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深入财富标志量化问题的研究,提出财富密度概念,作为度量财富的一种新属性。通过财富密度的定量分析可区分一般财富和财富标志,从而使基于财富标志的各种拓展研究具有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财富密度概念进一步提出了财富分布空间和财富密度曲线,并从财富密度视角对广义虚拟经济中的财富标志泛化、基于财富标志的货币体系、心理需求r要素逃逸等问题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人们的财富观念以及获取财富的方法随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在经济全球化和虚拟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财富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使得我国的财富生产面临新的危机。增强国家和企业的财富能力,包括财富生产的能力、控制财富"食物链"的能力以及确保财富安全的能力等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陈宇 《资本市场》2013,(1):97-101
诺亚财富的兴起,在国内引领了很大一股风潮,其打破了金融产品大多通过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代销的传统认知。同时,诺亚财富的上市,也使得财富管理成为一个非常时尚的概念。但是,回归到财富管理本质上来看,诺亚财富的模式并不是财富管理。财富管理的本质,其实是帮助客户在众多金融领域里,结合客户的实际提供纷繁复杂的金融产品配  相似文献   

4.
资产财富效应关注的是资产价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国内外对资产财富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近年来,住房价格和股值的显著波动使得资产价值与消费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又重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不少学者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宏微观数据对财富效应的作用力度和产生机理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从财富效应的国际比较、财富效应理论机制的微观验证、财富效应对不同消费品的影响以及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表现四个角度,对国外有关资产财富效应的近期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结论揭示了影响财富效应作用发挥的潜在变量,但是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以及内在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金融借贷对消费的真实财富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其虚拟财富效应却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本文阐述了金融借贷虚拟财富产生过程及其影响消费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对金融借贷虚拟财富水平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金融借贷对农村不同消费群体的虚拟财富效应。结果发现,虚拟财富对不同农村消费群体均产生了积极的助推效应,随着分位点由低向高移动,虚拟财富效应呈现梯次递增分布;与收入、资产等真实财富相比,虚拟财富的引致作用更为突出。本文拓展了金融借贷财富效应的研究边界,为分析消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随机寿命和随机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假定下,利用必要财富增长率来度量退休人员的财富短缺风险,即在给定的个人财富过程和给定的置信度(95%)下,在给定的时间段内(死亡时刻之前),使财富值保持为正的最低财富增长率。本文利用随机死亡率模型和退休人员财富变化过程推导退休人员的财富短缺概率,并利用数值算法求解财富短缺概率低于5%时的财富必要收益率。最后,本文从消费的角度划分了三类老年群体:基准群体、遗赠群体和独居群体,比较这三类群体的财富短缺风险特征;之后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认为消费物价指数和国债收益波动率的增大均加大了老年人的财富短缺风险。本文对必要财富收益率的度量为将来设计多样化养老金融产品的收益率提供了参考标尺。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8)
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态资源和生态服务,因此,把生态看作一种新的财富,不仅将财富的范围进一步拓宽,还构建了一种新的财富理念,为我们探讨自然生态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角度。生态财富作为一种有别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新型财富,具有它特殊的性质,即地域性、整体性和循环再生性。生态财富是全人类共有的,其所有权的界定依据其性质和特点往往采用公有制比较合理,因为只有实现生态财富的公有制才能保证其持续地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物质保证。文章从人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财富的定义内涵、生态财富的特点以及生态财富的所有权性质四个方面来诠释生态财富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财富观具有伦理财富观的特点,主要讨论财富中的义利关系和财富的分配;古希腊财富观具有增殖财富观的特点,主要讨论财富的内在属性及财富增殖。先秦和古希腊因地理环境与经济形态的不同决定了二者财富观的不同,这一差异对之后中西方传统经济观向不同方向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先秦儒家财富观主张把求利活动约束在社会道德规范内,鄙视不义之财,应继承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先秦儒家主张财富分配上国家财富(资本)与民间财富(资本)维持合理比例,古希腊财富观对财富增殖的讨论中强调对私有产权和契约的保护,两者都对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了当今衡量国民财富的GDP、GNP指标中的不合理之处,并结合其他学者观点提出了新的财富定义,再根据该定义重新给出了衡量国民财富增长的新衡量指标——财富增长指标,解决了GDP、GNP指标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财富论》作者在斯密的财富论和马克思经典作家财富论的基础上,遵循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参照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实践,深刻分析了现代社会中,财富的内涵、结构、源泉及财富创造的机制和规律,并阐述了从财富视角研究人民幸福的最大增进,即现代财富创造的终极目标是幸福创造这一命题。