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便利店作为一种新兴的零售业态,发展前景广阔。但近年来,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之一的杭州,便利店业态因为受选址不当、租金过高、竞争激烈、管理水平低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经历本世纪初期的快速发展之后逐渐开始放缓甚至出现倒退。寻找合理而有针对性的经营管理策略,是杭州的便利店业态突破瓶颈、再度兴起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行业层面,受到电商冲击、成本上涨、消费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实体零售业面临寒冬.外资大卖场频频关店,而传统百货业也面临利润和销售额的双重下滑.在行业凋零的大背景下,诸多零售巨头也将目光瞄准便利店业态.而此时,以便利店为代表的社区型商业开始大放异彩. “便利店销售的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而且有很多服务性功能,这些都是电商无法取代的.此外,便利店客单价高,面积小,租金承受力相对强,在未来很有发展潜力.”很多行业人士在这一点上能够达成共识:在互联网深度发展、线上线下交融的时代,电商在寻求O2O落地解决方案,而便利店正好符合其要求.  相似文献   

3.
便利店作为新零售业态,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普通存在经济效益不佳,并未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甚至陷入与超市互为竞争的尴尬境地,其原因何在,如何摆脱困境创新发展是摆在每一个国内便利店零售业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便利店看上海,上海作为中国便利店密度极高的城市,其竞争程度可见一斑.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在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的同时,更需要对消费者进行细腻的认识与分析.联华快客作为土生土长的民族品牌历经17年,终于在竞争激烈的便利店行业站稳脚跟. “小Q”问世 追求便利是人的天性,在一切都被智能化、数字化的今天,人们对便利的追求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便利店作为零售行业里的小小业态,从来都是以小而美的特点占据着消费市场的一席之地.而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它却是一舶来品,7-11、罗森、全家,大家叫得上名字的便利店品牌无一例外不是外国品牌.在此背景下,要想打造民族品牌,并实现突围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便利店这种新兴的零售业态,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有了发展的土壤.其中发展最快的地区就是上海,上海便利店历经十几年发展,成为便利店发展的典范.西安的便利店发展也已有五六年的历史,同时表现出巨大潜力.本文通过比较沪渝两个城市的便利店行业的发展,证实两者发展轨迹的相似性.并且根据两地的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对比研究,我们预测未来的两三年西安将迎来便利店的第二次快速发展时期.但是根据政策支持以及便利店理论,我们得出西安便利店的市场容量远远小于上海市便利店的市场容量.在上海,是资金雄厚的零售业大鳄对便利店行业"几分天下",因此,在目前还没有大资金企业进入便利店行业的西安,资金实力并非十分雄厚的零售企业只要抓住未来两三年这一契机,完全可以在西安便利店这一行业中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6.
便利店由于规模偏小等原因,在同超市等同类业态竞争上存在显著劣势.通过采用问卷、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对北京市部分便利店的生存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北京便利店面临的外部竞争还是很激烈,便利店周围销售同类商品的相关机构非常多.从内部经营管理来看,大部分便利店都在走超市模式,自身的经营理念和定位并不清晰,"便利"的特点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连锁便利店商圈特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决定零售店经营成败的三个关键因素是“选址、选址还是选址”,因此,在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零售业态连锁便利店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其商圈特性并为科学选址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连锁便利店的商圈特性的研究,提炼出对便利店经营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店址因素,包括通行量、商圈类型、商圈竞争程度、消费能力、可视性、动线性等,并利用定性、定量等研究方法分析上述因素对便利店经营业绩的影响,初步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连锁便利店关系营销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述连锁便利店业态及关系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对连锁便利店关系营销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连锁便利店关系营销的对策,旨在为连锁便利店营销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零售商业业态多元化是市场放开、市场竞争激烈化的必然结果。我国零售商业流通领域目前已呈现多种业态互相并存、互相竞争、互相配合的新格局。超市、便利店、仓储式超市等多种新型商业业态成为流通领域新的亮点。在这一格局下,科学合理地选择零售业态以赢得竞争优势显得十分迫切。业态选择应该转变观念,实行业态多元化;业态布局科学合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互相配合;多方面进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0.
快节奏的生活,往往让很多年轻人无暇顾及自己的日常.小白,年轻白领,一人在上海打拼.因工作需要,常常来不及吃早餐就得出门挤地铁,她所在的小区门口有家便利店,那是她常去的地方,每天早晨她会在那里买一个包子、一个茶蛋,外加口一杯豆浆.晚上下班回来,饥肠辘辘,她总要去便利店里吃点关东煮,再冷的深夜,也会让她感觉暖暖的. 便利店作为小而美的业态出现,它首要的功能就是便利,而这种便利会让顾客感觉到亲近,没有任何压迫感.联华快客将“快客,我的快乐时刻”作为经营理念,重新出发.  相似文献   

