约水资源的问题,指出:水资源为万物生存发展之必需,水资源是稀缺性资源,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强调: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不仅是经济,也关系到政治。提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水利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水与生态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要“量水而行”、“量水发展”;在注重水资源治理、开发和利用的同时,更加重视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浅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建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人才市场及推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量丰富且水质良好的水资源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其资源优势显著。在新的发展环境和资源约束背景下,如何不拘泥于水电、供水、养殖等传统开发利用方式,而将这种优势转换为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新增长点,成为当代水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考虑的内容。为此,关键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用新经济、新动能的发展思路来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特殊优势,将其转化经济增长点,形成水经济。基于这种思路,分析了如何再认识水资源优势以及高附加值的利用方式,提出了水资源优势转换的五种方向与发展路径,给出了合理识别和判断水资源的优势及其转化的基本条件以及培育经济增长点所需的支撑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利基建投资的完全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99年中国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为基础,对水利基建投资的完全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并在编制1981、1987、1990、1992和1997年中国水利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考察了水利基建投资完全经济效益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水利基建投资的后向完全经济效益虽然不高,但通过直接和间接影响,给其他经济部门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大幅增加。从时间序列上看,单位水利基建投资的完全经济效益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从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资金筹措方式及水利资金管理等方面,比较中英两国水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模式的异同,分析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中国水利事业自身特点,提出拓宽水利部的职能范围;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以流域为单位的综合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权建设;在财务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我国水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