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行卡产业是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由发卡、收单、专业化服务组织等众多企业或机构组成,为社会提供电子支付产品和消费信贷产品的企业群体。从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国内的第一张银行卡至今,我国的银行卡产业从无到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分析银行卡产业的经济特征——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和其运作机制,指出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行业管理体制与制度的适应性、前瞻性和延续性不强,信用信息的资源培植和价值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备性不足等是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信用卡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主要是:成立独立核算、专业管理的信用卡业务中心,产业经营管理实行高度专业化分工,监管原则由单一的控制风险向合理控制风险转化,健全银行卡法律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紧密围绕北京市产业发展战略,创造性地开展了以“一个体系、两个试验区、三个融资试点”为主要内容的“1+2+3”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出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一定成效.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体系,健全信息采集与更新机制,健全信用信息服务机制,完善信用支持服务体系,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宣传.  相似文献   

4.
促进银行卡业务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已经从粗放经营步入到资源整合的关键阶段,应通过进一步完善银行卡用卡环境,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等措施,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银行卡产业反洗钱体系脆弱性主要在于短板效应、国际性特征、信息不对称、业务模式复杂四方面,而银行卡产业反洗钱体系现状——产业各方各自为战、职责定位不清、反洗钱沟通协作缺乏,使我国银行卡产业反洗钱脆弱性进一步加重.为提升银行卡产业反洗钱有效性,需从参与主体职能与相关制度建设两方面,构建宏观视角的银行卡产业反洗钱体系.  相似文献   

6.
华尔街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放缓,中国经济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驱动型转变已迫在眉睫.韩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积极发展银行卡产业,充分利用信用卡的信用功能,有效促进消费信贷,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取得巨大成功.同时其2003年因银行卡产业开发过度,爆发信用卡危机,被业界公认为全球经典案例之一.其成功经验、危机教训对我国当前如何大力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提高消费信贷水平,以扩大内需,又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浙江省为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担保机构自身实力偏弱,资金来源单一且资金补偿机制缺乏,与协作银行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欠缺以及中小企业诚信意识较差、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不足。需在借鉴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经验基础上,采取提高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再担保机制,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和信用管理体系,加强与协作银行之间的沟通,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创新担保业务等有效措施以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快速发展,为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存在信用担保业监管体系亟须完善、信用担保机构杠杆作用发挥有限、信用担保业地区间发展水平不均衡和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细化,加强银行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力度,建立政府、银行和信用担保机构相结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促进我国担保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信用管理服务市场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广东省信用管理服务市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信用管理服务需求尚显不足,信用管理服务机构影响力有限,信用管理服务产品供给不足,市场监管需要加强。因此,信用管理服务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既需要创造市场需求,又需要通过培育和引进信用管理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改善供给,还需要制定好市场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已经从粗放经营步入到资源整合的关键阶段,应通过进一步完善银行卡用卡环境.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等措施,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信用担保机构是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主要从事担保、再担保业务及相关融资服务,并独立承担担保责任的专业化融资服务机构。从信用担保行业经营运作模式来看,分为三种类型:非盈利性质以政府支持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以会员单位出资为会员单位服务的互助性担保机构及盈利性质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商业性担保机构。  相似文献   

12.
自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应用工作开展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指导营口市中心支行积极创新服务方式,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了增量机构信用代码网上配发,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推动营口市的信用体系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征信体系建设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信用风险,净化社会信用环境。近年来,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征信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还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针对现阶段我国征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规建设滞后、信息垄断严重、征信机构公信力不高等问题,提出我国征信法规体系建设、征信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以及征信的管理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表现为房贷机构、投资银行、评级机构和联邦政府的缺信行为.其深层原因是管理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信用评级机构反应滞、法律制度与监管上出现漏洞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是:要充分认识建设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真做好信用管理系统的基础性工作;建立起严格的法律体系和惩戒机制;保证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自实施"大银川"发展战略以来,银川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吸引着海内外更多的投资者和旅游观光者."塞上江南、回族之乡、西夏古都"的大银川魅力也更多的为世人所识.要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良好的信用环境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银行卡作为特殊的金融商品、现代化的金融工具,是国际流行的先进结算手段、支付工具和新颖的消费信贷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大力发展银行卡对于改善流通环境,完善支付手段,规范金融服务,发展个人消费信贷,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经济活动的透明度,增加税收,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的要素有企业、市场、品牌、协作关系、生产基地、专业化配套环境、公共研发机构、制度创新等。产业集群的模式有轴轮武产业集群、多核武产业集群、网状武产业集群等。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是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设配套环境、实施专业化园区建设、培育品牌集群以及实施“目标招商”和“策划招商”。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逐渐受到举世瞩目.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定义,知识型服务业(Knowledge-based service industries),是指提供服务时,融入科学、工程、技术等的产业或协助科学、工程、技术推动的服务业,主要包括通讯服务、金融服务、商业服务、教育服务及健康医疗服务等.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它实体.如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销售渠道和客户、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资相关的产业公司等.按以上定义,和产业集群(尤其是制造型产业集群)相关的知识型服务业可以视为以提供技术知识(know-how)为主,并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业,或拥有技术背景的服务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欧元区经济金融一体化不断加深和跨境信贷市场平稳发展,欧洲各国私营信用信息服务行业已经在行业监管体系、机构经营模式以及信息产品生产流程等方面逐步达成了不同程度的共识,并分别在本国法律约束和市场监管下采取了多样性和竞争性的内部操作措施.欧洲各国私营信用信息服务行业的实践经验将对完善信用信息服务方式和强化行业监管产生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后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改革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也导致了一场信用评级危机.在危机中的拙劣表现使得评级的价值以及评级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受到严重质疑.本文首先分析现有信用评级机构业务模式中内在的利益冲突,得出评级购买、声誉机制削弱和模型错误可能是导致评级虚高的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评述美国最新的信用评级体系改革方案,最后结合国际社会对本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体系的相关经验教训,为我国未来信用评级体系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提倡信用消费以扩大内需以及银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一个巨大的障碍是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体系.基于此,笔者将美国发达的个人征信产业与我国目前相对落后的个人征信产业从发展历史、管理模式和运用状况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进而在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活化信用管理模式和完善信用应用体系三方面得出若干启示,为后续进行的实证研究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