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财经》2012,(1):109-109
11月28日.在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支持下,由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主办的“2011第二届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隆重开幕。国际组织官员、驻华机构代表,非洲各国领导人,驻华使节,非洲企业家代表.非洲政策、经济问题著名专家学者等500多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后一块处女地”的非洲市场.已经招徕了国际资本的密切关注和激烈角逐。对中国企业而言,非洲市场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赢得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国企业不仅可以有效规避发达国家频频发起的贸易制裁.而且还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一、非洲市场潜力分析传统意义上的非洲代表的只是贫穷、落后和愚昧,但随着非洲大陆经济的发展以及非洲市场的对外开放.一个全新的非洲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3.
南非向东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南非这个位于非洲最南端的国家,总是闪耀着黄金和钻石的光芒。但事实上,与中国同为金砖国家成员的南非,除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外.还具有完善的金融、法律、通信、能源和交通体系。在非洲,南非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占据了全非洲生产总值的1/4,成为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南部引擎”。  相似文献   

4.
医药产业投资非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牧 《上海经济》2009,(8):54-55
非洲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中非经贸关系互补性很强,对于日益增长的中国经济来说,非洲是可靠的投资和贸易目的地;对于非洲来说,中国可以提供成功的发展经验,分享技术和开展贸易投资。非洲是各种流行性疾病多发地区,多种致命疾病不仅威胁人的生命健康,而且也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构成重大负面影响,因此.非洲国家非常关注医药产业的发展,良好的贸易环境为中国企业创造了最佳的投资时机。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7,(32):25-27
上月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非洲会议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显著的经济增长势头引起了与会各方关注。预计2007年非洲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2%,超过去年的5.5%。这与原来被称为“与增长无缘的大陆”的非洲简直是今非昔比。整个非洲已经从“贫困的大陆”变身为“伴随巨大矛盾成长的大陆”。  相似文献   

6.
欣华 《民营视界》2006,(6):35-36
“在非洲设立境外经济贸易区”、“建立中非发展基金”……从胡锦涛主席的8项举措到温家宝总理的5项建议,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日,向中国企业发出了强烈的“到非洲去”的信号。在当天开幕的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二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上,还传出中非将于5日正式成立中国——非洲联合工商会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6,(27):15-16
[英国《新非洲人》6月26日]原文提要:非洲可以从中国借鉴的经验就是:停止听信西方,就可以实现经济梦想。根据官方数字,中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想想20年前中国还被讽刺为“沉睡的巨人”,这无疑是个令人震惊的奇迹。  相似文献   

8.
1976年,是共和国成长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为两年之后中国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提供了历史契机和重要条件。 30年弹指一挥间.可是,正是在这一挥间.中国的巨大变迁却让世界震惊。 当然,能够实实在在体验这种巨变的还是中国的老百姓,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亲历过不知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看上黑白电视、第一次别上BP机、第一次用上电脑、第一次开上属于自己的轿车…… 不过.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改革.带给人们的并非完全是喜剧,不同人群社会位层的起落沉浮.让一部分人成了富人.另一部分人则相对成了穷人。与此同时.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也随之拉大……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非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中非关系逐渐呈现出“下移”态势,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来到中国“淘金”.广州以其独特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吸引了大批的非洲商人到此经商,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非洲人聚集地.通过对广州非洲商人的调研表明,非洲商人在广州以宗教、地域及商业的融合方式,经历了集中化、常住化及市民化的社会融合进程,并以民间化、草根化的独特方式影响着中非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静 《中国西部》2014,(38):56-59
据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102亿美元,是1960年的2000多倍。近年来,“非洲热”愈发升温,结束战乱后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非洲大陆’备受全球的关注,成为不少人眼中的淘金地。世界银行非洲区首席经济学家弗朗两斯科·费雷拉指出:“据我们预测,非洲将继续是世界发展最快的三个区域之一,延续近20年来强劲发展势头,经济发展不会中断。”  相似文献   

11.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面积302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人口7.5亿人,占世界人口总数12.9%,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适逢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非贸易也走过了50年光辉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中非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规模逐渐增大,质量不断提高,内涵日益丰富,关系愈加密切,成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全面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明证。21世纪以来,中国与非洲大陆交往日益密切,仅2006年一年,双方高层就进行了多次高级别对话:1月,外交部长李肇星出访非洲6国;4月,胡锦涛主席出访非洲3国;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访非洲7国。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令国际社会惊呼:非洲将成为中国未来几年外交战略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2.
著名社会学家赞孝通说: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人们眼中通常看不上的“乡巴佬”,实际上维系着对土地的渊源,生于斯,死于斯,血缘投影到地缘上,就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即使举家迁移,你自孽籍贯也永远无法改变。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一词.也是从“地”派生出来的.一个人的“地位”无论有多高.得意的是现在的位,在意的是最初的地。所以,落叶归根是一种情结。解甲归田是—种释然,耕读田园则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3.
传媒速览     
《浙江经济》2011,(11):12-12
中非挂钩 非洲经济增长已经同西方经济“脱钩”,新的“挂钩”趋势——中国和非洲经济增长已经紧密连接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14.
董彦 《中国报道》2011,(9):38-41
魏建国说,“在毛泽东时代,我们就说过,中国人民应该感谢非洲,因为是非洲兄弟将我们抬进了联合国。中国与非洲的友谊,很早就建立起来,我们视彼此为兄弟。”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加之“中非合作论坛”的助力,新一轮的开拓非洲市场的浪潮将给中国施工企业带来较大冲击,非洲也正在成为我国对外承包领域的重点市场,无疑,这是中国施工企业进军非洲的黄金时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环球财经》2012,(3):20-20
40多年前,中国人克服了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修建了中非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式工程——长达2000公里的坦赞铁路。这份从内陆国家赞比亚一直延伸到坦桑尼亚海岸的昂贵礼物,代表了中国人在当时的困难环境中依然坚持走出国门的雄心。上个月,又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中国造”非洲建筑付诸使用,  相似文献   

17.
在肯尼亚境内的非洲赤道线上,在可口可乐、富士等国际知名企业广告牌云集的地方,竖立着一块醒目的黄色广告牌,广告牌上,“华立”两个汉字后用英文补充道:“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18.
俗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则是“失败有三.无后为大。”但按照传统习惯.我们的企业就像中国人都是在病床上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才把子女叫到身边立遗嘱一样.对企业接班人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上廿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发生“转型”巨变;80年代末,中国人开始膨胀“暴富”的梦想:90年代末,中国社会已经冒出了一批批“富豪”。他们光怪陆离的身影,有的走上了通往民族企业家的红地毯;有的则如行云流水,销声匿迹;甚至有的声名狼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非洲投资通信和技术、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险等领域,中国的企业有很大机会。”11月5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下称“中国贸促会”)万季飞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而在消费品领域,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市场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