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劳动的社会生产率和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单位时间里生产的产品量。它一般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工具的改革,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和标志,是一种劳动的社会生产率。我们通常说的某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指的就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怎样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率“在农业中(采矿业中也一样),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那么,什么是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它和劳动的社会生产率是什么关系,它们在农业生产中是怎样相互发生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是由农业的产业特点、财政的职能以及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共同决定的。一、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无法同其它产业部门进行“平等”竞争,需要政府从财政上给以投资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及环境的影响,这一点被马克思称为农业部门的“独特性质”。“在农业中,……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可能有这种情况:在农业中,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仅仅补偿或甚  相似文献   

3.
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学界和统计学界经常重视研究的课题,也是长期以来有争论的问题。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涉及许多复杂的经济理论问题和统计方法问题。本文拟从统计学角度,讨论测定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动态的若干方法论原则。一劳动生产力与劳动生产率有人说,劳动生产率与劳动生产力没有什么区别,“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在内容上、在数量表现上是一样的”。我认为,劳动生产力与劳动生产率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并不表现在字面上,即劳动生产力指劳动的生产能力,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 佐牧同志在《经济研究》1983年第8期发表的《劳动生产率与价值创造》一文,针对在同一生产部门内生产力高的劳动究竟能否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一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见解:在通常情况下,在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等量劳动只提供等量价值;在特殊情况下,同一部门内生产力特别高(或特别低)的劳动,能在相同时间内提供更多(或更少)的价值。我认为,佐文由于混淆了价值创造与所谓“价值转移”、社会价值与所谓“个别价值”等概念以及对生产力、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决定的关系,在论述中未能正确地回答在同一生产部门内生产力高的劳动究竟能否创造更多的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沿海滩涂开发作生态经济学研究,是整个对策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经济管理的自然属性研究。目的在于正确处理滩涂开发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以期全面实现滩涂开发目标。一、为什么要作生态经济学研究? 滩涂开发形成的经济实体是由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而成的,其生产力包括由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规律直接决定的社会生产力,以及由自然、生态、资源、环境条件和自然生态规津直接决定的自然生产力。正是由这“两个生产力”的交互作用构成了  相似文献   

