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辆发生事故后安全气囊没打开,厂家通常的答复是:安全气囊爆开需要看撞击的力度及角度,如果没有撞到气囊感应模块,即使事故再严重,安全气囊不弹出也是正常的。对此,消费者并不认同,因此造成的纠纷越来越多。安全气囊没打开,责任到底怎么认定?《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采访了中国律师协会消费者专业委员会主任、中银律师事务所葛友山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安全气囊出现问题,责任应该如何鉴定?  相似文献   

2.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比亚迪F3车型在多起交通事故中,尽管车辆发生了较猛烈的碰撞,甚至导致了车毁人亡的后果,但汽车上配备的安全气囊并未自动打开,没有起到安全保护作用。而厂家对此的解释是,安全气囊不能打开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撞击的角度和力度不对。据了解,我国没有安全气囊国家标准,各汽车厂家使用安全气囊的标准都是由厂家自己制定的。目前,国内即使是做汽车安全的专业检测机构,也极少有愿意接受个体送检的安全气囊样品。因此,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要想举证安全气囊不合格难度极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汽车数量迅速增长,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趋势.由于我国在安全气囊上缺乏统一标准,而且没有强制安装的要求,导致汽车安全气囊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由于汽车事故安全气囊未打开造成的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消费纠纷也频繁出现,这些问题正凸显我国安全气囊标准缺失的尴尬.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气囊的投诉是此伏彼起,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尽管汽车的安全气囊在事故中打不开的原因很多,其中也可能存在“撞击点不正”等问题,然而作为驾驶者最后的安全防线,气囊的质量日益成为消费者选购汽车产品的一项硬指标。  相似文献   

5.
当安全成为消费者的第一诉求,安全气囊也成为了汽车企业宣传的招牌。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汽车厂商也有可能因为这块"金字招牌"引来诉讼,原因是关键时刻安全气囊的"罢工"。在车主的眼中,发生碰撞时的数个安全气囊就应该"挺身而出",事实上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  相似文献   

6.
"庙算胜得算多也,庙算不胜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则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孙子兵法》 对于我们的生命,任何计算与考量都不为过。每看到一次事故,人们都在想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安全?安全气囊为什么没有爆开?  相似文献   

7.
《监督与选择》2011,(1):46-47
安全气囊未打开 山东的李先生11月17日向中国汽车质量网投诉,称自己新车的安全气囊在事故中没有打开,给自己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技术的的进步和道路条件的改善,汽车行驶的速度是越来越快,车流量也越来越大,它带给我们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严重,每年的交通事故都在递增。要想确保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解决行车过程中的人员安全越来也受到了我们的重视。在汽车的装备安全气囊是现在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法,那它的发展与应用怎么样呢?本文就主要对汽车的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王剑 《经营者》2010,(6):32-37
挡风玻璃、安全车身、安全带、安全气囊这些面孔早已在汽车生活中为我们所熟知,《汽车消费报告》之所以颇费一番心思把这些带着故纸堆味道的老故事重新翻出来,是希望告诉大家“安全”从来都是汽车发展史上从未止息过的诉求,也希望汽车制造商能将汽车产品质量永远与关爱生命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汽车保险杠以及与其依存的信号检测设备,与汽车安全气囊构成汽车高速碰撞时的主动安全系统。在事故发生时能够缓冲撞击时的巨大能量,降低二次碰撞对人造成的伤害,增强安全气囊工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以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3,(10):36-37
安全气囊系统指当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它可以保障司乘人员安全或尽可能减小伤亡程度。目前在事故车修复过程中,对安全气囊系统的可靠性恢复是对生命负责、对汽车安全性负责的一种有效表现。  相似文献   

12.
谷斯基 《经营者》2013,(7):108-113
会"开"车不等于"会"开车。本期《汽车消费报告》带你回归常识,接下来你所看到的有关汽车安全话题要,都是最普通、最基本,但同时也是最重要、最贴近生活的。安全气囊或安全带,只是在被动保护驾驶者及乘客安全;而汽车安全技术等主动安全配置的诞生,则先行一步,希望有助于预防交通事故发生;但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更根本的关键则在于人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3.
谷斯基  郭梦康 《经营者》2013,(13):108-113
会“开”车不等于“会”开车。本期《汽车消费报告》带你回归常识,接下来你所看到的有关汽车安全话题要,都是最普通、最基本,但同时也是最重要、最贴近生活的。安全气囊或安全带,只是在被动保护驾驶者及乘客安全;而汽车安全技术等主动安全配置的诞生,则先行一步,希望有助于预防交通事故发生;但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更根本的关键则在于人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三菱帕杰罗”一度成为压在国人心上的一块石头,伴随它的是一股怒气和几分恐惧。在越来越多的私人汽车进入家庭的同时,“安全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于是,“汽车召回”终于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这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虽然在发达国家它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在中国却还是一个新概念、新名词。人们将如何看待这一制度执行后对消费者和生产厂家所带来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5.
时尚新品     
摩托车安全气囊汽车有安全气囊,那摩托车为什么也不安上一个?稳定性差、安全防护性能低是造成摩托车高事故发生率的主要原因。在世界各国的摩托车死伤事故中,由于摩托车前部冲撞造成驾驶员脱离车体与对面车辆或路面相撞造成的伤害,在整体事故伤害率中所占的比例超过60%。为解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道路交通事故逐年增加,汽车约束系统应时而生,极大程度上挽救了人们的生命。安全气囊作为约束系统中最后的安全保障,毫无争议的吸引了大量眼球。但安全气囊这把双刃剑带来的伤痛也使众多消费者对其产生了质疑。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消费者对安全气囊的一些误解做了具体的说明,分析了安全气囊误爆的原因以及安全气囊是在什么情况下起爆才真的安全。并进一步将安全气囊在整车约束系统中起到的作用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平台上,已经陆续接到很多消费者反映汽车安全气囊的问题。此前我们也相继报道过奇瑞、比亚迪和众泰等车主遭遇安全气囊事故的状况,同时还有东风日产、力帆和五菱等车主也纷纷向我们投诉安全气囊  相似文献   

18.
如今,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很高,其安全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安全气囊就属于汽车安全装置的一部分。本文对其做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其故障,提出了一些检修对策。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汽车,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车内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人对着些安全系统,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或不是太了解.本文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使用安全带与安全气囊.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汽车,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车内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人对着些安全系统,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或不是太了解。本文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使用安全带与安全气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