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同销售与进项税不准抵扣会计核算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视同销售与进项税不准抵扣相关规定增值税就货物和应税劳务的增值额征税,采用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的税款抵扣方式计算确定应纳增值税额,并进行会计核算。计算销项税额时应考虑视同销售因素。在计算允许抵扣的进  相似文献   

2.
王俊 《会计之友》2012,(17):87-89
增值税视同销售、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与进项税额转出这几部分的内容是增值税会计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实际工作中,也常令会计人员感到困惑。"视同销售"是一个税收概念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会计销售,对它的处理涉及的是主体纳税义务的发生和当期销项税额的计算。"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和"进项税额转出"也是增值税计算中的两个重要名词,它们均涉及进项税额的计算,分别是主体在当期或者日后发生了税法规定不得抵扣进项税的情形,需要从当期或者日后购进货物或劳务用途发生改变时的进项税中给予抵减并计入相应时期所购货物或劳务的成本。为何要作此处理?三者的本质区别何在?文章将从内涵规定、税法解读、形式界定和会计处理几个方面对增值税视同销售、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和进项税额转出这三个税收上的重要概念进行逐层辨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对于企业以低于成本价销售自产产品给职工这类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缺乏明确的规定,所以实践中的处理也比较混乱。有些企业直接按成本结转,借:现金、应付职工薪酬;贷: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还有些企业单纯将它作为一种视同销售行为,借:现金(实际收到款项)、财务费用(借贷差额);贷: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相似文献   

4.
“进项税额转出”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进项税额转出与视同销售销项税额的界定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则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其与该项货物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5.
在增值税的进项税中,有一部分不得抵扣进项税。不得抵扣的进项税又可分为购进环节不得抵扣的进项税和购进环节允许入账,但在货物非应税销售或发生非常损失时不得抵扣的进项税。这就产生了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不得抵扣进项税,是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时常发生的重要经济业务,是正确计算应交增值税额的重要构成,是企业纳税核算不可忽视的重要会计事项。现行税法规定,不得抵扣进项税,必须从进项税中转出,这是税制改革后出现的新的纳税核算业务,但在现行会计制度中无明确规范,广大会计人员普遍感到陌生。…  相似文献   

6.
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其进项税转出和视同销售两种业务,容易混淆而出现问题,造成企业的税务风险。为让财务人员可以做出清晰的裁定,分别从进项税转出和视同销售两种业务原理分析归纳,提出两种业务的区分原则和顺序建议。  相似文献   

7.
视同销售货物应纳增值税的会计处理,目前有两种错误做法:一是凡税法规定的八种视同销售行为,都开具销售发票,通过销售收入处理;另一种则对不形成销售行为业务全部按成本价结转,不考虑应缴纳的增值税。笔者对此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税务筹划人购销货物提供或支付的运输劳务,是采取自营运输还是外购运输劳务,在税务筹划上有两种不同的税务筹划方案可供选择。企业(增值税一般税务筹划人)购销货物支付的运费,根据增值税法的有关规定,可凭运费发票依据7%的税率抵扣进项税;如果企业购销货物自营运输,其外购的燃料、修理配件及支付的修理费,可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按17%的税率抵扣进项税;由此可见自营运输与支付运输劳务的在计算抵扣进项税方面是不同的。增值税一般税务筹划人销售货物提供运输劳务收取的运费收入应计入销售额缴纳增值税;如果分设独立税务筹划的运输机构,  相似文献   

9.
对于企业以低于成本价销售自产产品给职工这类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缺乏明确的规定,所以实践中的处理也比较混乱。有些企业直接按成本结转,借:现金、应付职工薪酬;贷: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还有些企业单纯将它作为一种视同销售行为,借:现金(实际收到款项)、财务费用(借贷差额);贷: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相似文献   

10.
正一、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政策解读(一)抵扣主体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一般纳税人是按照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来计算当期应纳税额的,而小规模纳税人是按3%的征收率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的,显然"进项税额"是针对一般纳税人的特有概念,因此只有一般纳税人取得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才可以抵扣,即固定资产增值税的抵扣主体是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固定资产其进项税则不允许抵扣。(二)抵扣时间税法对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的时间界限是"2009年1月1日"。这一规定明确了二点:一是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是在2009年1月1日以后;二是以开出增值税扣税凭证的日期为准。  相似文献   

11.
一、固定资产增加时的增值税处理固定资产增加时的增值税处理主要涉及进项税能否抵扣的问题。外购是固定资产增加最为常见的途径,根据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缴纳的增值税可以抵扣,这是消费型增值税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运输企业改征增值税的涉税调整和财务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财会月刊》2011,(14):37-38
本文建议运输企业由征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具体说明了改征增值税后在支付运费抵扣进项税、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混合销售行为、税率和出口退税等五个方面的涉税调整,并分析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运输企业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邓飞 《财会月刊》2013,(2):28-29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试点行业于2012年1月1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进项税可以抵扣,2012年1月1日前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得抵扣。笔者认为此项规定有失税收的公平性,因此笔者认为对之前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应分情况予以抵扣。  相似文献   

14.
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核定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缴纳税款的多少,关系到国家的税收利益。因此,防止进项税额虚列是增值税稽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进项税抵扣主体、抵扣税率、凭票抵扣进项税和依票据计算抵扣进项税等方面剖析了增值税进项税的稽查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本次保险业营改增中,对于保险公司开展财产保险业务发生的理赔支出能否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的问题尚未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本文区分是否存在保险合同,对其增值税进项税抵扣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自营方式构建固定资产的增值税是否准许抵扣,领用工程物资和原材料的增值税是否需要转出,领用本企业的库存商品是否确认销项税?关键看构建的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构建的如果是动产,则与生产相关,则购进的进项税准许抵扣,领用的工程物资和原材料需要进行进项税额转出,领用本企业的库存商品确认销项税。若构建的是不动产,则购入的时候进项税额不许抵扣,领用材料进行进项税额转出,领用库存商品确认销项税。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7月 10日财税 [2 0 0 2 ]10 5号  近日接到部分地区询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 0 0 2 ]12号通知下发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农产品应如何确定进项税抵扣率。现明确如下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农产品 ,可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农产品进项税抵扣率的通知》(财税[2 0 0 2 ]12号 )的规定依 13%的抵扣率抵扣进项税额。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农产品进项税抵扣率问题的通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相似文献   

18.
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的一般要求是: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或者自制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等增值税扣税凭证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很多企业为了搭上抵扣班车,调整了固定资  相似文献   

19.
孙胜杰 《企业导报》2011,(15):24-25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可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并按收购发票注明的价款和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的政策,使农产品收购发票成为重要的进项税抵扣凭证,该政策为减轻农产品收购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转化起到了的显著作用,但农产品收购凭证采取购进申报抵扣,没有任何认证约束,成为增值税抵扣凭据管理中的特例,在实际工作中的税收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税收管理中的一大焦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小规模纳税人购销业务会计核算的探讨徐海彬,王雅芳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小规模纳税人购销业务会计处理要点如下:1、小规模纳税人购入货物无论是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支付的增值税均不计入进项税,不得由销项税抵扣,而计入购货成本(税法规定向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