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汽车行业,合资是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现存的主流方式。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市场90%的份额由跨国公司品牌占领,只有10%属于中国的自主品牌。合资企业的中方虽然按照规定持股50%以上,但它们拿到手的实际利润却在30%以下,另外20%被外方以技术提成等各种方式转移。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具有“通讯、网络化功能”的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只是一个概念。而现在三个中国企业经营者使这个概念首次成为现实。让他们自豪的是,走在他们前面的只有ABB和海格两家跨国公司。但是最让他们神经兴奋的是,这个“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的中国市场尚是未经开发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3.
时至今日,焊机跨国公司逐渐脱离中方代理商和制造商独立发展,“本土化”运作潮涌,而在中国市场上蛰伏了20年的伊萨自然不甘落后。  相似文献   

4.
蔡敏男 《董事会》2005,(1):92-92
在谈判桌上,如果中方不能夺回应有的控制权,则坚决告之我们会让他们投资血本无归。缺少舍我其谁的霸气,可能任人宰割。  相似文献   

5.
汪涛 《汽车观察》2008,(1):86-89
在已经全球化的中国汽车市场,以前种种的整合重组背后往往都有跨国集团"看不见的手"主动操纵的痕迹,但东风公司对哈飞伸出的手,却让跨国公司开始陷入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6.
天生高贵     
岳琳 《汽车观察》2011,(5):70-70
显然,在车展上天生高贵的不仅仅是国际豪车品牌。商用车展区内,跨国公司与中方合作伙伴的联手出演同样抢尽风头。与此同时,"自主"阵营也在用另一种方式尽显高贵。尽管仍在经受市场考验,却阻止不了上汽荣威成为中国车企"向上走"的标杆。如今,复制荣威模式打造高端商用车的战略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7.
黎修树只是众多跨国公司的“中国突击手”中的一位,虽然他们之于中国市场的价值各有不同,但却在这儿寻求到了释放自己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本土汽车品牌面临的现状与问题1、跨国公司压制中国本土自主品牌的成长中国加入WTO的几年中,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品牌已成为跨国公司开拓全球市场有力的武器。他们在与所在国企业合资合作过程中,输出技术与管理很慷慨,但关于品牌和知识产权却是分毫不让,而且还想方设法让合资合作方  相似文献   

9.
张静;展翔 《汽车观察》2013,(11):70+72-80
<正>无论先来者还是后到者,均已逐渐形成共识,那就是从产品规划到市场营销,后合资时代必须建立在更深入融合本地需求、更大比例倚重中方的基础上,这是外资汽车品牌中国化的根本所在。一系列的合资周年庆让2013年成为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看点并不仅在于10年或20年积累下来的规模和体量,而是对合资内涵以及中国市场定位的再探索和创新。变化的起点并不在于汽车业本身,放缓的市场节奏、逐渐离心的产业政策以及更趋成熟和多元的消费模式,都对跨国公司的中国定位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事实上,合资政策30年来始终倾向外方,并且没有丝毫要调整改变的意图,是思维定势还是罔顾自己的利益诉求?国内合资车企股东双方所签的合资期限基本在20年至30年左右,目前没有听说任何一家组建于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初的合资企业的外方启动退出机制,这些合资企业续签应毫无悬念。中国现在如火如荼的市场局面,再加上外方与中方利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抢滩中国继续加速。外企收购中国企业或股份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大热点和一股新的浪潮,据笔者统计,2006年以来跨国公司收购中国化工资产的案例达60项之多。对中国化工资产进行收购和重组,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更直接更便捷的方式。最近一个时间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这种收购重组活动呈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汽车类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汽车贸易于年初首次出现顺差,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让几十年来始终处于纯进口的中国人着实乐了一把。于是,有人作出了乐观判断:“中国汽车出口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将成为出口大国”,有企业甚至扬言,他们90%的产品都要出口。我们毫不怀疑,在未来一段较长时间里,中国汽车出口还将继续高速增长,但却不能据此断言,中国汽车的“出口时代”已经到来;声言“中国将成为汽车出口大国”,不仅为时过早,徒然让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2.
神人榜     
《汽车观察》2008,(2):36-37
从2005年到2007年三年的神人评选,我们试图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看待中国汽车,看待中国汽车人。他们大都不按常理出牌却业绩卓著,他们大都是争论的中心却让中国车坛更加好看,有了他们,战争变得有趣,而他们常常用打破常规的豪赌,主导变局。与往届不同,2007年神人纷纷从幕后走上前台,他们更多是颠覆了行业格  相似文献   

13.
管益忻 《中国纺织》2006,(1):214-215
首先应说明的点是:我并不认为中国已培养出了什么足以让人崇拜的可以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比肩的跨国公司。然而,同发达国家大鳄们之间的生死搏斗又极为迫切地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对中国本土的这些不是模式的模式做出某种解读和认定。我以为这是有重大战略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化破题     
WTO让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国际化也自然成了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因为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他们都面临着与跨国公司的直接竞争,中国最成熟的家电企业国际化已经起步,汽车企业将如何借鉴家电业的经验起跑?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抢滩中国继续加速。外企收购中国企业或股份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大热点和一股新的浪潮,据笔者统计,2006年以来跨国公司收购中国化工资产的案例达60项之多。对中国化工资产进行收购和重组,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更直接更便捷的方式。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这种收购重组活动呈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6.
资本逐利的逻辑决定了他们追求的就是利益最大化。问题是,跨国公司购买了中国煤机业的龙头企业,对他们有利,是否对我们也有利?  相似文献   

17.
蔡恩泽 《董事会》2013,(8):60-61
这几年,相比其他在华化妆品跨国公司的"闷声发财",国际化妆品直销巨头雅芳却青春不再,业绩剧降,排名难堪。虽然衰败的原因不一而足,但其在中国市场市场定位、经营策略的摇摆错位,是绕不过去的。起了大早,赶个晚集化妆品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一般情况下具有正相关性。乘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春风,同为国际化妆品直销巨头的安利在中国  相似文献   

18.
神人的蜕变     
你可以说中国汽车造就了神人,也可以说神人改变了中国汽车"在经历了充满‘中国特色’的发展历史后,涌现出这样一些别具特色的汽车人。他们能把造车平民化、简单化,他们敢说自己不懂车却偏要造车,他们任性可是执着,他们敢说敢想敢做敢当。也正是他们,让‘存在即是真理’这句话再次得到验证,让中国汽车业永远新鲜,永远沸腾。"2005年6月,《汽车观察》杂志第一次推出神人榜时给神人下了这样的定义。同年,成都一法院对一起消费者诉讼汽车经销商涉嫌消费欺诈的案件予以驳回,理由是汽车不是消费品,不受《消法》保护。此判决一经见诸报端,立刻掀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9.
秦扬文 《IT经理世界》2013,(20):108-108
要让“软实力”成为“硬道理”,仅靠“在商言商”是不行的,价值观的打磨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一家大型中国企业驻非洲某国的首席代表告诉我,尽管公司全球布局,国际业务收入超过本土;全球员工中外籍人员占比也相当可观,从各方面看都算得上是一家跨国公司了,但他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何中国的全球化大公司好像就是“有全球的生意,却没跨国的范儿”呢?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任何一家跨国公司而言,本土化战略无疑都是门必修课。然而,尽管已经进入中国十年,尽管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已经成为其全球分公司之首,普鲁士贵族海德汉却依旧坚持其大部分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产自德国总部,这是为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