6.
<正> 社会主义级差地租规律,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其它经济规律一样,对调节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促进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级差地租虽然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实质上终究只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所具有的不同生产率的结果。”因此,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从事某项农业生产,能否取得级差地租以及取得多少级差地租,关键在于对土地(经济学上的土地包括陆地、水域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切自然条件)的等量投资能否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组合,生产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是由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量决定的,而商品的价值量又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消耗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包括社会必要的物化劳动消耗与活劳动消耗,劳动消耗是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也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任何因素,都可能使商品的价值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怀礼  马艳 《生产力研究》2005,(6):22-23,10
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存在的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劳动复杂程度也不断地提高。这时,商品的价值量就由两种相反的力量决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之减少;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使之增加。加之社会分工分业的扩展和深化,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总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为了比较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劳动复杂程度差别的影响,我们提出一个“劳动复杂性系数”的概念。劳动存在形式的变化,同样会引起价值量计算公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创新制度,做大湖北、武汉环保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长期从事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破坏了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自然生产力,并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而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又不断创造和创新文化、科技和管理等社会生产力.假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补偿不了自然生产力的下降,则这种发展不可持续.要转变生产方式,使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一起提高,需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论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成“正比说”,产生这种错误观点的根源在于混淆了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质的差别.要厘清“变动关系”问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一命题.劳动生产力和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是本质关系,而劳动生产力和市场价值及生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则是不同层次的现象形态的关系.运用双重价值转形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理解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逻辑关系的金钥匙,破解所谓的“马克思的悖论”,从而更好地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1.
增加价值是由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可分为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增加价值生产包括单纯依靠活劳动投入量增加而实现的绝对增加价值生产和依赖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相对增加价值生产两种形式。社会主义相对增加价值生产以劳动生产率提升和社会生产力进步为前提,追求的是在增加价值生产中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所支配的物质财富长期中的同步增长,是社会的共同富裕。通过考察当代生产力条件下相对增加价值生产的种种特征,本文认为社会主义相对增加价值生产的顺利实现既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推动生产力发展;还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同时通过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劳动者全面能力的提升。最终形成“创新—生产效率提升—增加价值增加—劳动者生活水平提高—劳动者能力发展—再创新”的社会主义再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9,(5)
文章通过再学习、再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深刻理解进一步探讨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发现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和商品的价值量都是随社会平均生产力发展水平变化而变化的相对变化量。指出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是在社会状态和社会生产力不变的条件下才适用,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状态不断发展变化的条件下就不适用了。这一点早就被马克思认识到,并在多处提示过我们。只是由于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长期错误的理解,才断送了劳动价值理论对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从而也造成了人们重"供求理论"而轻"价值理论"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单个厂商内部的平均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与边际劳动时间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基本上不区分厂商的平均劳动耗费与边际劳动耗费。马克思用的“个别劳动小时”和“个别价值”概念实际上相当于单个厂商内部的平均劳动耗费。虽然他对资本过剩和级差地租的分析中已有边际利润和边际成本概念的某些内容,但边际利润下降只被视为一种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市场现象,同边际劳动耗费没有关系;而与土地肥力差别相联系的劳动生产率变化在马克思那里也只是在分析农业生产时才有一定意义,他并不想把这种与资源约束有关的生产成本变化推广到一般产业。这表明马克思基本上接受了古典经济学的投入产出技术系数不随产量而变的暗含假定,这样,边际劳动成本与平均劳动成本的区别也就自然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生产力包括科学”,小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自1975年以来,多次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主要靠科学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新的命题,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发展科学技术,推动改革开放,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协作生产力的产生和形成需要有很多条件,从这点说它是不能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不能自然形成和产生的。但是只要实现了协作,协作生产力就会应运而生,自然形成。因为“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产生的。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资本论》第一卷第366页)这种劳动的种属能力就是与单个劳动功能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6.
陈洪安 《技术经济》2003,22(2):24-25
一、效率工资的理论分析1.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的局限性。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认为 ,企业工人工资的高低是由劳动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值决定的 ,工人的劳动边际产值越高 ,工资越高。这一理论的基础是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工人的工资取决于工人的边际生产力 ,厂商劳动力的最佳雇佣量是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劳动的边际收益。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成立是有较为严格的假设 :①工人的劳动是可以精确地度量。确定工人劳动的边际产值 ,须要对工人的劳动贡献作准确无误的测量 ,但实际上 ,对工人的劳动贡献是很…  相似文献   

17.
一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标准的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与强度,生产任一个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所谓“社会标准的生产条件”,是指劳动过程的客观条件即生产资料要有正常的、平均的水平,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与强度”,则是指劳动过程的主观条件即劳动者要有正常的、平均的品质。概括地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下,生产一个使用价值所必需的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18.
要素收益     
《经济师》200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品的生产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土地这三个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劳动、资本、土地是一切社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 ,它们在创造效用的过程中 ,分别创造并获得了工资、利息、地租三项收益 ,作为对自身耗费的补偿。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就得使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 ,创造收益。要素收益  相似文献   

19.
劳动生产率不同计算方法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传统的劳动生产率计算方法中均以劳动创造增加值 (单位为元 )作为产出 ,以劳动投入的实物量 (单位为人 年或人 )作为投入 ,得出的劳动生产率单位为元 /人 年或元 /人 ,这种计算方法能反映出劳动力的素质差异 ,但却掩盖了劳动力的成本差别。当将劳动投入的实物量换算为价值量时 ,得到的劳动生产率计量单位为元 /元 ,与资本生产率计算方法相同 ,这一方法可以反映出劳动力成本上的差异 ,却不能体现劳动力素质上的差异 ,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 ,不同性质产品生产企业对两种劳动生产率的关注程度是不同的。本文首先分析了用两种计算方法所度量的劳动生产率表示的经济学意义 ,并对全国 2 1个城市的劳动生产率进行计算比较 ,最后对各城市如何从不同生产率优势出发 ,进行产品生产和分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又反作用于生产。由于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能分配的只能是生产的成果,而社会商品和劳务的多少,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表现为以同样多的劳动生产出比过去更多的商品或提供更多的劳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