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纵观历史上形态各异的货币体系,每一套钱币的产生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科技有密切关系.伪满洲国货币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东北14年间,炮制傀儡政府建立殖民地金融体制,由伪满洲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它是东北区域特色货币,是中国货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自产生货币以来最耻辱的一个币种.伪满洲国货币的发行、流通、经济演变,以及币种、版别、纹饰、文字、记号、图案、颜色等,记录了伪满洲国货币从出笼到消亡的过程,佐证了日本的侵华历史,昭示后人勿忘国耻.  相似文献   

2.
自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后,在长达14年的东北沦陷时期里,抗日义勇军、游击队及抗日联军先后高举抗日旗帜,发行了各种军用货币和地方货币.仅在辽宁、热河一带的抗日义勇军就有8支队伍发行了共11种货币,其中以唐聚五、邓铁梅、高文彬、李纯华与刘景文发行的货币最为突出.虽然这些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都受到很大限制,但他们在调剂民生、接济军需、解决通货奇缺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对抗日战争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32年,日本扶植清逊帝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并设立了伪满洲中央银行,用以控制并垄断东北的经济与金融.而早在1910年侵占朝鲜后,日本便将原韩国中央银行改名为"朝鲜银行",其发行的金票不仅通行于全朝鲜,主要营业区域也扩展到中国东北.伪满洲中央银行与朝鲜银行虽具有不同的发行制度,但均是日本对殖民地及半殖民地国家进行金融掠夺的工具,具有罪恶的侵略本质.  相似文献   

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扶植建立了以满清逊帝溥仪为头子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为全面控制东北经济,又策划建立了伪满洲中央银行,并强行发行伪币,收缴旧币,以统一东北币制。伪满洲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数额巨大,种类繁多,先后发行改造券及甲、乙、丙、丁等多套票券。这些伪币不断变换票面图案,其用意无非是麻痹中国人民的反满抗日情绪,以利于扩大发行,垄断和独霸东北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无耻地占领了东北并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以施行政治经济统治.日本以政治统治作为经济侵略的前锋,将经济作为政治侵略的后盾,二者相辅而行.为了金融垄断与金融掠夺,日本于1932年6月成立了伪满洲中央银行,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并颁布了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相关政策与法律规章.这些殖民地性质的金融制度为日本在东北进行金融垄断与产业拓殖开辟了道路,也成为剥削东北人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通过控制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夺取了东北主要的金融机构,建立了伪满洲中央银行,打击民族金融业.日本垄断了我国东北的金融市场,滥发货币、公债,强制国民储蓄、增加税收,垄断黄金收购、保险业务、典当业务,大量发行彩票等,通过诸多恶劣行径大肆侵占东北人民的财富,操控东北的经济命脉,肆意掠夺东北的资源以支持其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7.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沦陷长达14年的时间里,东北抗日义勇军、游击队、自卫军及抗日联军先后高举抗日旗帜,发行了各种军用货币和地方货币。在吉林、黑龙江的白山黑水间,榆树县财务处吉钱条体现了地方官员和老百姓对抗日战争的支持;依兰金融救济券体现了爱国军人在民族大义面前的大无畏精神;密山县地方金融流通券、密山县地方金融救济券和虎饶抚流通救济券体现了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军、民、商的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第三十七路军军需处军用票和黑龙江官银号(马大洋)券更是爱国军将的一腔热血和拳拳赤子之心,此间已发现证实的抗日义勇军货币就有7种。虽然这些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受到了侵略势力的极力限制,但他们在接济军需、调剂民生、解决通货稀缺等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对抗日战争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伪满前期(1932—1936年)金融制度的初步建立,以及伪满中期(1937—1941年)伪满金融制度的强化,伪满洲国金融制度取得了"步步为营"的发展,每走一步,都旨在掠夺东北更多资源和民众更多财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穷途末路,伪满洲国走向了行将消亡的末期(1942—1945年),为了扩张收支,支持战争,日本更是肆无忌惮地进行金融制度管控,进入了疯狂剥削阶段.在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穷凶极恶地对伪满洲国金融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包括资金管控、打击民族资本、滥发纸币、设立特殊财产资金部、利率管控、税收管控等,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尽显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殖民掠夺本质.  相似文献   

9.
1932年3月1日,日本关东军扶植清朝逊帝溥仪炮制了伪满洲国,为垄断东北经济金融设立了伪满洲中央银行.1934年4月23日,伪满洲中央银行大楼开始建造,1938年建筑只完成了设计的三分之二,并交付使用.其余部分从1984年到1987年修建完成.这座大楼历经风雨沧桑,见证了日本侵华的历史与解放战争的风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由于本国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承受长期战争所带来的压力,因此在其占领地区特别是已被其奴役多年的中国东北地区,展开了更为严重的掠夺、搜括与榨取,对于东北沦陷区的金融也加强了全面控制.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建立以伪满洲中央银行为主体的东北金融体系,实行金融统治,滥发货币,垄断货币发行权,强迫企业和居民参加储蓄等一系列方式对东北金融进行最大程度的金融控制以满足战争需求.  相似文献   

11.
管理思维方式变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技术群,极大地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此时,整个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2.
庄子的自然观是对其时代理想的表述,它是战国时期人的生存面临全面而深刻危机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注解家,诸如庄周后学、郭象、成玄荚,对其均有所阐发,他们的自然观虽源于庄子,但不止于庄子,而表述了各自时代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与职工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结论是支持国资委关于限制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与普通职工差距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25万元。与普通职工工资差距保持在12倍。绝不是所谓的“心理底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司必须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使固定资产更新加快。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仍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严重阻碍了固定资产更新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快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16.
校报是高校的机关报。校报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发挥校报的新闻宣传作用,应加强对校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思路,整合资源,充实内涵,突出特色,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充分发挥校报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宣传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未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走势主要有:高等教育事业目标规模呈积极推进、稳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将呈更加多样化,体制改革向加强宏观严管、微观放活方向发展,学校办学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并落实,与国外教育交流合作由"单向"为主向"双向合作"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更加协调均衡并向中西部倾斜,更加重视对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支持,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和管理更趋科学化等。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务人员高效率的行政行为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其行为中的外部性问题却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因为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与帕累托最优原则不符。因此通过外部性理论审视与分析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中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在制度层面完善对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弥补正外部性行为的额外成本支出,加大负外部性现象的成本风险。  相似文献   

19.
根据汽车零部件企业专利信息的特点,研究了利用专利数据信息检索技术中的需求表征方法和匹配模型来进行专利检索。在专利信息获取后,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检验一致性。采用模糊物元法对某企业的专利信息进行评价分析,为企业专利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贫穷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但这一问题的探讨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93年的探索。执政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解决了如何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认为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