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焕春 《北方经济》2006,(12):15-16
一、概述 以“温州模式”为基本特征的温州区域工业化发展是过去20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典范。“温州模式”具有高度的自发性和平民化特征,有人说,温州经济是“老百姓”经济、“草根”经济、“乡土”经济和“民本”经济。事实上,“民办”“民营”“民有”“民享”已成为温州区域工业化发展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2.
曾水良 《民营视界》2006,(3):35-36,39
二十年前,因为温州人“求生”的本能,凭借“以血缘筹措资金,以亲缘进行管理”的管理模式,闯出一条“温州模式”的民企发展之路。造就了温州的多数草根农民成了民营企业主,而温州占90%比重的小农经济模式,其企业文化暨老板文化的特点也越发凸显得淋漓尽致。十五年前,源自温州的假货和信誉缺失,产自温州的商品一度沦为全民抵制货品。十年前,曾遭受媒体和学者广泛质疑的温州民企,再发蓬勃经济活力,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的神话。五年前,苏州模式的崛起,以温州民企为代表的“温州模式”转型再度成为舆论焦点。2003年,温州经济增长数据的衰退,引发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开始发出温州民企体制危险预警。  相似文献   

3.
1993年温州市委、市政府根据温州市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在全国库先提出了“质量立市”的响亮口号。1996年IO月,温少11市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质量立市”汇报会。中央充分肯定了该市3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1997年8月,温州市政府率领温州企业集团军在北京展鉴馆再次展示了自己的新形象。这次,他们在“质量立市”后加上了“名牌兴业”。以“质量立市、名牌兴业”为主题的温州“二次创业”正在浙南大地如火如茶地进行——温州濒临东海,是浙江南部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也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对外开放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温州工业经…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前,温州人到江西打工,如今江西人到温州打工,这种现象值得研究。今年5月,我到温州作过一次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的重大变化,令人惊讶不已,欣慰不已。以股份制合作企业、专业市场与小城镇建设为主要创新特色的温州模式,同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并称为中国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学家称温州为“东方现代化的启动点”,“创造了一条中国农村能够最经济最有效地开始工业化的道路。”温州经济90%是非公有制经济。20年来,温州人以“五把刀”(理发刀、修鞋刀、螺丝刀、菜刀、剪刀)闯天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入世”对温州民营企业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针对温州民营企业现状,提出温州民营 企业在机制创新和追求“地区和零部件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把 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接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温州人创造了众所周知的区域经济奇迹——“温州模式”,率先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温州人创造了“温州模式”,但“温州模式”不仅仅属于温州人。“温州模式”存在争论一直是不争的事实,除了早期的姓“资”姓“社”问题外,现在也有人在争论“温州模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高速增长,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人们对这些经验进行了总结,称之为“温州模式”。然而,随着外界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温州模式出现了较大的不适应,近年来温州经济增速出现下滑,温州模式面临着重构调整的考验。新温州模式是作为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在变化了的环境下,对原温州模式自发进行一系列调整,并经过不断的去芜取精与综合加总而形成的新发展方式或经验的总结。其本质依然是“市场解决”,核心依然是“自发、内生”,而基本形式则发生了三点主要的变化,一是建立更为科学的企业组织形式,二是追求更为科学的企业分工与合作,三是积极实施技术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温州,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奇迹,一个被海内外媒体不间断追逐的沿海山城,曾让多少人为之喝彩、为之鼓吹。正当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的“温州模式”大红大紫的烟尘慢慢消退时,最近,温州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这次关注对温州却不是利好的消息……从重工业的产业结构缺失,资本企业的迅速外流,到外资引进几乎为零,“温州模式”在烟尘过后,渐渐显出了自身的缺憾。这次诱发人们关注温州的不是温州飞速发展的奇迹,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温州老板神奇的创业故事,而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不断下滑。2003年上半年温州GDP增长落到了浙江省倒数第二…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在全国一直引人注目,许多地方都在研究、借鉴这两种模式,探索自己的经济发展路子。为此,笔者将“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加以比较分析,以引发经济工者更深入的思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苏南模式” 与“温州模式”的差异 苏南和温州在全国都处于经济发达的地区。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即“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先分析一下当初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温州经济最重要的资源是“温州人”,最大的财富是“温州人精神”,温州经济要靠温州人更好地“走出去”,“温州人经济”也离不开温州本地产业支撑,这是一种互补互融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3月28日,温州“金改”两周年.两年前,温州获批全国第一个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时,人们寄望温州“金改”可以诞生温州本地的民营银行,以此解决温州民间企业融资难等困局,进而化解因2011年民间借贷而引发的温州危机。  相似文献   

