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征地安置满意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从被征地拆迁的农户视角出发,对征地补偿和拆迁安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征地拆迁的补偿水平仍然是影响农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此外,居住环境、重建后房屋结构、宅基地安排方式、安置后通往公路的类别是影响安置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工程对非农经营和农业经营的影响、征地比是影响征地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提高补偿水平;优化安置环境和条件;提高农户参与水平;提供更多非农经营和发展机会等有助于提高农户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2.
群众对基层征地补偿、拆迁安置政务公开有迫切需求,基于杭州市拱墅区、宁波市江北区等7个县(市、区)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试点工作,对征地补偿、拆迁安置领域的政务公开事项、公开内容、公开类型等进行了全面梳理,统一技术要求。试点成效十分显著,政务公开事项更加符合群众的愿望和需求,政务公开内容更加规范,政务公开渠道更加便捷。建议将试点成果上升为国家技术标准,以标准促规范,引导基层建立征地补偿、拆迁安置政务公开长效机制,满足群众的真实需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土地政治危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表象上来说有可能是由于拆迁违背农民的个人意愿,有可能是征地拆迁手段暴力,也有可能是征地补偿不合理,等等。但是,矛盾形成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农村房屋征拆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征地过程中农村房屋拆迁补偿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其实,当城市强制拆迁、群体维权及暴力抗法等问题愈演愈烈的时候,农村房屋拆迁中的问题也同样严重,各地农村群体抗  相似文献   

5.
审慎征地与合理补偿:当前失地农民满意度调查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各地由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与冲突越演越烈.鉴于此,通过对浙江省H市城郊的征地拆迁现状的实证调查,发现失地农民总体满意度不高,主要表现为对安置房不太满意、对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本身及其执行不满意以及自认为家庭收入水平下降等.因此,本文认为,审慎实施土地征用行为,以合理补偿为原则,从而实现征地"完全补偿"的最终目标,进一步提高征地拆迁透明度,建立完善的征地拆迁执行机构及争议纠纷受理机构等措施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6.
<正>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审计部门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要落实"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重视研究征地补偿资金的审计。一、征地资金的审计风险1.事后审计,存在风险。征地审计基本为事后审计,被征土地地表青苗附属物已被清理移植,审计的书面材料既多又杂,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很难考证。同时涉及的被征地农户面广,青苗种类多,补偿标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征地拆迁项目不断增多,围绕征地产生的纠纷也越来越多。笔者曾参与云南省征地年产值标准测算,对云南多地征地难问题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建议多方采取措施,解决土地征收瓶颈问题。征地难的主要原因补偿标准不够统一。征地补偿过程中,存在相邻区域补偿标准差价较大的问题,造成了征地困难。特别是对于跨片区的项目,相同条件的拆迁户补偿标准不一致,面积测算标准不一,导致拆迁户相互攀比,并质疑拆迁方拆迁补偿款金额  相似文献   

8.
依法妥善解决征地拆迁范围内的"房"和"地"的产权问题,是搞好征地拆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是当前工作中应当思考和处理好的重要课题. 应依法注销征收拆迁范围内宅基地使用权 征地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政府行为.按照《物权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征收拆迁范围内的"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属于依法征收和拆迁补偿安置的范畴,随着集体土地的被征收,其"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就应"消灭".按照《物权法》规定,"已经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者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6月26日,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国征地制度建设再次迈出重要步伐,这也是继2004年《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之后,国土资源部针对征地管理出台的最为全面的一个文件。  相似文献   

