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是促进经济转型,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举措.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主要发挥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促进成果转化的功能.本文以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前沿的廊坊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财税问题现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税对策.  相似文献   

2.
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承接京津产业不仅符合梯度转移理论,而且对正在经历转型升级阵痛的河北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介绍河北省各市的产业特点及承接情况、特点,分析了金融支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河北省更好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在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在协同发展方面进行着有益的尝试,人才协同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在此背景下,重构河北省高校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成为河北省高校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背景,分析了河北省高校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的现状,提出建立河北省高校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习总书记2014年2月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为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特别是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良好契机。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经济强县(市)迁安市现有经济结构的利弊分析,提出资源型城市尽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苏炜  彭晓静  杨珊 《河北金融》2016,(10):33-35
京津冀协同创新是三地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与京津相比,河北省在创新要素、政策支持、创新机制等方面比较薄弱.河北省亟须把握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功能定位,并从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构建合作机制以及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保定市以“京津冀金融一体化”为契机,以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业务市场化、融通资金多样化、运营模式现代化为切入点,类型多样、定位明确、层次分明的银行业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建成.但是,在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一些制约金融服务有效实施的问题尚需进一步化解,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效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努力形成京津冀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中共中央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全面开展.本文从京津特色金融政策对比分析出发,尝试着分两步走吸收和借鉴京津两地的先进经验与政策精化,提升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契合度,构建河北省的金融政策改革框架.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金融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抓住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契机,促进河北省金融业的发展,河北省首先要探索建立京津冀高层金融协调机制,推动“京津冀地区金融协同发展法律法规”的建设;其次要加强区域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区域金融一体化;第三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吸引京津地区金融机构来河北发展,鼓励河北金融机构走出河北,实现区域金融融合;第四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错位发展理念,打造金融发展的新特色;第五要推动河北金融创新,以创新引领河北金融发展;第六要实施金融人才培养战略,大力引入金融人才,为河北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的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业已启动,这对河北省的积极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是河北省面临的最大、最宝贵、最现实的机遇。”提起京津冀一体化,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程远国行长连用了三个“最”字,来表述河北省面临的机遇。机遇当前,如何发力?金融无疑是撬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程远国表示,建设银行河北分行以产品创新为突破,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流动性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将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河北省作为全国钢铁第一大省,在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任务艰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银行业如何通过优化信贷结构,促进过剩产能化解,最终实现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信贷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优化我省信贷结构的若干政策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年前的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三年间,大思路、大战略带来大转变,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正在形成。一张图、一盘棋,京津冀协同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其中,在三地构建的"同城金融圈"里实现区域共享已成为京津冀金融服务新常态,更是为京津冀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支撑。日前,利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的契机,本刊记者就天津金融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同城金融圈"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对天津银监局和部分商业银行负责人进行了深度采访。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为河北省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审时度势,以规划引领业务,以创新驱动发展,继续大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棚户区改造、扶贫开发等重点业务,全力推动河北省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促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发展,树立和落实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概念的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转移必然有承接,河北省作为重要承接地,如何对接北京市产业转移,精准打造承接平台和载体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评估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承接力为研究核心,探讨如何通过发挥河北省各市的承接优势,从而精准打造承接平台和载体,进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针对产业承接和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剖析,由此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其次,衡量了河北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以及分析了产业承接的结果。最后,结合河北省对接北京产业的现实基础以及实证分析结果,对河北省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河北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更好的协同发展,河北省需要更多的科技支撑。本文针对河北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从转化环境入手,深入分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成果供给、产业结构、中介结构、市场机制和资金等方面,全面分析其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由此拉开京津冀一体化序幕。为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战略,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商业银行应加快经营转型步伐,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全面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能力。在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结合同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商业银行需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开展金融创新,把京津冀区域打造成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和利润增长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河北省科技金融生态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京津两地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必须加快科技金融生态建设步伐。本文立足于科技金融生态优化角度,从生态主体和环境两大方面来探讨,分析河北省科技金融生态失衡的表征,并提出优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三地金融复合系统协同度并不非常显著,三地复合系统协同度呈现出震荡上扬趋势。京津冀三地的金融能力协同度明显显著于金融规模协同度。对京津冀三地金融基础数据对比分析中看出,金融机构规模指标中河北省的金融机构数、从业人员数与北京市、天津市相比差距较大;金融能力指标中贷款对GDP的贡献度较小,河北省较低的居民收入影响了存款转化。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上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巨大机遇,我国各大银行都在积极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和规划,以期抓住机遇,发展壮大.但从目前来看,各大银行所制定的规划战略大多停留在总行或省行层面,对于二级分行如何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机遇并没有太多部署.鉴于此,笔者在对唐山市的经济形势和农业银行唐山分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在推动三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作为重要一环,对经济、公共服务等各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协同发展背景下,探讨金融如何有效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课题将从理论支持出发,研究京津冀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已经制定出具体的发展规划.在推动三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作为重要一环,对经济、公共服务等各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协同发展背景下,探讨金融如何有效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区域金融理论出发,研究京津冀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