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洵 《发展研究》2011,(4):77-79
地方政府投融资无约束的扩张与银行业的冲功放贷导致了贷款高速投放下积聚的风险日益增加。通过对地方债务管理制度的规范、融资平台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以及银行加强对融资平台的信贷管理,可以较有效防范融资平台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2.
浅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洵 《发展研究》2011,(1):66-67
2008年底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政策,地方融资政策也相应放宽,由此催生了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井喷”式发展。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末,全国各级政府融资平台有8000多家,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占一般贷款余额的20.4%。地方政府投融资无约束的扩张与银行业的冲动放贷导致了贷款高速投放下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本文试图从分析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人手,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问题受到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实事求是地看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规范引导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营行为,妥善解决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面临的问题,已成为促进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阐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关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不断推进,当前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也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即地方政府迫切需要通过各方融资来支撑日新月异的城市基础建设。因此在新时期良性保障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健康规范化发展,也成为地方政府财政融资投资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案在地方财政融资平台概念研究的前提下,分析了其潜在的风险问题事宜。并在此前提下就地方政府开展公债融资的现实可能性和风险防范管理,给予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能够极大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下行期具有一定拉动作用。但过度举债也会给地方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较大风险隐患。持续关注存在的潜在风险和监管政策变化是商业银行未来保障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和规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融资平台的超高负债率,项目资本金的不足和项目偿债能力的低下等问题,不仅加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进而可能形成未来的财政风险,并且投资风险还将转系到银行体系,进而形成金融风险隐患。本文将重点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得到跳跃式发展;从信贷业务三性原则分析,当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不断积累,并已引起高层的高度重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以防范和化解因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而引发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对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也开始显现。如何有效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带来的风险已成为目前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政府和银行两个角度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及其防范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隐性担保是否会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导致的银行风险造成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加,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可以通过转移风险的方式掩盖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带来的银行风险,导致真实的银行风险被低估。进一步讨论发现,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的时期和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来说,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作用会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打破财政兜底幻想的政策取向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建议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的过程中,需重点加快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7)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建立在投资拉动基础之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加上相关政策的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越来越大,使得融资平台功能受到了抑制,如何尽快转型成为平台公司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念及其在发展中做出的贡献予以梳理,并在平台公司转型基础之上,深入探讨转型和发展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收集近年来关于商业银行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问题的各类研究文献,从政府融资平台的界定、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及近年相关政策梳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分析及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总结,并对商业银行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问题给予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旨在为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处理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问题提供文献帮助及启发。  相似文献   

12.
一、银行金融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1.应对经济危机需银行金融创新。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府经济计划时,投资冲动强烈,易导致投资膨胀。在财力有限情况下,地方政府筹资的渠道是银行融资。短期内,银政合作促使资金充足的银行持续较快贷款及利润涨幅,但银行也因此承受较大的流动性风险,波及经济稳定。因此银行有必要进行金融创新,以规避投资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在可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银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范震 《经济师》2011,(7):209-210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举债融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筹集资金,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国家有关部门对其开展清理规范工作,在对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实践中,遇到了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文章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来,在国家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的背景下,国内各家银行都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了大量的贷款。这些贷款的投入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因此,银行业做好此类贷款的信贷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逐渐显现,资产证券化是目前化解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重要金融创新,但我们同时必须重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特征,发现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债务人违约风险、资产重组风险、信用增级风险.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防范及化解银行系统性风险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32家上市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地方政府债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促进作用。相对于非国有银行部门,地方政府债务对国有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促进力度更大。(2)土地财政、僵尸贷款及期限错配在地方政府债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中承担着多重中介作用,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通过增大土地财政效应、提高银行僵尸贷款规模及加大银行期限错配渠道来促进银行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僵尸贷款/期限错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渠道均有效。(3)政府金融干预与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政府债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政府金融干预度与财政纵向失衡度的提高均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促进作用。该成果将为科学设定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防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于银行而言,存量债务置换相当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这类高风险的资产被地方政府债这种低风险的资产置换。在监管多年“降旧控新”的要求和自身的努力下,商业银行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不良率也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阶段的体制特征和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催生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它的无序发展将会引发地方财政风险,但这种风险不是必然发生,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可控程度会随着融资平台资金使用方向和效率的不同、融资平台的行政层级的不同、融资平台所处地区经济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整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时必须考虑这些客观的不同因素,有区别地进行科学规范,既要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增长过快的风险,又要保证合规的融资平台公司的正常经营。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下半年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使得以地方投融资平台为载体的银行信贷融资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主导力量。2011年10月17号,财政部发布《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等四省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为地方政府融资又打开了一条新路子。但是,政府投融资平台总体负债率较高,盈利能力较低,透明度较低,平台贷款潜藏着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本文认为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地方政府财政责任,不仅可以强化地方融资平台的约束机制,实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制度化,而且能够防范风险,不会给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有利于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启动了四万亿投资救市的措施,如此规模的资金投放,除了来自安排的财政资金,更离不开地方融资平台的贡献。地方政府要根据本级政府的实际财力和地方建设的需要,选拔专家和利益相关的民众作为代表,组建起具有独立地位的投资委员会,对政府的投融资决策进行审批,行使投资的决策权。建立和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由上而下,形成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和地方融资平台在内的双层风险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