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巩晋伟  刘昕宇 《征信》2016,(7):42-44
近年来,各地都在建设本地区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汇总各职能部门的信用信息.由于这一平台建设牵涉环节多,数据量庞大,各地在创建该平台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剖析目前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叶湘榕 《征信》2014,32(11)
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和使用是当前各地方政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焦点问题.少数省、市在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规则制定上的经验值得借鉴.对江苏省和陕西省、杭州市和上海市的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的地方规则进行比较,从公共信用信息归集、使用、异议处理、管理机制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乐甲 《时代金融》2014,(12):58-59
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共享是当前陕西省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信用政策法规建设、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金融融资模式选择以及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激励机制设计三个方面对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征集长效机制的设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肖瑞婷 《征信》2011,(4):60-62
信用信息的征集是征信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信息征集制度对规范发展征信体系和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主要征信国家信用信息征集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国外信用信息征集行为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从四个方面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信用信息征集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美国、日本等国家市政债券市场发行规模、筹资用途、投资者、担保信用评级及监管等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市政债券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同步,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时期往往也是市政债券的快速发展时期。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从完善法律制度和信用评级体系、强化信息披露、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适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福建省不断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推进建设全省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立信用激励惩戒机制、制定信用监管法规和信用信息标准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前福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内容要求,重点从五个方面做好框架制度的设计建设,实现重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信用体系的支撑.现有的信用体系在标准化、平台化、应用场景化等方面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提出构建一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体系.该信用体系采用基于多维数据的“臻信”新标准,对信用主体进行全面信用画像;通过构建统一的大数据信用服务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互联;引入多维评议技术,实现信用在各种互联网金融场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机制现状存在的问题,认为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思想认识等层面存在缺失滞后,应该加快相关层面的机制建设,促进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崔亮亮 《时代金融》2014,(9Z):192-193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机制现状存在的问题,认为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思想认识等层面存在缺失滞后,应该加快相关层面的机制建设,促进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与保护。  相似文献   

10.
分析市场信用机制与公共信用机制的本质特征、运作规律、相互关系等,对我国市场信用机制的发展状况、主要模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我国市场信用机制建设亟须加以引导和规范,应该从建立健全市场信用评价机制、强化市场信用信息的应用、打造市场信用机制运行的良好环境等方面加强市场信用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
西班牙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征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公共征信机构和私营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整理、加工、应用等方面形成了完整链条,征信服务水平较高,征信监管有力,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严格。西班牙建设发达的征信市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可在推动公共征信和市场化征信互补发展、培育专业市场化征信机构、坚持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公共征信系统的基础地位、保障信息主体权益、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等方面发力,加快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征信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丁玲  韩家平  吝杰  林志刚  许荻迪 《征信》2021,39(9):24-30
数字时代,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国内外涌现出了大量商务信用体系创新案例.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市场信用领域和公共信用领域对数字时代的商务信用体系创新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体系创新模式,揭示数字时代商务信用体系创新的特征是全链条、全覆盖、全过程和平台化.针对中国商务信用体系创新中存在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数据归集共享不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建议在健全信用法规制度、优化商务信用数据平台、构筑信用数据市场化流动体系、加强各方创新协同、扩大商务信用应用领域等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在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在当今社会,个人信用水平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消费潜能。发达国家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含信用信息征信、信用评估、信用服务以及、相关法律、监管机制等内容的一整套完整体系。在我国,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萌芽和发展的时间都比较短,因而在很多方面,整个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时下研究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虞李辉 《征信》2021,39(8):21-30
公共信用信息是公共信用体系的核心要素,而信用信息归集是建立信用体系的基础.目前,我国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制度陷于信息归集的边界不清晰这一困境.从"限制公权力、保护私权益"这个角度出发,借鉴两分法的信义关系来分析公权力机关对信息主体所负有的义务,并围绕公共信用信息的属性和价值展开讨论,通过贯彻最小够用原则和健全信息主体的知情权来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制度的构建夯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类延村  李玉玲 《征信》2021,39(7):23-31
社会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维度与主要内容.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经历了探索、起步、发展、扩张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纽带的银行业征信机构、以各级政府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为代表的公共征信机构、以自发发展为特征的市场和社会征信机构,初步形成了社会征信体系基本框架.然而,社会征信体系深化发展逐步呈现出社会认知模糊、法律法规不完善、征信标准化滞后、征信产品较单一等问题.因此,应以完善专项法律法规框架为基础,重点推进行业和地方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征集,完善征信市场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实现社会征信体系的全覆盖、体系化和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互联网征信的需求也日趋丰富和多元化. 根据当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征信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新型征信机构的三类路径,指出在互联网征信机构发展进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准入限制和监管标准不明确、信息安全存在风险隐患、信用数据难以实现共享等问题. 今后,应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互联网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强化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等,以推动互联网征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潘功胜 《征信》2014,32(1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需要建立一个发达的征信市场,让市场化的征信机构起主导作用.政府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动政务信用信息的公开尤其是负面信息的公开,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与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息的应用,实现联合惩戒和推动完善信用法制体系等方面.市场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发展中国征信业市场、积极利用新技术条件发展新业态征信、推动征信机构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依法推进征信市场对外开放和加强征信业监管等方面.在征信业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要高度重视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建成商业征信、金融征信、行业征信和地方公共联合征信并存的社会征信体系,其中地方公共联合征信为我国特有的征信模式. 在现阶段商业征信、金融征信尚不能满足全社会信用服务需求,且全国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尚难启动的情况下,开展地方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十分必要. 地方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主要有政府主导运营、市场化运营等投资运营模式和省级统一、省市两级、省市县三级等数据征集模式. 综合分析各模式的优缺点,建议地方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选择政府主导运营的省市两级数据征集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9.
程磊 《征信》2021,39(1):50-53
征信与信用评级虽然在信息主体、服务对象、技术方法、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二者也具有天然联系.在信用服务机构的公信力不足、信用信息难以实现互联互通、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征信与信用评级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征信和评级两个市场的优势互补,促进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两类机构外部评级场景合作,促进小微企业融资...  相似文献   

20.
卢盛羽 《征信》2021,39(8):53-58
2019年7月1日起各级信用门户网站正式执行全国统一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协同办理机制.基于某地区修复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绝大部分处罚信息均可修复,申请修复的处罚信息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一级,集中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领域,并且修复工作成效与地区信用建设水平高度相关.为此提出完善该机制的思路方向:完善修复机制的业务、数据、平台建设、宣传教育等环节,推动各行业领域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标准的统一,推动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成为信用服务市场的重要需求,依托修复机制建立促进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的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