12.
《四川经济研究》2007,(2):22-25
据悉.当朗博.全华仁的“中国企业DQ&创造力超级训练”及“责任管理”在温州落户以来.温州商界、学界乃至政界的不少人士自动自发地成为推广责任化的志愿。在全国享有“温州通”盛名的名经济学家马津龙教授便是其中的一位。DQ理论和责任管理在温州一经着陆就受到商界高度重视,出人意料。对此,记慕名采访了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教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民营经济在温州80年代初 ,“要看资本主义复辟 ,请看温州” ,90年代末 ,温州这块民营经济的乐土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1999年春我有幸考察了温州的民营经济 ,真切地感受到温州民营经济给我们带来的勃勃生机。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首批农村改革试点之一 ,全国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之一的温州市 ,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卫城市 ,开创了具有温州区域特色的、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温州模式” ,个私经济占据国民经营90%的份额 ,温州市经济由此获得了高速发展。1978—1998年温州GDP由13亿元上升到680亿元…  相似文献   

14.
胡成中 《发展》2001,(9):69-71
在温州,这块蕴含着浓厚的瓯越文化,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温州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凭着智慧与创新的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区域经济的奇迹:“温州模式”,率先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然而,温州人不甘现状,富而思进,又在致力于新的变革和发展。十年磨一剑,新温州模式的诞生早在1991年,当时温州的经济增长仍是粗放式的外延扩大,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暴露出种种问题和矛盾,如市场质量不高,假冒伪劣问题较严重,企业规模小,管理落后,市场秩序不规范、不完善,盲目性较大;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经…  相似文献   

15.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一个品牌符号,这座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创”的意识、“放”的姿态、“民”的力量,感受到这座商业城市商气四溢、商机四伏、商潮四涌的独特魅力;温州人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一种典型代表。 2005年12月8日,在国家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民营企业 (中国·温州)对话世界500强”活动中,温州商人——  相似文献   

16.
事件回眸     
《浙江经济》2006,(2):63-64
浙江“非公32条”出台;浙江着力培育国企航母;温州商贾瞄准了改制中的国企;浙江企业大涨旗鼓引“内资”;杭州企业摘下香港股市“新年第一股”;彭博社: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7.
2006年4月30日,温州半岛工程灵霓北堤建成通车,吹响了温州迈向“东海时代”的“集结号”。2年多来的不懈努力,瓯江口区域和温州沿海产业带建设已如火如荼地展开;状元岙港区即将建成开港,大小门“石化产业岛”已有企业落地,半岛西片起步区开始启动,民营科技产业基地已经动工;但从整个温州沿海产业带规划和建设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泡沫是整体经济形势的变量,而不是相反。近年来,温州经济去实业化加快,公司企业类金融化运作普遍,多数已失去创造财富的能力,而热衷于资金投机,早前中国宽松的货币投放让这些运作风生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热钱”进入温州。  相似文献   

19.
王晓慧  张晶 《新财经》2007,(2):32-37
当人们还在为争得一个“铁饭碗”而挤得头破血流的时候,郑秀康毅然辞去公职当起了鞋匠;当温州鞋企为欧盟壁垒大伤脑筋、进退两难的时候,他已经给康奈贴上了“世界制造”的标签;当60%份额的温州鞋涌向海外的时候,他依然坚守着10%外销,90%坚守国内市场的战略;当国内叫嚷“狼来了”的时候,他已经自称为“狼”打入国际市场……他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叛逆者”,他以企业斗士的姿态,走在了温州经济前沿。  相似文献   

20.
杨波 《发展》2004,(2):20-21
“温州模式”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曾在我国受到普遍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近年来,温州的会展业也以自身的模式,快速发展着。一次出差的机会,让我有机会采访了温州市会展行业协会秘书长徐日盈……。温州市会展业协会于2001年5月21日成立。现有协会会员63个,由温州地区从事会议、展览、广告、展示设备、服务等业务的企业、个人以及与会展业相关的社会团体自愿组成,属非营利性、自律性社会团体法人。据协会统计,2002年是温州会展业最活跃的一年,召开了首届中国轻工产品博览会,为温州展览规模和档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2年温州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