11.
在零售业的发展中存在着便利原则,人们对便利的偏好决定了便利店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的便利店在发展中存在着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经营者观念陈旧,对“便利”的理解有偏差,政府的扶持和政策引导不够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便利店在发展过程中应遵循“便利原则”,使便利店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便利”,以推动我国便利店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便利店这种新兴的零售业态,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有了发展的土壤。其中发展最快的地区就是上海,上海便利店历经十几年发展,成为便利店发展的典范。西安的便利店发展也已有五六年的历史,同时表现出巨大潜力。本文通过比较沪渝两个城市的便利店行业的发展,证实两者发展轨迹的相似性。并且根据两地的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对比研究,我们预测未来的两三年西安将迎来便利店的第二次快速发展时期。但是根据政策支持以及便利店理论,我们得出西安便利店的市场容量远远小于上海市便利店的市场容量。在上海,是资金雄厚的零售业大鳄对便利店行业几分天下,因此,在目前还没有大资金企业进入便利店行业的西安,资金实力并非十分雄厚的零售企业只要抓住未来两三年这一契机,完全可以在西安便利店这一行业中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13.
零售业态的变革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售商业业态多元化是市场放开、市场竞争激烈化的必然结果。我国零售商业流通领域目前已呈现多种业态互相并存、互相竞争、互相配合的新格局。超市、便利店、仓储式超市等多种新型商业业态成为流通领域新的亮点,在这一格局下,科学合理地选择零售业态以赢得竞争优势显得十分迫切。业态选择应该转变观念,实行业态多元化;业态布局科学合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互相配合;多方面进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4.
正在经历了各种转型尝试之后,百货业现在又拾起了一根新的救命稻草——便利店。继王府井收购北京7-11便利店25%股权、步步高开设汇米巴便利店后,近日,天虹商场(002419,SZ)于深圳开设的第一家便利店正式开业。天虹商场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便利店早就处于试营业状态,希望能依托现有商品供应链和社区零售营运经验,将其打造为线上业务的线下订取货点,形成O2O闭环。不过,据了解,看似乐观的便利店业态竞争已十分激  相似文献   

15.
中外零售业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零售业态的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一方面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战略有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和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收入因素、技术因素、分类标准和业态群体,分析零售业态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对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和连锁店等几种业态进行中外比较,研究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偏差和缺陷。  相似文献   

16.
对于超市这样相对传统的业态来说,生鲜有着极大的聚客能力,因此生鲜经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超市的人气和经营效果。相比便利店、购物中心,超市是零售业中较为"传统"的业态,其在经营模式和理念方面也相对成熟。对于超市业态来说,生鲜特色经营、确保低价形象、提供优质服务是其制胜的法宝。有句话说:生鲜活、超市活。超市  相似文献   

17.
便利店是超级市场发展到相对较为成熟的阶段后,从超级市场中分化出来的一种零售业态,由于中国人均收入增加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作为继大卖场及超市之后出现的又一新兴的零售业经营方式,便利店已成为零售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从含义上说,它是一种具有食品杂货店特点的便利店,但又使用超市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业组织,具有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功能。目前连锁便利店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但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连锁便利店发展大有星火燎原,全国蔓延之势。但仔细审视之下,我们发现目前诸多便利店的繁荣只是局部的、外表的繁荣,其背后蕴藏着潜在的危机和薄弱环节。因此,连锁便利店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需求过剩、市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便利店在我国虽迅速发展,但对比便利店巨头7-11而言,我国国内当前的便利店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系统的分析了7-11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现状,客观的为我国便利店的发展提出了合理话建议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14年5月中旬开始,国内民营快递巨头顺丰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推出了一种新的业态——顺丰嘿客便利店。据公开资料,首批共518家。根据官方资料,"嘿客"便利店除可以提供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还具备ATM、冷链物流、团购预售、试衣间、洗衣、家电维修等多项业务。这一新的业态引发了零售业、物流业以及电商从业者的大规模讨论。这一新"物种"引发的核心问题是:电商时代,现有的便利店  相似文献   

20.
近来便利店在大城市急速成长,各式新的商业形态不断兴起,从业者均可感受到竞争日益增强及客源被瓜分的压力。因此,便利店的商品如何表现出差异性,提供给顾客更大的满足感,形成经营优势,已成为今后便利店发展的重要课题。我们都知道,便利店有四个业态特征:距离的便利。这里的距离可以用步行时间来衡量,指步行5分钟内可以到达;购物的快捷。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等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