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征地不合理、补偿费用低等农民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护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中失地农民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指出就业是城市化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中,河南省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失地农民没有得到土地市场化的增值收益、就业难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土地管理和征收制度存在缺陷是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是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基本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必须让失地农民参入分享土地市场化的增值性收益、建立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失地农民分享城乡之间均等的公共产品供给,实现城乡兼顾的"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3.
中部农业大省失地农民市民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应该正确认识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全面分析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从根本上制定出适合失地农民市民化发展的具体途径,稳步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去了土地,又找不到稳定的工作,正在成为城市中新的边缘群体,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当前最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在发展理论的框架下探讨失地农民问题,文章试图用后现代发展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失地农民问题背后的真正根源。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了影响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化稳健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了影响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化稳健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当前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铺开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迅速催生出一个急剧膨胀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当前该问题已由发达地区的局部社会问题逐渐演变成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问题已日益严重。本文主要在描述失地农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造成失地农民利益损失的制度设计以及社会保障不健全方面的原因,最后具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不得不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随时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的扩张,由于城市周边土地被征用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失地上楼农民。如何充分利用城市的发展机遇,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失地农民就业,实现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成为城市化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北京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欧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昭示我们: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而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产物是失地农民。据保守估算,我国目前有失地农民4000万,按当前的速度发展,十年后将超过1亿。庞大的失地农民队伍,已经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隐患。如何科学认识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不断扩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聚焦的一大社会问题,一旦解决不好,很可能激化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矛盾.本文根据农民失地的成因将失地农民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愿离土农民,一类是因征地而失地的农民.本文提出对这两类农民的社会保障应区别对待,构建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加,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成为实现失地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关键。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对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内涵、原则、理念进行重新认识,并构建关注长远生计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构建西北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失地农民的数量在日益扩大,特别是"三无"失地农民的大量增多,给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隐患。失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身份,但又没有融入城市并享有城市居民应有的权力,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缺失。因此,为其建立特殊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需要相关土地权利的配置和保障。但在征收农地用于经济建设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没有体现土地的权益和真实价值,原因在于农民没有农地发展权。通过介绍农地发展权的含义,并对农地发展权的配置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民权益保障的关键在于明确土地权益,赋予农民拥有农地发展权,保障农民有权获得农地转让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表达滞阻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个阶层利益分化和冲突加剧,由于弱势群体拥有社会资源少、竞争能力弱,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因而需要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强烈愿望。但由于存在制度安排不合理、代言组织不到位、表达渠道不畅通等原因,导致他们的利益表达受阻。只有通过强化政府渠道、构造社会渠道和完善法律渠道三条途径,通过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实现弱势群体的有效利益表达。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就业、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研究失地农民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达成了以下共识: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为核心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从就业安置、培训、自主创业出发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以“区别对待”方式构建多层次、多种类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模式。以后的有关研究,还应从宏观层面系统性地研究失地农民问题,加强统计方法的应用,并多借鉴国外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农民失去土地,城乡统筹改革就是要让农民变为市民,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这些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而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必须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就业为宗旨,要注重培训内容的区分和质量的保证,也要采用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8.
留地安置是一种被实践证明,具有减少征地冲突和提高对被征地农民实质补偿水平等积极效果的征地补偿安置措施,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对留地安置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推行留地安置政策的现行法律政策环境和该政策的积极效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宅基地置换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宅基地置换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重大改革。实施这项改革需要一定的条件,具有很强的法规敏感性,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关系的调整、政府与农民在利益追求上的平衡、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居保”,以及置换整理后的土地经营管理等问题,对此需要正确认识、稳步推进、审慎处理。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以后,农村土地纠纷取代税费争议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失地农民群体不仅经济利益遭受损失,社会利益也处于边缘化状态[1]。文章基于54封失地农民的来信,试图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归类失地农民维权途径与反馈结果,展示失地农民诉求受阻的具体环节,呈现失地农民维权途径与反馈机制的运行机理,以期化解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