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们逐步认识到:国有产权流动和重组是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所谓国有产权流动和重组,是指通过出售、兼并、公司制改造、股份合作制、员工持股、合资合作、租凭、委托经营等“放小”措施,使国有资产从小企业,特别是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相似文献   

2.
加大对产权交易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完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管体系,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国有产权管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国有产权制度体系建设,是下一步国有产权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具有科学法人治理结构的经济主体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作为市场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国企的改革对于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尤其是十六大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行为日益增多,在国企改革过程中,资产评估作为国有产权定价的基础,在国企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国有投资企业大多数脱胎于政府行业或经济管理部门。一方面,它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与约束,行使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职能对政府经济结构调整、国有资产重组整合、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铁路现代企业制度中;铁路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缺位”,企业运作就无法排斥上级行政性干预,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难以分离,内部治理结构就不可能规范,企业法人财产权也难以到位。因此,建立铁路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改革铁路国有产权制度,确定铁路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一、确立铁路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原则1.有利于铁路国有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从而实现铁路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铁路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其确定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使之真正从资产增值上关心资产的运营,并以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6.
外资并购与国有产权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资本越来越深入地参与我国国有经济的重组与企业并购,国有产权管理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从而在外资并购浪潮中确保国有权益不受损害,已日渐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上海财经大学李石泉教授著文指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出路有两种:一条是产权转让,再一条是产权重组。产权转让分两种情况,一是所有权转让,即财产易主;二是控制权转让,也就是由别人当企业领导。产权重组是指重新安排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将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使股份公司财产主体多元化。国有资产从一元主体变为多元主体,也有两种办法,一是所有权主体多元化,即实行国有资产的分级所有,二是国有产权主体多元化,即构建若干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让这些公司拥有国有资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成为产权主体。  相似文献   

8.
刘玉兰 《新疆财会》2004,(F10):24-26
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使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之间的产权交易规模越来越大:从企业经营机制看,随着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陆续展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要求所有者到位;从企业间的兼并、收购、重组行为及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形成等,实质上都足产权主体及产权结构的变动,都是通过产权交易而进行的结构调整和重组。从本质上讲,产权交易、重组等变动是所有者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的主动措施;是国家所有者发现投资布局达不到社会平均利润率或不能实现国家所有者意志时的主动行为。在产权变动过程中,涉及多方  相似文献   

9.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国退民进和加快发展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与《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中资产保值增值条例》、《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国企改革意见》等件精神,积极实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和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国有资产和国有产权交易,是建立健全现代国有资产管理和产权制度改革监督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同时,实践也充分证明,实现国有资产有序流转,对盘活国有存量、转换国有企业机制、增强国有资本活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近年来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产权交易情况看,暗箱操作、违规操作和部分(少数)领导权力或意图式操作等的问题比较突出,并已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那么,现笔就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产权交易中所存弊端及对策作以下五点粗浅之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财会通讯》2005,(7):91-92
一,为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保障国有产权有序流转,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1.
何严 《重庆财会》2003,(4):35-37
国有产权转让是国有资产退出的一种方式。在当前国有产权转让政策和制度尚不健全的条件下,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加强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对于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水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的若干问题谈点看法,供研究。  相似文献   

12.
信息文摘     
国有产权交易要防止"暗箱操作"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产权在场外交易存在不透明、不公开的弊端,缺乏有效监管,容易产生不规范、不公正的现象。《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要抓住入场公开竟价交易这个关键环节,促进国有产权交易全过程的规范化。他表示,企业在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必须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  相似文献   

13.
《审计文汇》2006,(12):I0026-I0032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行为,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加快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亟待构造国有资产量化新机制胡家勇目前,国有资产流失已为全社会所关注。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产权界限模糊,非国有产权主体或利益主体侵蚀国有资产;没有找到真正的国有资产责任主体,使其有效地履行保护国有资产的职责;国有资产分布过分分散,导致漏...  相似文献   

15.
2004年2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对外透露:随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国资委将加快审批国有产权转让的速度,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的办法也肯定会适时出台。这是在2002年10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后,国务院针对国有股问题的再次探索取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有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部分事项管理权限不明,个别国有产权变动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近日,苏州市国资委按照国家、省国资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和重申国有产权规范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市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包括企业改制中涉及国有产权转让)和涉及向管理层转让的,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办理。市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  相似文献   

17.
产权交易已成为我国国有资产流动与重组的重要途径,在产权交易中资产的合理定价关系到交易各方的直接利益,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影响产权交易价格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提出我国规范发展国有产权交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流失是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有收益转化为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其不仅存在于国企改制、重组过程中,而且在一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经济效益较好具有一定收入来源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同样存在。国有资产的流失目前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改革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已是当今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企业国有产权管理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监管、产权交易管理等方面内容。长期以来,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处于出资人不到位,政资职能不分、管理资产与管人、管事相分离的状态,产权管理基础工作职责一直由具有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履行,很多规章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因此,如何适应国资监管新形势、迅速转化角色、以出资人身份开展国有产权管理基础工作是国资委和国有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企业重组的工具,自引进我国以来受到了众多争议,其中又以定价问题为焦点。从法规上看,我国在2002年12月实施的首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协议收购价格的确定并无明确规定,而对要约收购中的价格要求较为严格———收购非流通股的价格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2005年4月,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明确指出,符合条件地区的中小国企可探索国有产权向管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