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私人银行的洗钱风险主要体现在因产品和服务而产生的洗钱风险以及因制度体系而产生的洗钱风险两方面。本文在分析私人银行反洗钱监管主要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私人银行反洗钱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邱俊 《中国传媒科技》2013,(Z2):154-154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也得到迅速发展。作为金融界主要部分的银行也在力求完善,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银行,想要得到完善及发展,就应从服务和产品创新入手。因此,银行理财产品应运而生了。它对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也因其自身的不足为银行带来风险。本文就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动机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探讨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银行业务以其便利、快捷、高效等特点,已成为商业银行拓展业务渠道和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电子银行交易在为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洗钱提供了可乘之机,识别和发现洗钱活动,防范和控制电子银行业务的洗钱风险,已成为金融机构反洗钱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电子银行业务洗钱风险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成为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电子银行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广大客户提供便利、快捷、高效服务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进行洗钱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充当其洗钱的工具。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子银行概念、发展状况及业务的主要特点,然后透过电子银行业务政策法规、交易特点、银行机构内控管理等方面剖析了电子银行业务存在洗钱的风险点,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电子银行业务反洗钱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银行业电子化金融服务的迅猛发展,电子银行已成为当前金融服务的主角。然而,电子银行在为广大客户提供便利、快捷服务的同时,由于其隐蔽性等特点,也可能被金融犯罪分子所利用,充当其洗钱的工具。因此,如何有效避免电子银行业务中的洗钱风险,  相似文献   

6.
《金融会计》2006,(6):40-42
金融产品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风险,因此,基层银行在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的同时,应把防范金融创新风险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国各大商业银行都陆续推出了网络银行业务.网络银行在给客户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会给犯罪洗钱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本文从洗钱活动特征和网络银行特征两方面来阐述利用网络银行渠道交易给各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反洗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专门为富裕阶层提供服务的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经营利润,但同时也带来较大的洗钱风险。本文以海南省为例,全面分析了私人银行业务的洗钱风险及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和行业监管部门等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今,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金融电子化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潮流,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电子银行产品,为广大客户带来了方便和新的服务体验,也将金融创新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但与此同时,电子银行业务也为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从目前看来,预防网络犯罪,防止电子银行服务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角度构建了市场竞争、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风险的统一分析框架,发现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依赖于市场竞争度的非线性关系。基于此,本文采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上市金融机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低竞争阶段金融创新会提高系统性风险,中等竞争阶段则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抑制作用,而随着竞争达到较高阶段,银行业创新与证券业创新带来的风险效应出现分化。为了揭示背后的风险作用机制,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了金融创新在产品、服务、技术三个维度的子指标,进一步实证发现证券业的风险抑制效应源于产品、服务与技术三者的共同作用,而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积聚与影子银行产品的复杂嵌套及金融科技的过度运用有关。因此,本文认为,各金融机构应主动结合自身优势,稳步推进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同时注意技术的引入应与自身发展条件相适应,强调技术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央对农业扶持力度的持续加大,在PPP政策的带动下,农业PPP投资将迎来发展契机。农业PPP项目融资在为农商银行开辟业务"蓝海"的同时,也在信贷制度体系、风险管控体系、产品综合服务与创新等方面给农商银行带来新的挑战。对此,农商银行亟需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提高项目筛选和评估能力,构建全面风控体系,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产品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手段,资产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银行带来流动性、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蕴含着风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介绍桃江建信村镇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的具体做法以及所由此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同时分析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业务产品创新和服务渠道优化方面的成效显而易见,其快速的发展态势,改变了金融行业的业态和业务模式,提升了银行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了银行向智能化、数字化深度转型.本文深入分析了5G智能时代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指出金融科技将提升金融精准服务能力、开放服务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创新打造金融产品、构建敏捷服务模式、深化建设开放生态、推进场景金融应用、严控金融安全风险的金融科技发展路径,为银行推动金融科技在业务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介绍桃江建信村镇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的具体做法以及所由此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同时分析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网上银行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洗钱提供了新的渠道,藏匿和转移赃款变得更加容易,识别和发现洗钱活动变得更加困难。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是面对面的交易,而网上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时与顾客无需直接接触,交易场所是虚拟的,这种服务方式方便了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进行洗钱。虽然网上银行“洗钱”现象已引起了我国反洗钱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寻求妥善的对策和出台更为完善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目前网上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给银行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应采取措施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银行纷纷推出一系列电子银行产品,为广大客户带来了方便和新的服务体验的同时,电子银行业务也为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网上银行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一种重要电子金融产品,对扩展银行销售渠道、提高服务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专利制度保护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服务创新存在被模仿而迅速失去竞争优势的风险。本文通过建立理论经济学模型,在Bhattacharyya与Nanda对客户转换成本与创新动力的研究基础上,考虑加入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本身为银行所带来的知识累积的影响,对创新银行与模仿银行进行博弈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银行除了客户转换成本之外,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累积与服务质量也对创新带来先动优势。  相似文献   

19.
银行开展代理行业务可能面临的严重洗钱风险,因汇丰洗钱案再次引起全世界瞩目。本文主要从国家风险、客户风险两方面,分析代理行业务面临的洗钱风险,从FATF风险为本方法入手,阐述银行控制代理行业务洗钱风险的反洗钱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发展迅猛,给我国的经济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于对洗钱风险认识不足,业务人员反洗钱技能不高,内控制度不健全等,使得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中存在较高的洗钱风险,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