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住二三楼楼梯不让走墙外搭木梯回家让人愁唉——现如今住楼房已经十分普遍了。住楼房自然分楼上、楼下,除一楼的住户外,二楼以上的住户回家肯定要爬楼梯。可是,如果一楼的住户声称有产权不让你使用楼梯,你该怎么办?莫笑,不要觉得这问题荒唐,这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事。而且官司已从基层法院打到中级法院、高级法院,甚至惊动了最高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2.
今年“五·一”,80岁高龄的山东莱州农民王作庆完成了一件大事——带着76岁的老伴第一次“进京观光”。但是,对北京向往了一辈子的老人在北京仅住了两天就嚷着要回家了。老人感慨地说,城里人的日子并不让人羡慕!  相似文献   

3.
8月16日晚19时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奋斗路与花园街交叉路口,一场突如其来的塌陷,埋住了地下正在作业的民工,也无情地吞噬了路经此地的市民。截止到21日已累计抢救出21人,其中伤8人,死亡13人。在遇难人员中,有民工6人,哈尔滨建工集团职工1人,过路行人6名,其中女性2人,哈尔滨市初中学生3人,及接其中一名学生放学回家的父亲。  相似文献   

4.
《乡镇论坛》2008,(5):46-46
现在,很多人在去餐馆吃饭后,把剩菜打包回家。可是大家有没有想到,食品打包回去后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它的营养价值呢?  相似文献   

5.
当金融海啸的惊涛骇浪铺天盖地席卷而至的时候,很多人都为中国企业担心,不知道相对缺乏在市场机制应对危机经验的中国企业,能不能经受住这一考验。  相似文献   

6.
埃莉诺是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她年少时常去贫民区做义工,澎口穷人的疾苦。20世纪初,两人相恋后,有次埃莉诺让罗斯福帮忙送个生病的孩子回家。他们走了很远的路,来到了一栋破旧的楼房前。等罗斯福爬了好几层楼,进了孩子家,立刻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又小又破的房子里竟然挤了十几个人。他忍不住说:“我的天啊,这么多人怎么住?”  相似文献   

7.
吕莉 《楼市》2011,(21):52-55
"现在都很怕回家啊,每天都被周围邻居半夜诵经敲钟的声音搅得不能入睡。痛苦死了!买的时候都是期房,也不知道附近会住什么样的人哪……"北京人顾先生在杭做生意,买在滨江区的某小区。但交付后才几个月住下来,顾先生便觉得身心俱疲。其实,我国古来便十分重视邻里文化,"千金置宅,万金买邻"与"孟母三迁"都强调了择邻而居的重要性。"买房即买邻",在购房者的强烈需求下,开发商也开始逐渐关注邻里文化、社区哲学。利用主题文化、楼盘总价、建筑形态等"围栏",为购房者筑家、择邻。  相似文献   

8.
肖红 《楼市》2005,(24)
如果说以前是解决住的温饱问题,那么现在将进入住的小康水平,我们不仅要住,还要住得舒服、住得有品位。居住环境渐渐被区分,江景房、湖景房、山地别墅等景观房陆续开始冲击我们的眼球,我们开始用比较、选择甚至挑剔的眼光看楼盘。杭州因为有了钱塘江和跨江发展时代的到来,江景房的概念才越来越多地被人提起,不但在本地深入人心,在国内也是颇有名气。正因为这样我们开始关注钱塘江边的楼盘,为此而组织了这次特别看房活动。尽管是周六,尽管很冷,尽管清早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但还是没有挡住《楼市》读者们游钱塘江看房的热情,很多读者都早早地在码头等待起航的游船。  相似文献   

9.
郑国 《城市问题》2007,(3):12-15
我国很多开发区目前存在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为开发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个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详细剖析开发区严重职住分离现象及其后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angine 《楼市》2005,(17)
我来说说我和我老公买房子的经历。我和我老公都是2001年7月份毕业的,虽说毕业后两个人的工作都还可以,刚毕业的时候两个人的月薪差不多8000的样子,但是毕业后就一直租房子住,每个月除了房租,我还要给家里寄点钱,其他的就是平时两个人比较浪费,跟其他的同学比起来就有些挥霍的味道,所以到年底的时候也没攒下什么钱。手上也就2万块钱,后来过年回家了一趟,又花了不少钱。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买房子,觉得租房子住也挺好的,不用想着去攒钱。直到2002年初又换租了一个地方,是1楼,条件比较差,太冷,冬天的时候很潮,而且在里面冻得老感冒。我老公看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