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江南运河则是中国大运河的最早河段。江南运河,曾称江南河、浙西运河、京杭运河,或称江南古运河。江南最早开凿人工运河据传在大禹时代已经开始。司马迁《史记·河渠》云:"禹治水于吴,通渠贯江湖。"江南运河,顾名思义,又是指长江以南、利用人工力量开凿或疏浚  相似文献   

2.
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浙沪地区,包括长江以南及钱塘江以南的宁绍地区,古称吴地、越地,后称吴越,又称江南,今天统称长三角地区。历代地域有所伸缩变化,但核心地区在苏锡常沪杭嘉湖地区,这里春秋以来就是传统的吴地核心。自唐宋中国经济重心转移于此,绵延至今,一直是中国的财赋重地、人文渊薮,持续稳定地走在中国区域发展的前列。那么,何以支撑这个地区千百年来的长盛不衰?其发展的优势条件何在?今天,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吴地发展动力的探讨,对该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仍然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是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之后,中国政府提出的又一个面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消息一出,“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迅速成为热词受到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史学界公认,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降,四川井盐业是我们在考察资本主义萌芽中手工业规模最大、发展最完备的一个行业”。这里主要是指咸丰、同治之际进入鼎盛时期的富荣盐区,即作为现在自贡市主体前身的富顺县自流井地区及荣县贡井地区。“富荣盐场头号资本家族王三畏堂雇用的固定工人共1,200余人,二号资本家族李四友堂三大灶共雇用固定工人500余人。这恐怕是当时最大的工场手工业主了。”  相似文献   

5.
国 家气象局监测显示,2003年下半 年以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经历了150年来罕见的干旱少雨天气。2003年,从6月份开始到12月,连续7个月都是降水偏少,整个南方地区要比历史同期偏少40%至50%左右,这在历史同期是非常罕见的。长江以南特别是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四省比较严重,湖南、江西、福建的降雨量达到了历史同期最少。长江以南经历150年来罕见少雨天气$新华社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以南,五岭山地以北,介于北纬24°39’~30°08’之间,是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红壤、黄壤——常绿阔叶林自然带。东、南、西三面山地环绕,中部丘岗起伏,北部平原展布。土地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2%。总人口5400.9万(1982年6月底止)。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占有耕地不足1.12亩,低于全  相似文献   

7.
早就闻得《江南论坛》的盛名了!她是苏南和环太湖地区诸城市唯一的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杂志,她立足江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她以经济理论为主、以应用理论为主、以江南地方特色为主,是江南理论的“沃土”和“活水”,是太湖地区经济“风帆”航行的闪闪的“航标”.  相似文献   

8.
江南地区(本文主要指长江以南的华东地区)作为我国发达地区,一向被认为是人文荟萃、钟灵毓秀之地,具有独特的人文气质.然而这里并不是自古天然就优越于其他地区,从江南地区发展历史来看,这一地区原属荆蛮之地.六朝以降,为避战乱,皇族与大批士人及平民南迁,带来了相对先进的中原文化.环水而居的自然环境、农耕文明的逐步传入、相对宽松...  相似文献   

9.
长江经济带开发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勇  黄猛 《经济地理》2005,25(3):298-301
通过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在区位、交通和经济上的关联分析,以及长江经济带对中部地区发展格局、区域功能、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依托长江经济带开发实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岭南是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瘐岭以南的地区。从地理位置及分布上来看,古代的岭南基本上包括了今天的广东、广西及海南省的大部分地区,而今天的岭南在习惯上则用来指称广东省所属的地区。在本文中,笔者所使用的“岭南文化”这一概念,则是在人文与地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