10.
钱慧文 《水利经济》2009,27(6):47-50
通过实例说明了传统公益性工程征地与经营性开发征地补偿标准的差异性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不稳定,从征地政策、补偿标准测算、征地拆迁工作方法等方面分析了传统公益性工程征地拆迁政策的不足。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征用需要充分体现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并从同地同价、公开透明、生活水平不降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合理的补偿估价机制、重视遗留问题的处置等6个方面提出了公益性工程征地拆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物权法中征收征用制度之理解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共有八个条文对征收征用制度予以规定,这些规定对完善我国征收征用制度具有重要意义:(1)首次以民事基本法的形式强调征收原因限于公共利益目的;(2)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征收集体土地时"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的补偿原则;(3)首次对"征收"、"征用"制度予以明确区分;(4)明确了征收个人住宅的补偿原则;(5)首次单独规定了对所有权人之外的关系人的补偿。这些规定为今后制定专门的征收征用法提供了原则性的依据。但《物权法》关于征收征用制度的部分规定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如征收的标的、拆迁补偿的含义和范围等,应通过法律解释或适用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12.
征地补偿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在对比、借鉴其他国家理论、经验基础上,从土地权属、征地范围、补偿标准和征地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征地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实际出发,逐步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严格限制征地范围、完善市场化补偿机制、加大征地决策透明度和加强征地行为监督来解决征地补偿问题的政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中国实践中已经采用的"征用有偿、管护无偿""征用无偿、管护有偿""征用无偿、管护无偿"3种补偿模式,提出了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6个具体措施,即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条例》;依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2007年《物权法》确定"征用有偿、管护有偿"的补偿模式;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承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方面的责任;修改《森林法》,明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开支范围;先补偿后征用;征用补偿实行分类。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解决当前征地工作中存在的补偿标准偏低、随意性较大、同地不同价问题。研究方法:以广西都安县为例,对基于统一年产值标准的征地补偿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新的征地补偿方法提高了都安县的征地补偿标准,解决了都安县以前征地补偿过程中存在的随意性较大和同地不同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都安县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活有保障。研究结论:新的征地补偿测算方法,加强和完善了征地制度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失地农民合法土地财产权益;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土地的特性、潜在利用价值和市场价值,没有充分涉及到农地发展权问题,导致新的补偿方法存在较多缺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土地征用补偿问题是我国土地管理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重点所在.从土地生产功能差异的内涵界定入手,从法律、技术和社会层面对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进行了简单评价,分析了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完善中考虑土地生产功能差异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考虑土地的真实价值和征用前后土地的生产功能差异进行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索简便的征地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研究方法:以现行规定为基础,结合北京市实际征地情况,量化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合理分配土地征后增值,确定征地补偿的构成。研究结果:提出征地补偿包括土地资源价值、土地社会保障价 值、土地平均增值收益三部分,探索使用宏观数据合理量化征地补偿标准。研究结论:征地补偿标准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数据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征地制度已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对被征地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分析,从征地类型的界定、农民的补偿安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法制监督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征地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态补偿在征地补偿中的缺失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建立合理、完全、正当的土地补偿机制。研究方法: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研究结果:在土地征收补偿中,不仅要对土地的资产价值进行补偿,而且要对土地的生态价值进行补偿,现行补偿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生态补偿缺失有着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应从观念、制度、方法等层面完善和确立土地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在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下,针对中国现行三种征地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性展开综合考察与评价。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第一,未能准确反映私人物品基础之上的耕地价值;第二,对于耕地公共物品属性认识不足,试图以建立社会保障的"成本"计算征地补偿的社会保障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重大偏误。研究结论:提高补偿标准,改革征地制度,调整失衡已久的利益分配关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农村土地内部产权关系进行解构,将承包经营权的权利构成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两部分,并界定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取得和灭失条件.现行的征地补偿政策没有针对征地时涉及户内各成员享有的承包权和经营权情况做出相应的补偿,这种补偿方式存在承包权补偿无依据,经营权补偿无科学的确定方法等问题,因此,科学的征地补偿标准,要对因征地而造成权利人受损的各项权利充分的补偿.通过研究提出了5种对下轮承包权的补偿方法,针对现金补偿的情况,又提出了收益还原法和年产值倍数法两种具体计算方式,对于经营权的补偿采用年产值倍数法,且补偿倍数与剩余承包年限相挂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