此论为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就是带领全中国人民谋取最大幸福,贡献了一个经济学家的学术智慧。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是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和财富有着天生的紧密联系,具有极强的创造财富特点。通过对房地产财富效应的界定,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对财富效应的影响,调研了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状况,最后提出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个例子的引入,依次从两个角度阐述了自由交换产生财富的命题,首先从交换的最初和最终产品的对比直接说明交换产生财富,其次从交换产生分工,专业化的分工从而导致财富大幅度增加,再通过交换的过程使得个体实现财富的获得的角度,从而证明了交换是财富增加的必经之路.最后阐述了保证最终财富的实现离不开对产权的明确界定与合理保障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衡量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特别是高质量的财富水平,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国家财富内涵研究基础上,以Dasgupta提出的包容性财富指数为总体框架,从人力财富、物质财富和自然财富等三大维度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财富指数。并分别利用J-F终身收入法、永续盘存法和资源预期收益折现法对我国省际层面的人力资本财富、物质资本财富和自然资本财富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1997—2017年我国总财富从171. 67万亿元增长至412. 02万亿元,20年来的财富主要依靠物质资本财富和人力资本财富驱动,其中物质资本财富驱动作用更加明显。从各省(区、市)情况看,财富增长最快的地区均以人力资本财富为主导,而财富增长最慢的地区均以自然资本财富为主导。未来经济发展中应统筹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打好物质资本财富积累基础;以"调整存量、做优增量、提质增效"为核心目标,提升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适时推动生育政策调整,为人力资本财富的增长提供条件;依据各区域财富结构的具体特征,统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推动财富结构的持续优化,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5,(9)
文章论述了智慧财富、物质财富、货币财富的概念内涵和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学习对于创造智慧财富的重要性,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张帅 《当代经济》2010,(9):128-129
本文通过对1994年第1季度到2009年第3季度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我国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研究表明:在财富效应的方式上,股票价格上涨在短期具有挤出效应,在长期具有财富效应,而房地产价格上升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具有财富效益;在财富效应强弱上,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要强于股票价格;在财富效应的时序特征上,股票价格波动对消费在4季度后的影响较大,而房地产价格波动在当季度就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就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财富效应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探讨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财富形态和财富生产,认为物质财富是财富的基本形式,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分工和交易,即市场经济可以极大地增加社会财富。200多年以后的今天,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特征的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财富的形式、结构、形成也发生了与之相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09年6月份以来,中国房价再次快速上涨,研究房地产财富效应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各地区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表明:4个直辖市、东北和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负向财富效应,中西部地区财富效应不显著;经济越发达地区,房地产负向财富效应影响系数越大,居民住房压力越大,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也越明显。本文还分析了房地产负向财富效应和高房价的后果,并浅议了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8.
完善财富积累机制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背景和江苏财富积累现状及问题,从做大财富流量、做优财富存量、调控财富代际传递三个层面提出了江苏省完善财富积累机制的政策建议,有助于“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在财富概念理解和把握上可能具有的狭隘性和静态性缺陷,恰恰可以从哲学的视角加以矫正。从哲学的视角深度透视财富概念可以发现,正是财富概念内在深刻的二律背反构成了财富的社会矛盾运动内在动力与发展轨迹。深入解读财富的实体性与意向性、私向性与社会性、目的性与工具性、历史普遍性与特殊性这四个二律背反的形成和演绎,对于揭示财富的社会矛盾运动规律及其要义,破解关于财富概念的种种迷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1985年~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数据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这段时期我国城镇居民财富集中度的变化趋势,探讨了财富集中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财富集中度要适度,过高或过低都将阻碍经济的发展,并就如何调控财富集中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