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协同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京津冀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协同的有关经验,从收入、支出、管理、保障四个视角,研提了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关乎我国千年大计的经济战略,主要有三个关键点:发展、协调和共同。发展是各地区间经济水平均有所提升,综合实力均能增强;协调是个地区间的经济水平和谐发展,优势互补;共同就是各地区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赢。财税政策是引导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产业规划、设立产业基金或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地推动产业布局,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升落后地区的发展水平。一、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三地具体实施规划陆续出台,如何合理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发挥金融扩散效应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滨海新区战略视角出发,通过区位商分析法解析京津冀三地产业优势,通过“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滨海新区金融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并通过梳理滨海新区金融发展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分析指出当前滨海新区金融深化发展水平仍相对较低,金融服务的灵活性、创新力度仍有待加强.应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对接协同发展新战略,最大化发挥金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能源一体化问题与国际经验借鉴 京津冀地区地处中国环渤海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在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自此,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被提升为国家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不仅可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跨区域整合,还可以加快京津非核心产业功能向河北疏解转移,实现三地产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互利共赢,进而带动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然而,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现实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辐射带动不足、市场活力缺失、污染现象严重等。论文通过探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相应优化路径,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摆正政府市场关系、坚守生态底线等,以期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快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三地经济联系紧密度不足,需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疏解非首都功能、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助推作用.文章针对京津冀经济金融发展差异,基于引力模型分析视角,对比研究得出京津冀区域发展在协同性、紧密性、均衡性方面均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认为应以普惠金融理念,推动京津冀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提出了完善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供给体系,服务产业疏解和转型升级,增量金融基础设施向河北倾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促进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承接京津产业不仅符合梯度转移理论,而且对正在经历转型升级阵痛的河北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介绍河北省各市的产业特点及承接情况、特点,分析了金融支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河北省更好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资源库的发展.本文基于京津冀经济圈内的特色产业链,探讨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本文对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建设、经营机构布局、金融业务对接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加强深层次金融合作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实际,总结了三地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比较分析了三地高新技术产业的现实差异、三地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以及三地科技金融政策与统计体系的情况,得出了三地科技金融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了深化科技金融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金融政策对接、优化多层次科技金融投融资体系建设等三方面建议,进而为有效支持京津冀高新区产业转移及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依托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未来五年衡水市将打造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实现与京津冀交通网全面对接,基本建成京津冀重要节点和冀中南综合物流枢纽城市,衡水的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金融业将承载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衡水市农村金融相对于城市而言,支付结算设施落后,非现金结算比重较低,结算方式单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衡水经济的发展.如何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促进衡水经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互利共赢,成为当前衡水市农村金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获批通过,明确了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提出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促进京津产业转移.2016年6月29日,《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出台,对京津冀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进行了详细规划.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金融支持是基础和保障,金融资源配置是影响承接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金融机构存在金融创新力度小,难于满足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融资需求和金融服务等.因此,接受转移地金融机构应采取进一步加快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进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转移产业与本地产业的深度融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保定市以“京津冀金融一体化”为契机,以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业务市场化、融通资金多样化、运营模式现代化为切入点,类型多样、定位明确、层次分明的银行业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建成.但是,在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一些制约金融服务有效实施的问题尚需进一步化解,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效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金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京津冀三地CBD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金融机构在CBD的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因此以CBD金融协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CBD金融的辐射、带动和引领功能,促进京津冀三地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经济优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京津冀CBD金融各自的特点,并针对当前京津冀存在的发展不平衡、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林琳  赵瑞波 《河北金融》2015,(3):7-8,63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商业银行需研究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产业转移、升级的发展趋势,通过加速自身转型和金融创新培育特色和竞争优势,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加速协同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在些背景下,京津冀三地金融办(局)、人民银行可联合组建"京津冀金融IC卡推进工作组",共同制订三地金融IC卡协同发展规划,出台有效促进金融IC卡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促进三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在推动三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作为重要一环,对经济、公共服务等各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协同发展背景下,探讨金融如何有效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课题将从理论支持出发,研究京津冀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已经制定出具体的发展规划.在推动三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作为重要一环,对经济、公共服务等各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协同发展背景下,探讨金融如何有效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区域金融理论出发,研究京津冀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由此拉开京津冀一体化序幕。为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战略,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商业银行应加快经营转型步伐,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全面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能力。在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结合同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商业银行需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开展金融创新,把京津冀区域打造成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和利润增长极。  相似文献   

20.
2015年上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巨大机遇,我国各大银行都在积极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和规划,以期抓住机遇,发展壮大.但从目前来看,各大银行所制定的规划战略大多停留在总行或省行层面,对于二级分行如何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机遇并没有太多部署.鉴于此,笔者在对唐山市的经济形势和农业银行唐山分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